24. 如何才能避免被抢劫
学生常常会成为一些社会人员盯上的目标,经常在晚自习放学后发生抢劫案件,学生的钱、手机、MP3、学习机等都是抢劫的对象。
危害
◆ 被抢后,学生心情不好,影响学习和生活。
◆ 被抢后,最大的伤害是对学生的心理造成阴影,害怕一个人出门,缺乏安全感。
◆ 被抢后,受到威胁,不敢向老师和家长说,只有撒谎,每天提心吊胆。
◆ 被抢后,生活困难,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学生,有的同学心理压力比较大。
预防
预防抢夺案件的发生,必须注意:
★ 外出不要携带过多现金和贵重物品。
★ 不要炫耀或显露现金或贵重物品。
★ 现金或贵重物品最好贴身携带,不要置于手提包或挎包内。
★ 尽量避免在午休、深夜或人少的时候单独外出。
★ 不要单独滞留或行走在偏僻、阴暗处。
★ 发现有人尾随或窥视,不要紧张和露出胆怯神态,可回头多盯对方几眼,或哼首歌曲,并改变原定路线,朝有人、有灯的地方走。
应急
当抢夺案件发生时,要尽量保持平静,克服畏惧、恐慌情绪,冷静分析自己所处的环境,对比双方的力量,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1 保证自身安全是首要的,把损失或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其次可借助有利地形,利用身边的砖头、木棒等足以自卫的武器与作案人僵持,使作案人短时间内无法近身,以引来援助者并给作案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无法与作案人抗衡时,可看准时机向有人、有灯光的地方或宿舍区奔跑。只要有可能,就要大声呼救,或故意高声与作案人说话。
2 抢夺犯作案后急于逃跑,利用这种心理,应大声呼叫,并追赶作案人,迫使作案人放弃所抢的财物。追赶不及,应看清作案人的逃跑方向和有关衣着、发型、动作等特征,及时就近到人多的地方请求帮助,并及时向校保卫部门或公安部门报案。
3 若无能力制服作案人,可保持距离紧追不舍并大声呼救,引来援助者。
4 采用间接反抗法,在作案人身上留下暗记。要与作案人巧妙周旋,表明自己已交出全部财物,并无反抗的意图,使作案人放松警惕,看准时机反抗或逃脱控制。
5 要注意观察作案人,及时报案。
警示
1.一人行走要观察,注意周围有无异常。
2.黑暗、人少的地方少去,一定要走也要拉上伴。
3.遇到抢劫莫慌张,学会周旋,能喊就喊,被抢后及时报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