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气工程系
一电气工程系简介
电气工程系于2001年开始招收专科电气自动化专业和应用电子专业,2006年4月26日开始招收本科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2010年开始招收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2010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158人,其中男生139人,女生19人。取得学士学位的144人,占专业总毕业生人数的91.1%。
2010届电子信息工程毕业生89人,其中男生72人,女生17人。取得学士学位的79人,占专业总毕业生人数的88.8%。
2010届电子信息工程毕业生64人,2011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77人。
二骨干教师简介
张绪红 男,博士,副教授,系主任。1996年3月在湖南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6月在湖南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2006年6月进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工作至今。研究方向为超导电力技术、神经网络的应用;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超导材料MgB2的应用基础研究》、国家世行贷款项目《大型国有粮库的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江西九江中转库)》、湖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基于智能控制技术的不确定非线性混沌系统鲁棒控制方法研究》等项目的研究。讲授《电路》、《电子技术基础》、《可编程序控制器》等近十门课程。
孙明达 男,教授。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导师、广东省自动化学会理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经济与管理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可拓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1970年在广东工学院电气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在高校工作40年。1988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先后在英国、加拿大一些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及研究;1995年回国后在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任自动化实验室主任、教研室副主任、省重点课程《自动控制系统》负责人;2002年受聘为广东工业大学校级“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的《生产系统的建模、优化与控制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研究生导师。2003年调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一直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持并完成了“大滞后对象最优鲁棒控制机理及应用研究”、“H无穷控制理论及其在工业系统中的应用”等多项省重点学科项目,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杨兰芝 女,副教授,常务副系主任,1967年毕业于天津工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在天河学院先后担任《电力电子》、《电子技术》、《电工基础》等课程,所授课程连续16次被评为优秀课程,两次被评为院级标兵,2008年被评为天河学院教学名师。曾在省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曾参加2项科研项目,获部级三等奖,作为主编、副主编及参编教材各一本,发表学术论文4篇。
张显明 男,1966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1981年工业自动化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在从事高教工作期间,指导硕士研究生多名,参加3项部级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部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在自动化控制研究及应用和计算机控制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在现代频率法、H无穷大最优控制、变结构控制、FUZZY控制、图像处理等方面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
周永海 男,高级讲师、高级技师,电气工程系副主任,1982—2003年先后在安徽马鞍山市教师进修学院及安徽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任教,2003年迄今在广东技师天河学院工作,担任《电工基础》、《模拟电子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视原理与技术》等课程教学,任教课程曾10次被评为学院优秀课程,2008年被评为天河学院教学名师。近来来在国家级电子类报刊《无线电》、《家电维修》、《中国电化教育》、《电子报》等发表有关技术文章30余篇,作为副主编或编委参编电子类教材共4本,发表学术论文4篇。
林用满 男,1975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美的集团企业博士后。主要从事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多次在核心期刊《机械制造》、《仿真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等发表学术与科研论文多篇。从事过制冷方面的“扁管冷凝器研发”、“铝管换热器研发”、“平行流换热器研发”、“短管节流研发”、“汽液分离冷凝器研发”、“翅片仿真模拟设计”、“柜机蒸发器放置位置研究和流路研究”等项目的科研开发。
杨 舰 女,1973年生,博士、副教授,德国马哥德堡大学访问学者。主持过或正在主持《基于网格环境控制任务分解及仿真研究》、《网格环境下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任务调度》、《基于技术角度的电子学科教学方法研究》、《应用电子专业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法及相关教学资源的建设》等课题的研究。
三办学特色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和社会的联系;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素质教育。
(一)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技能
技能的培养需反复练习,多次重复,才能熟能生巧,真正掌握之后,不易忘记。技能培训多有其规范性,有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技术操作规程等,所以有些内容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有些则需专门的培训。技能培训也要遵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并能在需要的场合熟练使用。
初步形成的培训原则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配合;
·正常教学与第二课堂相配合;
·实验室操作与工程实践相配合。
(二)技能培养的几个途径及分工(见图2-1)
图2-1 技能培养途径
技能的培养主要由以下几个途径实现,其中各种途径又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1.课程实验
有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实验多为验证型,对培养技能用途不大,也不能培养创造性。但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是学生对专业技能培养的第一步,在课程实验中学生需掌握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训练,认识熟悉元器件、掌握电路识图的方法、安全知识等基本技能。
课程实验是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了解理论必须联系实际的第一步。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介于实验室和工程实践之间的一种技能培养措施,综合、系统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对所学知识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可培养工程设计和工艺能力。课程设计均要求实物制作。
在技能培训方面可完成的任务有:
·熟悉元件、国标、线路图;
·线路板制作、线路安装、调试能力;
·熟悉工艺流程;
·创造性能力和科技写作能力。
3.选修课以及专业资格考试
最终考试标准为国家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证书,因为该资格考试已经专家论证,所以是最接近实际工程的技能,也是最讲规范操作规程的技能。电子工程系两专业在校期间参加专业资格考试情况如表2-1所示。
表2-1 电子工程系专业资格考试情况统计表
4.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竞争意识。
(1)产学结合
参与兴广建安公司的建筑布线工作,参与“双层停车位电控设备“的安装,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到工厂勤工俭学等,但这方面今后仍需加大力度。
(2)技能竞赛
本系至今已举办了五届专业技能比武活动,又称“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小论文、小窍门”大赛,本系已有近千人,本科有百余人参加此项活动。
在广泛的学生科技活动的基础上,参加市、省级专项比赛。并获得一次省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市一等奖。通过无线电协会,每年举行焊接比赛、查找故障比赛等,目前已开办“大学生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培训班,让更多同学积极参加,培养技能。
(3)技能服务
通过学雷锋义务维修家电活动,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反馈社会,增加社会使命感、责任感。
5.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是高校本科教学中最主要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过程。
(三)四年技能培训不断线
学生在校四年内,在不间断地进行技能培训。
四专业情况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自动化方面的宽口径专业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主要学习电路分析、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自动化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自动化设备的基本能力。能熟练运用本专业的理论解决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等实际问题,从事各类自动化设备运行、制造、维修、应用开发和设计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划与要求
(一)可适应工作岗位
(1)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
(2)企事业单位自动化设备操作技术人员、工程师;
(3)自动化设备设计、安装、调试、维修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
(4)自动化设备生产企业新产品技术开发人员、工程师;
(5)自动化设备管理维修工程师;
(6)中等技工学校教师;
(7)企业新产品自动化部分开发工程师;
(8)机电设备销售经理及客户代表。
(二)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证书
(1)电工安全上岗证;
(2)电工中级工证;
(3)电工高级证;
(4)高压电工安全上岗证;
(5)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证;
(6)全国或省级计算机等级二级证。
2.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3)具有对工业企业常用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排除故障的能力;
(4)具有较好的掌握运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对自动化生产线、自动生产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的能力;
(5)具有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
(6)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搜集和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科学知识和发展趋势的能力。
(三)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见表2-2)
表2-2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与分解表
续表
三、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1.修业年限:四年。
2.毕业学分:167学分。
3.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力工程基础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的基本能力。能熟练运用本专业的理论解决工业电气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等实际问题,从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设备运行、制造、维修、应用开发和设计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划与要求
(一)可适应工作岗位
(1)供电局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
(2)企事业单位供配电操作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
(3)发、配电设备设计、安装、调试、维修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
(4)供电设备生产企业新产品技术开发人员、工程师;
(5)各类企业电气设备管理人员、自动化设备管理维修工程师;
(6)建筑安装公司电气设计工程师;
(7)中等技工学校教师;
(8)企业新产品电气部分开发工程师;
(9)机电设备销售经理及客户代表;
(二)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证书
(1)电工安全上岗证;
(2)电工中级工证;
(3)电工高级证;
(4)高压电工安全上岗证;
(5)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证;
(6)全国或省级计算机等级二级证。
2.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3)具有对工业企业常用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排除故障的能力;
(4)具有较好的掌握运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对自动化生产线、自动生产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的能力;
(5)具有对工厂供电系统进行初步设计、计算和选择导线以及安装、调试的能力;
(6)具有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
(7)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搜集和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科学知识和发展趋势的能力。
(三)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见表2-3)
表2-3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与分解表
续表
三、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1.修业年限:四年。
2.毕业学分:170学分。
3.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宽口径专业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学习信号的采集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能熟练运用本专业的理论解决网络技术的操作、多媒体技术等实际问题,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备运行、制造、维修、应用开发和设计的高等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划与要求
(一)可适应工作岗位
(1)电子生产线技术工程师;
(2)电子生产线管理工程师;
(3)计算机通信技术人员;
(4)电子产品技术开发人员;
(5)通信企业设备维护员;
(6)通信企业技术人员;
(7)中等技工学校教师及教辅人员;
(8)网站维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9)电子、通信设备销售经理及客户代表;
(10)通信、电子行业自主创业人员通信企业。
(二)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证书
(1)无线电调试中级工证;
(2)无线电调试高级工证;
(3)无线电调试技师证;
(4)移动通信中级工证;
(5)移动通信高级工证;
(6)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证;
(7)全国或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
2.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线路工作原理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采集、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开发、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9)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三)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见表2-4)
表2-4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与分解
续表
三、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1.修业年限:四年。
2.毕业学分:167学分。
3.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考证指南
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工上岗证、电工中级证、电工高级证。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家电维修中级工证、家电维修高级工证。
六、学生风采
2010届本科毕业生中,246人获得了本科毕业证书,223人获得了学士学位证;85名同学顺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1名同学通过学院党校培训并获得党校结业证书;毕业时240人获得中级工证书,140人获得高级工证书;150多人获得过校级奖励,在广东省大学生挑战杯专业技能等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有28人,其中本科电信062班梁志勇同学获得了2008—2009年度国家奖学金。
七、学生成果
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有24人,“南粤杯”大学生校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三等奖1人,“南粤杯”大学生辩论赛最佳风采奖1人。
八、就业情况
至7月5日为止,2006级本科自动化专业就业率已达92.64%,其中进入国有大型企业如南粤电网、中国移动的有50余人,占就业总数1/5以上。
九、毕业感言(部分摘录)
用四年的时间换一个心底永远的回忆,与大学说再见,却不跟青春道别,因为我的未来不是梦。
——本电信061班 谢韬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愿您张开双翼,展翅高飞,飞越一个又一个山巅。
——本自动化063班 余林芝 广州供电局
毕业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青春没有失败,追寻梦想的脚步永不停息。
——本自动化061班 张涛河源市供电局
专科情况介绍
一、培养目标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
本专业培养掌握工厂供配电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PLC控制等方面基本原理与技能的应用型中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电工基础、模拟电子与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技术、供配电技术、自动控制技术、PLC、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气测量、Auto CAD等。
(二)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方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现代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检测、调试与维修技术,能胜任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中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C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网络技术、电子CAD软件、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等。
(三)汽车电子技术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汽车电子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解决汽车电子电路、音响、视频、导航等设备的安装、调试、检修,以及汽车电子设备的制造、营销等方面工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汽车行业、电子行业或其他有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或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
二、办学特色
1.“双证书”
经过适当的理论培养和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本系学生均能获得特殊工种上岗证和中级工证,多数同学能取得高级工证。具体情况如表2-5所示。
表2-5 2010届电气工程系“职业资格证”一览表
续表
专科生没有中级工证者不得毕业(由于身体原因者例外)。
2.技能竞赛
本系至今已举办了五届专业技能比武活动,又称“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小论文、小窍门”大赛,本系已有近千人参加。
通过无线电协会,每年举行焊接比赛、查找故障比赛等。
在广泛的学生科技活动的基础上,参加市、省级专项比赛。并获得一次“大学生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东省赛区二等奖,“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一次;“挑战杯”比赛三等奖二次。
通过无线电协会,每年举行焊接比赛、查找故障比赛等。
3.技能服务
通过学雷锋义务维修家电活动,使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反馈社会,增加使命感、责任感。
4.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
本系在历年的专插本考试中均取得了理想成绩,录取率均超过30%,这与学院和系部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在2010年专插本考试中,又一次用事实证明了本系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正在不断地提高,2010届专科毕业生共有13名同学走入专插本统考考场,其中11名顺利通过考试并被成功录取,其中9名同学考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1名考上东莞理工学院,1名考上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专插本升学率高达8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