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财经系简介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财经系简介

时间:2024-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三年来,财经系科研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广东省高级审计师评委会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审计学会理事,广东省预算会计学会理事。现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财经系会计教师兼校督导员。多次获得学院教学优秀质量奖。

第六节 财经

一财经系简介

财经系始终贯彻学院“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实用人才”的培养目标,执行学院“实施高等技术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结合,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经过努力,财经系已建立起多层次、学科专业门类较齐全的办学体系,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为完善的教学实验条件。目前,财经系设有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金融)三个本科专业,会计电算化、国际贸易实务、财务管理、国际金融4个专科专业。有59个标准班级,3 098名在校学生。

全系有教职工82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21名,教师中3人已获博士学位,在读博士1人,拥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71%。教师队伍中有注册会计师5人,注册税务师2人,注册证券分析师1人,会计师20人,经济师8人,双师型教师比例高,师资队伍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并常年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理论实务均有成就的企业家为兼职教授。三年来,全系主编教材8部,发表学术论文共200多篇,出版专著1部。

近三年来,财经系科研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主持省部级课题多项。其中省财政厅课题1项,广州市社科规划课题2项,主持局级课题10多项,校级重点课题1项。

近年来,财经系在对外合作交流、校企联合办学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与金蝶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孚会计师事务所等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与广东世纪证券公司、广东金盾公司等单位密切协作,不断强化学生的实习与实践环节,走出去、请进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财经系的教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经济管理模拟实验室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比较先进的计算机局域网建设,有会计模拟、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国际贸易实务、单证实务、财务软件等多个实验实训室,拥有200多台高配置、高性能的网络计算机,并配置众多专业模拟应用软件,不断帮助和促进学生经济管理模拟实践的动手能力。财务管理实训模拟、会计网络实训模拟、进出口贸易实务模拟、股票交易、会计电算化等有时代特色的实训课程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乘教育大发展的东风,面对新机遇,财经系将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促教学,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二骨干教师简介

邵世凤 男,1965年出生,湖北武汉人,党员,管理学硕士,会计学教授,系主任。广东省高级审计师评委会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审计学会理事,广东省预算会计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审计理论与实务。近年来主持省厅级课题5项,在国家重要期刊上公开发表专业论文16篇。

杨润生 男,汉族,1952年12月生,应用经济学教授。江西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现任财经系经济学(金融)专业负责人。

程 燕 女,汉族,1958年1月生,经济学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本科毕业,现任国际与经济贸易专业负责人。

朱 文 男,汉族,1964年4月生,会计学教授。1985年安徽师范大学数学本科毕业,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会计硕士毕业。

张纯一 男,汉族,1948年3月生,会计学副教授,教学经验丰富。科技部创新基金评审专家库财务专家。中国注册会计师,兼任武汉公证会计师事务有限责任公司主任会计师。

赵德碧 男,汉族,1944年5月生,党员,副教授。现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财经系会计教师兼校督导员。曾担任湖南省吉首大学经管系会计教研室主任,湖南工程学院管理系人力资源教研室主任。

熊 玲 女,汉族,1957年10月生,副教授。主要讲授课程: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出口贸易单证实务、国际贸易结算、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肖汉群 男,高级会计师。1989年毕业于南华大学会计学本科专业,历任助理会计师、会计师、财务部副经理、经理、高级会计师、副总经理等职。从事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近20年。

李美珍 女,广东梅县人,党员,会计师,副教授,湖南大学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现任会计教研室主任。撰写过《关于大学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探讨》、《浅谈我国会计计量属性的转变》等多篇论文,参与过《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学》教材的编写。多次获得学院教学优秀质量奖。

三教育特色

1.围绕地方经济办专业。围绕为地方经济建设这一核心,紧贴市场设置了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四个专科专业和经济学(金融)、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三个本科专业。

2.对准岗位设课程。“职业岗位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我们就开设什么课程,考什么证”。推行模块化教学,实行“双证书”制度。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考取与职业岗位群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和技能等级证,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欢迎。

3.校企合作强实力。近几年,与广州中孚会计师事务所、金蝶软件公司、世纪证券公司、广东金盾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业合作协议。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场馆和校外实习基地,共同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4.对接市场订单培养。“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通过走校企合作办学的创新路子,实行“定单式”为企业培养人才,使学生的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

四实训概况(见表2-16)

表2-16 财经系实验实训室一览表

img24

五考证指南(见表2-17)

表2-17 财经系考证项目一览表

img25

六毕业生就业情况

历年来,财经系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非常高,每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了96%。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遍及珠三角各大、中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银行、证券公司、财务公司、教育单位、政府机关等。

七专业情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中对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经济学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现状及其发展,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把握我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较为全面地掌握国际贸易基本技能,使学生成为素质高、国际市场意识强、在国际贸易领域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能从事国际贸易各项业务及管理、调研、宣传策划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可适应工作岗位

1.国际商务单证员:从事的是国际间商品买卖过程中的单证制作、验审等工作,工作范围包括收证、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档等。

2.国际商务跟单员:跟单员是出口合约的执行人员,要根据商务合约中出口商品的相关要求,代表公司选择生产加工企业,指导、监督生产进度,以确保合同如期完成,跟单员是联系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纽带,从工作流程来讲,跟单员的工作过程几乎涉及企业的每一个环节。

3.外贸业务员:外贸业务员是外贸企业中从事进出口贸易磋商、谈判、签约等工作的人员,有时可能还要兼顾运输、保险、报关、报验等业务。

4.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发货人、收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行业。

5.报检员:报检员是负责本企业的进出口货物或者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申请办理商品检验、动植物检验、卫生检验等报检手续的人员,也是报检单位与检验检疫机构联系的桥梁。

(二)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证书

(1)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证;

(2)国际商务跟单员资格证书;

(3)报检员从业资格证;

(4)货代员资格证书;

(5)报关员证。

2.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进出口业务各环节和交易程序,掌握外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核算知识和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具有独立观察国际市场形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国际商务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3)独立处理外贸业务的综合能力,包括组织货源、签订合同、制单、跟单、报关、办理货运和处理纠纷的能力;

(4)能运用英语进行业务活动,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水平,掌握中英文公文及相关资料拟定和翻译技能;

(5)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的能力,掌握计算机操作及网络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

(6)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进出口业务操作及管理;

(7)掌握网络使用技能,具备网上贸易的能力;

(8)熟练掌握外贸单证的制作;

(9)熟悉进出口货物报关、运输、检验、结算等各项流程,并能熟练掌握;

(10)掌握会计的运作程序,具备简单的财务核算能力。

(三)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

(1)掌握经济学及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熟悉应用国际贸易理论和具有运作国际贸易实务的能力;

(2)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分析和研究国际贸易形势和各项业务工作;

(3)具有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发展的基本意识和能力;

(4)正确掌握国际贸易通行的法规和准则,具有正确应用我国相关的经济政策和法规的能力;

(5)逐步形成灵活适应市场变化、开拓业务的意识和能力;

(6)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及其他相关工作。

三、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1.修业年限:四年。

2.毕业学分:170.5学分。

3.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经济学、统计学。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公司理财为平台,以投、融资为主导,以财务策划与分析为核心,强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注重会计信息开发与利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财务背景、精通财务与会计规则、依托金融市场和电子网络技术,具备现代金融环境下的投资、融资知识和现代经济环境下的会计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证券保险、金融机构和政府机关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从事投融资、会计、财务咨询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性强、理论水平高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可适应工作岗位

1.工商企业出纳

2.工商企业会计

3.金融机构融资。

4.证券公司投资。

5.工商企业、财务公司理财。

(二)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证书

(1)会计从业资格证;

(2)初、中级电算化会计证;

(3)助理会计师证;

(4)财务软件操作证;

(5)理财规划师证;

(6)证券从业资格证;

(7)注册会计师证;

(8)助理经济师证。

2.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财经法规和投资与理财相关法规的应用能力;

(2)财务日常管理和分析能力;

(3)投资与理财的专业技术能力;

(4)资金运用、管理、分析及财务决策能力;

(5)财务会计核算能力;

(6)计算机应用能力;

(7)外语表达及应用能力。

(三)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

(1)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2)系统全面地掌握财务、金融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晓资本运营规则,熟悉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

(3)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数据处理工具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和财务规划工作;

(4)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和水平。

三、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1.修业年限:四年。

2.毕业学分:171.5学分。

3.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经济学(金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熟悉金融学理论知识和具体金融工作业务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且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定量分析能力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胜任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等领域的相关工作。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可适应工作岗位

1.银行理财、结算。

2.证券交易所

3.基金管理。

4.保险业

5.信托与租赁业

(二)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证书

(1)会计从业资格证;

(2)银行从业资格证;

(3)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

(4)证券从业资格证;

(5)期贷从业资格证;

(6)理财规划师证;

(7)助理经济师证。

2.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掌握我国的金融政策和法规,熟悉金融市场交易程序,掌握国际金融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核算知识和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观察国际金融市场形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国际金融运作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3)独立处理金融和证券业务的综合能力;

(4)能运用英语进行业务活动,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水平,掌握中英文公文及相关资料拟定和翻译技能;

(5)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的能力,掌握计算机操作及网络在国际金融中的运用;

(6)实践技能要求: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进出口业务操作及管理;掌握网络使用技能,具备网上金融操作的能力;掌握会计的运作程序,具备简单的财务核算能力。

(三)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会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具有从事金融工作所必需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服务意识,具有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精神;

(3)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备从事国际金融工作基本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收集与处理能力及自学能力;

(4)具有完成金融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连续工作的能力;

(5)具有团队精神,具有善于合作、协同工作的素质,具有强烈的进取和钻研业务精神。

三、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

1.修业年限:四年。

2.毕业学分:171.5学分。

3.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

经济学、金融学。

财务管理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为大型企业集团、公司、金融机构、证券投资、保险等专业公司、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理论基础坚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财务管理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本培养计划力图构造一个规范合理的、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和时间的、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其各种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其个性的培养方案。本专业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专业技能、战略意识、灵活适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可以满足各类单位对财务管理人才及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可适应工作岗位

本专业学生是能在个体企业、工商业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社会保障等部门从事财务、投资与理财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证书

(1)会计从业资格证;

(2)初、中级电算化会计证;

(3)助理会计师证;

(4)财务软件操作证;

(5)理财规划师证。

2.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本专业学生应熟悉和掌握有关财经法规,精通投资、金融、理财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精通筹资、投资理财业务活动与财会业务的实际操作。应具备以下能力:

(1)财经法规和投资与理财相关法规的应用能力;

(2)财务日常管理和分析能力;

(3)投资与理财的专业技术能力;

(4)资金运用、管理、分析及财务决策能力;

(5)财务会计核算能力;

(6)计算机应用能力;

(7)外语表达及应用能力。

(三)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会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和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财务、金融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学、金融学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内外有关财务管理、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惯例;

(6)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索引、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招生对象和修业年限

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及其他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

2.修业年限:三年。

3.毕业学分:132学分。

会计电算化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会计学和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解决会计、审计、财税金融等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学生通过系统的会计知识、技能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应系统掌握会计基础理论和实操技能,毕业后能在各种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及相关管理工作。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可适应工作岗位

1.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

2.企事业单位的出纳。

3.企事业单位的总账会计。

4.企业的成本会计

5.企事业单位的往来账会计。

6.企事业单位的审计人员。

7.企事业单位的仓库管理员

8.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员。

9.企事业单位的其他岗位的会计人员。

10.会计师事务所的助理人员。

(二)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证书

(1)初级会计电算化证;

(2)会计从业资格证;

(3)助理会计师证;

(4)金蝶软件操作证;

2.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掌握现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

(2)具有用计算机处理国内外各行业会计账务的能力,取得财政局颁发的中级电算会计证书,取得点钞、计算机操作达标证,珠算四级以上证书;

(3)掌握计算机语言的操作、编程技术,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机财会账务系统的操作、维护和管理,并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以上证书;

(4)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国际结算的基本操作方法,能较熟练地运用国际惯例处理各种外贸业务;

(5)能较熟练地从事财务管理、审计、基本经营管理等业务;

(6)具有较熟练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全国高等院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7)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及自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三)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

1.知识结构

职业专项技术模块: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中国税收、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经济法市场营销、证券投资学、会计专业英语、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财经应用文、统计学原理、审计学、电算会计。

2.能力结构

(1)会计业务处理能力: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企业日常业务的会计处理,会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掌握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并具有商业、餐饮行业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

(2)税务业务处理能力:了解国家税务的有关法规,熟悉各种税务的征收和计算,能够进行纳税申报和各种税务的处理,了解税务分析和筹划;

(3)资本运营管理能力:熟悉资金的运营管理,熟悉销售及利润的预测,能进行产品定价和投资决策,预算控制和成本控制,掌握筹资和融资以及股利的分析方法;

(4)经济业务处理能力:熟悉国家财务超级大国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熟悉对一些常用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法规分析业务,能撰写经济论文和调查报告;

(5)涉外业务处理能力:了解进出口业务的法规,熟悉进出口业各流程和相关业务单据。能阅读进出口业务函,进出口业务处理;

(6)统计分析能力:掌握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知识,运用其分析经济案例,掌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熟悉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能进行统计调查分析获取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加工,撰写调查报告;

(7)审计能力:了解审计目标的确定和制定审计计划,掌握审计数据的收集,熟悉内部控制度的调查与分析,掌握审计抽样分析方法和评价,能进行资本验证,进行审计报告撰写;

(8)财务软件运用能力:掌握财务软件的功能,熟悉财务软件的流程,能进行财务软件的初始化,能运用财务软件的日常处理,能运用财务软件编制会计报告,掌握VFP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

(9)报表分析与评价能力:掌握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原理和较复杂的会计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熟悉会计资料的查找,掌握会计分析的一般方法,能根据会计资料进行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10)经营管理能力: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结合企业实际管理案例进行管理分析,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和商业心理的知识,学会运用营销手段分析改善企业经营

3.素质结构

(1)基本素质

政治素质: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理想、懂政策、有法律意识

思想品德:爱祖国、爱人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行为规范;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

身心素质: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体能。

(2)职业素质

质量意识:具有质量意识、产品竞争意识;

工程意识:工作要系统化、规范化、模块化;

团队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协调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全局观点。

三、招生对象和修业年限

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及其他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

2.修业年限:三年。

3.毕业学分:131学分。

国际金融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金融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分析、解决一般性金融业务和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分析、解决本专业业务和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组织管理能力。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可适应工作岗位

1.银行理财、结算。

2.证券交易所。

3.基金管理。

4.保险业。

5.信托与租赁业。

(二)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证书

(1)会计从业资格证;

(2)中国注册金融分析师;

(3)证券从业资格证;

(4)银行从业资格证;

(5)期贷从业资格证。

2.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掌握我国的金融政策和法规,熟悉金融市场交易程序,掌握国际金融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核算知识和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具有独立观察国际金融市场形势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国际金融运作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3)独立处理金融和证券业务的综合能力;

(4)能运用英语进行业务活动,具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水平,掌握中英文公文及相关资料拟定和翻译技能;

(5)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的能力,掌握计算机操作及网络在国际金融中的运用;

(6)实践技能要求: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进出口业务操作及管理;掌握网络使用技能,具备网上金融操作的能力;掌握会计的运作程序,具备简单的财务核算能力。

(三)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会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具有从事国际金融工作所必需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服务意识,具有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精神;

(3)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备从事国际金融工作基本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收集与处理能力及自学能力;

(4)具有国际金融工作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连续工作的能力;

(5)具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协同工作的素质,强烈的进取和钻研业务精神。

三、招生对象和修业年限

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及其他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

2.修业年限:三年。

3.毕业学分:131学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较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具备独立处理组织货源、签订合同、制单跟单、办理货运和处理纠纷等外贸业务的综合能力,有较强的外贸业务的洽谈、外贸函电的处理能力,能从事单证制作、跟单、办理货运、外销业务等工作,能面向涉外经济管理部门、外资企业、外运公司、商检、税务、银行等单位从事对外贸易与管理工作的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可适应工作岗位

1.国际商务单证员:从事的是国际间商品买卖过程中的单证制作、验审等工作,工作范围包括收证、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档等。

2.国际商务跟单员:跟单员是出口合约的执行人员,根据商务合约中出口商品的相关要求,代表公司选择生产加工企业,指导、监督生产进度,以确保合同如期完成,跟单员是联系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纽带,从工作流程来讲,跟单员的工作过程几乎涉及企业的每一个环节。

3.外贸公司业务员:外贸业务员是外贸企业中从事进出口贸易磋商、谈判、签约等工作的人员,有时可能还要兼顾运输、保险、报关、报验等业务。

4.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是指接受进出口货物发货人、收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行业。

5.报检员:报检员是负责本企业的进出口货物或者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申请办理商品检验、动植物检验、卫生检验等报检手续的人员,也是报检单位与检验检疫机构联系的桥梁。

(二)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及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证书

(1)国际商务单证员资格证;

(2)国际商务跟单员资格证;

(3)报检员从业资格证;

(4)货代员资格证书;

2.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1)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进出口业务各环节和交易程序,掌握外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核算知识和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具有独立观察国际市场形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国际商务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3)独立处理外贸业务的综合能力,包括组织货源、签订合同、制单、跟单、报关、办理货运和处理纠纷的能力;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4)能运用英语进行业务活动,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水平,掌握中英文公文及相关资料拟定和翻译技能;

(5)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的能力,掌握计算机操作及网络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

(6)计算机应用能力,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进出口业务操作及管理;掌握网络使用技能,具备网上贸易的能力;熟练掌握外贸单证的制作、进出口货物报关、运输、检验、结算等各项流程;掌握会计的运作程序,具备简单的财务核算能力。

(三)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会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具有从事外贸工作所必需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强烈的服务意识,具有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精神;

(3)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备从事外贸工作基本数据分析处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收集与处理能力及自学能力;

(4)具有完成外贸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连续工作的能力;

(5)具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协同工作的素质,强烈的进取和钻研业务精神。

三、招生对象和修业年限

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及其他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

2.修业年限:3年。

3.毕业学分:131学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