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
适应不良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来说,陌生的校园、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等一系列的改变都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由于大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迅速变化的过程中,特别是高年级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面临着更多复杂的压力,他们的自尊心、欲望、情感极易受到伤害。因此,分析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原因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增强自我适应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导致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变化带来的困扰
对环境变化的不适应会影响人生心境。环境变化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都会给大学新生带来陌生与孤寂感。
二学习目的与动机不明导致心境的空虚
有些学生考入大学后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整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学习的目的与动机如果是正确的,学习的毅力就会大大加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因此,大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对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有关学者对导致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的原因做了如下分析:
·对大学繁重的学习任务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没有根据大学学习的特点及时转变学习方法;
·学生不善于支配时间。
三学习模式变化带来的困惑
对学习模式变化不适应,扭曲学习心境与行为,对大学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模式很不适应,仍然停留在中学的学习模式阶段。
四人际关系变化带来的疑惑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关系的形成由于需要、意图等诸多方面可能不一致,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习惯和观点。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都会遇到一些不和谐的情况,彼此交往之中会产生各种矛盾冲突或纠葛,要适应就得容忍差异的存在。
五角色定位不准导致严重心理落差
从中学进入大学是人生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变化。步入大学校园,随着环境的改变,个人的角色也会随之改变,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我,及时地进行角色调整,为自己重新制订一个恰当的位置和目标,进行新的角色定位和自我角色期待,而不是抱着原来的自我不放,这样才能完成角色适应,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人生角色的定位是人生海洋中把持心理平衡的“方向舵”。如果定位不准,就会出现两个落差:一个发生在一年一期中,即“理想大学”和现实大学的落差;一个发生在一年一期后,即与同学对比的落差。根源都是自身人生角色定位错误导致的。
六情感调适不当容易导致郁闷与无聊
大学校园里人才济济,这使得大学生在文艺、体育以及知识面、交往能力、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更加突出,势必会引起攀比、忘妒、自卑等心理。特别是大学生中的贫困生,会由于家庭贫寒造成的生活困难以及与富裕同学相比差距很大,而使他们经常体验到由于经济上的相对贫困而导致的自卑和心理失衡,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心理困扰。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调适,就会使其产生消极的认知和情感。
体验被泛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在经济基础、风度仪表、人格魅力等方面处处不如别人,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在这种心态的长期影响下,就会形成消极、冷漠、孤僻、退缩等心理和行为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