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分析介绍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从2008年9月份之后,全国各大高校的大一新生群体,划时代的被大多数“90后”大学生所占据。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目前多数尚未成年。(四)“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每一个时代的人群都有其特点,“90后”一代大学生在拥有了信息工具,高智商和优越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存在着时代性的困境。

第四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高校改革的深化,社会竞争程度的日益加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增多。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保健能力,帮助大学生成功的走向社会,让大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的一般知识,认识现实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方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从2008年9月份之后,全国各大高校的大一新生群体,划时代的被大多数“90后”大学生所占据。标志着这一代人开始摆脱青少年,逐渐以成人的姿态走上历史舞台。这个时候开始,学校的教育渐渐开始围绕着这一群人所展开。

(一)“90”后的定义

也许还有人对“90后”这一人群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实际上这个名词是按照时间顺序所划分,“90后”指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有时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

“90后”与“80后”相同,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但不同的是,“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目前多数尚未成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同时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二)“90”后的家庭教育

“90后”的家庭突破了很多传统,父母的生活态度有了很大改变,他们主张独立与开放,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与高质量的生活,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脱离不了金钱,不能从情感的角度去感化孩子,势必使他们产生叛逆的心理。同时,“90后”的很多家庭都有过拆散重组的现象,这样无疑带给他们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创痕,使他们变得冷漠与自私,缺乏应有的温暖感与亲切感。

部分家长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感到了迷茫,他们现在成了孩子的“钱包”:一方面,指责孩子自私、只有自我,没有他人,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孩子的自控能力越来越差。学习成绩令人担忧,与孩子的沟通存在很大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孩子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已经丧失了很多本应该拥有的快乐,还被冠以问题少年,觉得十分委屈,以至于矛盾双方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

由于时代变迁,国家经济转型,“90后”的父母们,当他们刚刚成家立业就遇到了与他们从小早已习惯的生活模式大相径庭的体制改革——多年沿袭的“铁饭碗”被打破了,他们需要重新选择职业,需要靠自己奋斗,许多人被卷入了下海的大潮,巨大的压力使他们绝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工作上。

“90后”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虽然体验过“减负”、“素质教育”,这个时代的孩子承受更多的还是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得部分“90后”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三)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90后”的生活。

1999年,中国只有四百多万互联网使用者,而到2009年,有了三亿人。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7~15岁的中国儿童中,超过70%至少上过一次网。如今超过一半的城镇儿童家中有互联网连接。

在教育方面,由于从1997年以来的一系列改革已经让中国教育体系慢慢脱离死记硬背,迈向注重独立思考的西式方法,“90后”也与前一代中国人的学习方法大为不同。

(四)“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每一个时代的人群都有其特点,“90后”一代大学生在拥有了信息工具,高智商和优越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存在着时代性的困境。

有关数据大致表明,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消极的心理特征,如心理问题、焦虑水平、抑郁水平等逐渐增多或增高。例如,从1992年到2005年,青少年的焦虑得分增加了约8%,敌对心理得分增加了近8%;从1989年到2005年,抑郁得分增加了约7%。同时,部分积极的心理特征,如自尊水平却在逐渐下降,从1997年到2007年青少年自尊得分下降了11%。但至今关于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变迁,仍尚无大规模的长期追踪研究。

对于“90后”一代来说,他们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较从前来说,可谓是经过了时代的重组。“90后”一代的父母,生活态度较传统有了很多的变化。他们更加主张独立和开放,更加追求事业成功和高品质的生活。所以相应的分散了对孩子的情感交流和关爱,而是用金钱和物质来弥补孩子的这一种缺失。有些家长对于孩子来说,就只是钱包的作用。用金钱弥补情感的直接结果就是让孩子缺乏使用情感的能力,从而更加叛逆。

“90后”一代的家庭有很多都经历了离婚又重组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生活变得更加不安定,他们不得不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关系。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离婚属于个别现象,而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90年代以后,离婚率急剧上升,离婚现象也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无论怎么说,离婚多多少少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创伤,让有的孩子用冷漠和自私来伪装自己,因此他们缺乏爱和安全感。当然,并不是所有离婚家庭的孩子都会感到不幸福。如果家长能够处理得好,离婚反而会为孩子增加更多的社会支持。

比起“80后”一代来说,“90后”之间的竞争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记得有一句广告词是这么说的:“别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社会竞争从成人蔓延到了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孩子们在较早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比以前时代更多的额外学习。如当今流行的“奥数班”、“作文班”、“艺术特长班”等。

而过早地接受过于繁重的学习任务,也等于让孩子过早的社会化,反而让孩子们失去了在游戏中学习,在自然界学习的机会。在童年期剥夺游戏和玩的机会,只能付出更多的心理代价。这种缺失感会在成年之后,以其他的方式表达出来。读大学时期的上网成瘾和游戏成瘾,其实也是一种童年期游戏欲求不满足,以各种方式实现补偿。

对于学习来说,想要学好,还真是要耐下性子认真钻研才能学好的。对于如“70后”、“80后”两代人,当时的物质生活相对简单,娱乐方式也很少。而如今的网络时代,可以让一个有电脑的人一天24小时不停的打游戏,看电影、电视剧;夜深人静仍然可以和网友聊QQ,商店都关门了可以在淘宝继续购物。一切吸引眼球、暴力、色情或是成瘾的东西不断地把我们从学习的身边拉开。对于“90后”一代来说,静心学习也需要更多的意志水平。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学生们可以用它轻易的查阅大量的信息与学习资料,省去了在各大图书馆奔波之苦。网络也是“媒体中的媒体”,有了网络可以在上面实现一切传统媒体的功能,如电视、收音机、报纸、杂志等。网络把世界各地的人联系在了一起,大洋彼岸的人,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交流,不再受到空间的局限。

但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让我们付出了时间和健康的代价。首先,网络游戏的“升级系统”,是网络成瘾的关键因素。人本身都具有竞争心理,在网络中的等级上升相比较现实中的超越对手要相对容易得多。所以游戏者在网络中扮演的角色总希望等级越高越好,所以需要不断的花时间去升级。网络游戏也就是利用这一点吸引了无数的网民陷入其中。网络在联系了更多的朋友的同时,也减少了朋友之间的现实接触。在有的寝室,宁愿在QQ上聊天也不愿意说一句话。网络让我们更加少的去思考,也让我们更加依赖它。

“90后”一代较“80后”的人更加自我,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更加趋向于个人英雄主义。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执行,独生子女的比例也在增大。童年时期在缺乏与同伴朝夕相处的过程,他们更难得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所以出现了内心渴望同伴但是在现实中却矛盾很多的现象。

有调查表明,“90后”的一代在发生性行为的时间上,有显著提早的现象。十几岁的孩子性意识觉醒是自然规律。而问题在于,现代人的心理成熟和性成熟的时间是严重不相吻合的。很多人生理上已经是个成年人,而心理上却还没有过“断乳期”,还处于青涩懵懂的年代,所以无法对自己和别人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由于监管部门的缺乏责任,现在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无一不充斥着很多挑逗、暧昧的内容。暴露图片、惹火的视频可谓是无孔不入,就算是正规的大网站也不例外。更有一些好事之人,动不动就爆料各种“裸照门”之类的新闻。所以这样的内容经常弄的人们心绪不宁,特别是还未成熟的“90后”一代。由于教育的乏力,会常常感觉到爱和性的困惑。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90后”一代健康的成长,把握珍贵的大学时光,成了本节主要的任务。

(一)大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

按照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划分,18~35岁属于成人前期发展阶段。而大学生处于这个阶段开始的几年时间。生理发育已达成熟并呈现稳定状态。其特点为:

1.个体面部皮肤滋润,头发乌黑浓密,牙齿洁净整齐,体魄健壮,骨骼坚强且较柔韧,肌肉丰满且有弹性,脂肪所占体重比例适中。

2.个体内部各种机能良好,心脏血液输出量和肺活量均达到最大值,血压正常,有时略有偏高;这时期个体消化机能也很强,食欲较好。

3.个体自身抵抗力强,而且能自觉地使用各种方法增进体质,预防疾病,所以这时疾病发生率相对较低,即使患上某些疾病,也能在较短时间内治愈康复。

4.体力和精力处于“鼎盛时期”,能承担较繁重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

5.男性和女性都有良好的生殖能力。

(二)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与生理成熟同步,成年期的认知能力也发展到“鼎盛”时期。以思维发展来说,大学生的“理论型”抽象思维已逐渐居于主导地位。他们喜欢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论证,在专业学习中追求较高的理论深度,对事物的因果规律的探讨越来越感兴趣。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更加增强,运用思维技能尝试发明创造的兴趣日益增长。大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进一步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显著提高。有人认为,纵横探究的“T”型思维和自觉变化跳跃的“波浪型”思维,是大学生思维发展的新特点。虽然大学生思维能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他们辩证逻辑思维的基础毕竟还不够深厚,在观察、分析事物特别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主观、片面、固执和过于自信等偏颇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显然需要恰当的引导和教育。

我国学者吴福元采用国内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对大学生进行前瞻性研究发现,22岁是智力发展的高峰期,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各方面发展迅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完善,批判思维和独立思维明显加强,对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喜欢怀疑和争论。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思维活跃,富于想象和创造,是长知识出成果的黄金时代。

(三)大学生情感和意志的发展特点

大学生的情感和意志也已达到较高水平而接近成熟。以情感为例,大学生的社会情感在良好教育的影响下获得充分发展。他们朝气蓬勃,勇往直前,珍视友谊,向往美好的爱情,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发展均趋于成熟,并在情绪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尽管大学生的情感发展已接近成熟,出现了上述积极品质,但他们情感的发展还没有真正成熟,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弱点或缺陷。主要表现在:大学生情绪还有较大的情境性和波动性,有时这种情绪波动和随境而迁的特点表现得还相当明显,难以控制;大学生情绪的外显性与内隐性在矛盾中并存,在冲突中发展,这种局面给大学生的情绪适应带来一定困难;不少大学生在爱情问题上也逐步有了自己的体验,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爱情问题上的烦恼很多,亟需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否则容易形成心理失衡,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依照埃里克森理论,大学时期重要的一个任务是亲密感。而弗洛伊德指出成年人的需要是Lieben und Arbeiten,即爱和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以说是爱与学业。马斯诺(1968,1970)则提出这个时期的需要是爱和归属感。其他一些理论也认为这个时期的需要是归属或社会接受和成就或能力的需要。

埃里克森认为亲密感是一种对他人承担性爱、情感及道德承诺的能力。亲密感可能出现在朋友关系和恋爱关系中。它要求坦率、勇气、伦理感,并往往要牺牲一些个人偏好。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生也最容易受到人际关系、学业、恋爱、经济、择业等问题的困扰,出现困惑、苦恼、焦虑、郁闷等情绪波动。

(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进一步增强,理想大都较明确而富有社会意义,性格的发展也已进入塑造成型的关键阶段。

就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来看,大学生深切地关心自我的发展,独立感、自尊心、自信心十分强烈,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矛盾较多,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客观性和稳定性也存有较大的个别差异,这些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就大学生理想的发展来看,多数大学生的理想是明确的、丰富多彩的,他们积极向上憧憬未来,对生活持肯定态度,不少学生能把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实现崇高的社会理想联系起来,这是大学生理想发展的主流;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仅仅停留在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上,极少数学生对生活和未来持有消极态度,对此不应予以忽视。

就大学生的性格发展来看,一方面,他们的性格已相对稳定和成熟;另一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可塑性。有人曾对我国大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以内倾型性格和独立型性格居多,在内倾性格的155名(样本总数为306名)大学生中,约有半数在入大学前为较明显的外倾性格,随着大学教育的深入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理论思维的增加,他们的外倾性格逐步过渡到内倾性格,性格中的独立成分和自制成分明显增加。这表明,抓住大学这一性格塑造成型的关键时刻,促进大学生良好性格的成熟与完善,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五)性心理的发展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生理发育已基本完成,性意识的明朗化成为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其一,表现在他(她)们对异性比较关注,感受到来自异性吸引的存在,总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接近异性,探索异性的秘密,或以各种方式引起异性的注意;另外,他(她)们则表现为对文学艺术作品性现象的描写及其表现手法极为敏感,甚至是一些极为正常的生活现象也被他们给予超乎寻常的关注。其二,表现在他(她)们对爱情生活的追求。这种心理的发展带来了强烈的按照性别特征来塑造个性和形象的精神向往,每个学生都会在心里产生一种愿望,即成什么样的男子、女子讨异性的倾慕与追求。而这种愿望,会与大学生还不善于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或者他们的经济地位及心理上成熟度还不足以应付这种问题相矛盾,从而带来了种种烦恼和不安。这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看出,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达到真正成熟的阶段,既存在积极方面,又存在消极方面,因而在心理发展中,就难免出现许多矛盾和冲突。大学生是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才逐步走向成熟的。

二心理健康是怎么一回事

心理健康的定义有很多,至今仍然是一个有所争议和与时俱进的概念。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 and hygiene)条目中说:“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心理卫生包括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上述状态的措施,诸如精神疾病的康复、精神病的预防、减轻充满冲突的世界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使人处于能按其身心潜能进行活动的健康水平等。”

对于以上概念,我们认为,对于平常人来说,要时时刻刻达到心理的最佳功能状态还是有难度的。人时时刻刻都在经受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心理状态总是在一个起伏的过程。如果把健康定义为最佳,未免要求过于苛刻。我们倾向于把心理健康状态定义在某个范围中,也就是所谓的正常状态。更改之后,我们认为概念应该是:“心理健康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正常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

1.心理健康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具体来说,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2.心理健康的标准

(1)身体健康

一言以蔽之,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载体,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条件和保证。人是由大脑皮层统一指挥、各生理系统协调活动的有机体,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容易使人患生理疾病。同样,生理机能的异常状态也会导致心理的变化。

img36

(2)智力正常

智力是指人们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人的感知觉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上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往往通过观察、记忆、想象、思考、判断和概括等表现出来。智力正常是一个人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也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智力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韦氏智力量表。

我们假定,群体在智力高低的分布也像身高、体重一样,呈正态分布。根据智力测验的结果,依智商(IQ)高低,分级及其在人群的理论分布如表7-1所示。

表7-1

img37

据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10版,精神发育迟滞又分为如表7-2所示等级。

表7-2

img38

(3)情绪稳定

情绪是人们以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这一条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心理健康的人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总体上能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当然,每个人在生活、学习及工作中都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是否产生了消极情绪,而在于这种消极情绪持续时间的长短。心理不健康的人陷入消极情绪中不能自拔,持续时间很长;而心理健康的人能主动地及时地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以适应外界环境,这种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例如有的同学与别的同学闹矛盾了,或者是考试没考好,长期处于郁闷、悲伤、失望等这些消极情绪中,不善于做自我调节,那么他就不能算一个完全的心理健康的人。另外,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情绪反应适度也是一项标准,情绪反应的强度要与情境相符合,弱刺激弱反应,强刺激强反应。比如说,你在公共汽车上被别人踩了一脚,可能你心里会不痛快,但如果你极度愤怒,暴跳如雷,那么你的情绪反应就是不适度的,你的心理就不能说是完全健康的。总之,我们一定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4)有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也是衡量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有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并以此约束自己。热爱社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学校,遵纪守法,遵守学校规定。通过顺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缩小主客观之间的距离,使个人理想、目标与社会发展总趋势相适应,达到个体与环境协调统一,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

(5)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在人的心理卫生保健中,人际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而不好的人际关系,则会很容易让人产生心理障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人是属于社会性的动物,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而社会性就要求人要进行交往,因此人际关系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人际关系是怎样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呢?

人际关系是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正如弗洛伊德所言,人伴随分娩而产生的基本焦虑,只有依靠他人才能得到缓解,在他人的轻轻拍打、安抚下,他得到了拯救。而马斯洛也认为,人人都具有这样一种基本需要:他需要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团体,他需要得到他人的爱与尊重,这些社会需要是与吃饭穿衣等生理需要同等重要的不可缺失性需要,它非得被满足不可,否则,将使主体丧失安全感进而影响心理健康。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更是肯定,群体合作具有生物保存与适应的功能。如果没有群体的合作,不仅是人类,许多生物都得灭绝。马克思也说: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了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也无从规定。

(6)行为适度

行为反应适度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人与人之间在行为反应是存在差异的。有人反应敏捷,有人反应迟缓。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反应也是存在差异的。但是反应敏捷与迟缓是有一个限度的。反应敏捷并不等于反应过敏。反应敏捷是正常的,反应过敏则是异常的。反应迟缓并不等于不反应。前者在一般情况下是正常的,后者则是异常的。

一个人行为反应经常表现为异常敏感与异常迟钝,属于心理变态的范围。例如,一个人被蚊子咬了一下,就大喊大叫;听见扣门的声音,就吓得心惊肉跳,这都是属于异常过敏的行为反应,是心理异常的一种表现。相反,一个人经常对各种刺激都若无其事,对重大刺激都无动于衷,则属于异常迟钝的行为反应,也是心理异常的一种表现。

人的行为反应异常是有个发展过程的,它是逐步偏离正常的行为反应发展而成的。因此,自己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要留心观察与体会自己的行为反应,如果发现行为反应有不适度的倾向时,要及早查明原因,及时予以纠正。

(7)意志健全

意志健全的人表现为行为目的明确而合理,自觉性高,自律性强;坚韧不拔,敢为有恒,勇于克服各种困难,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但也能根据现实进行适当的调整;果断独立,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能冷静分析各种情况,并有自己的观点和应对措施,独立处理各种问题;自制力好,耐挫力强,不放纵自己。

(8)心理与年龄相符合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举止言行各有与之相适应的年龄特点。心理健康的人必然具有与同时代、同年龄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当一个人的心理行为严重滞后于自己的年龄特征,滞后于社会时代发展的趋势时,就必然会产生各种有异于大多数人的言行,与周围群体格格不入,就容易产生各种消极的心理状态,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具体表现。

(9)理想与现实差距不大

在大学时期,个体的自我概念往往要经历一个明显的分化、矛盾和统一的过程。自我概念的分化就产生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理想自我是指个体希望自身具有的特点和状态,现实自我是指个体实际具有的特点和状态。如果个体对现实自我的认识比较客观、全面,同时理想自我比较合理、适当,那么理想自我就可成为进步的动力。如果个体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太大,那么他就难以确立自我形象。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失衡对心理健康是极其不利的。在我们的心理咨询案例中,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也具有普遍性,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应当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差异问题给予关注。

(10)良好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1.情感恋爱问题

恋爱是青年男女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但谈恋爱成了高校的一道风景,并不仅仅是由于年龄的原因。高校学生恋爱往往存在以下几种不健康的原因:

(1)从众心理

进入大学后,原本想不能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用功学习。可“众人皆醉,吾焉能不饮”。看见他人平日出双入对,假日邀舞送花,心里痒痒,为了检验自己的魅力,或者证明自己不是弱者,“心动不如行动”,也在“爱河”“玩”一回。可末了,付出的是宝贵的学习时光,收获的却往往是苦涩。

(2)好奇心理

恋爱是神秘的,也是甜蜜的,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可想而知。中学生时期,师长管得紧,高考压力大,没机会。大学生活相对自由,机会来了。但谈恋爱只是想体验一番畅游爱河的滋味,完全没有把恋爱与婚姻和责任联系起来。

(3)游戏心理

为了排遣寂寞,填补空虚,寻求刺激,无视恋爱道德,玩弄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朝三暮四,多角恋爱,始乱终弃。

(4)放纵心理

今朝有酒今朝醉,随心所欲,无视社会规范,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在爱情的表达上轻浮,在性关系上轻率。恋爱不久,就在大庭广众下过分亲昵,在宿舍发生性关系或在校外同居,既为人不齿,也败坏校风。马克思曾经说过,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随意流露热情,过早的亲昵。但当今,这种境界似乎离我们的一些大学生已经非常遥远。

(5)殉情心理

摆不正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爱情至上,一不留神就被“爱河”淹没。一旦失恋,就可能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更有不甚者可能轻生,或走上犯罪的道路。

2.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障碍,对青年学生心理与行为健康的影响,是仅次于学业问题的大问题。山东师范大学曾做过一次调查,其中一项涉及人际沟通。问大学生最想得到的是什么,88%的学生回答是“真挚的友谊”;问到最害怕什么,有74.7%的学生回答最害怕失去朋友。某学院的一次学生信息调查,有一个题目是“在学校,你最渴望得到的帮助是什么?”选择比例最高的是“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

3.激烈竞争引起的心理焦虑

(1)竞争压力大引发的心理障碍

某校一次调查表明:学生“时时感到一种压力和竞争”的占72%,“常常为自己的学业、就业而担心不安的”占60.3%。如过度紧张、不安,则会导致情绪的烦躁、思维钝化,以致头痛、失眠,学习效率下降,继而更加紧张惶惑,心理不适越发严重。有些学生能力并不差,学习并不吃力,分数也不低,但“就是透不过气来”;也有些学生对考试过分担忧,以至于紧张得一进考场,打开试卷,脑子里就一片空白,呈现回忆困难的焦虑状态。在学习领域中还存在另一类现象,即学习无兴趣、无动力、无目标,对所学专业冷淡。属于这类情况的虽然不多,但绝非仅有,而且其中一部分学生是从过度紧张的极端走向自己的反面。

(2)不健康的竞争心理致使作弊现象严重

考试是衡量和评价教学工作成败得失的重要手段,也是古今中外择优选才的主要方式。“考试定终生,分数论英雄”已成为惯例。在这种情况下,人人都想获得理想的分数,于是便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作弊现象,并且在大学校园屡禁不止。大学生作弊主要有这样一些不健康的心理: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应急心理。这是“忙学生”的心理。平时忙于娱乐、经商、恋爱或其他特殊嗜好,就是没有时间忙学习,有的临阵磨枪都来不及,只好铤而走险,一旦被抓,只好自认倒霉。

·“他人能过关,我何不取巧”的侥幸心理。这是“刁学生”的心理。这类学生脑子好使,可未必都用到正事上,不愿多吃苦。有的一到校,就把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家庭电话、住址以及个人爱好、秉性摸得一清二楚,顺便也到师哥师姐那儿学几种作弊高招。倘若被抓,往往不去反省自己的错误,只叹自己运气不好。

·“苦读一学期,不如一大抄”的攀比心理。这是“好学生”的心理。这类学生平日学习成绩并不差,作弊不是他们的本意,只是不满周围的现状,加上一定程度的虚荣心,才出此下策。这类学生一旦东窗事发,往往心理矛盾激烈,无地自容,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甚至可能自杀。

·“吃不了寒窗苦,又想拿文凭”的投机心理。这多为“懒学生”的心理。这类学生多是家境较好,娇生惯养,不能吃苦或者根本就是被家长逼来念书的。

·“学而无用”的厌学心理。这类学生身上蕴含着一定的学习潜力和创造欲,厌倦目前刻板的教学方式,却不知怎样学习,只好巴望着早点混到毕业,得以解脱。

·“考分98不如有个好爸爸”的消极心理。社会上不同程度存在的不公平竞争,在一些同学思想上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之缺乏学习动力。一些家境不好的学生,感到自卑,认为学得再好也无望,反正也不是凭本事找工作;一些家境优越的学生,则颇为自负,认为学得不好也没关系,反正家里有办法安排好工作。

·“学习基础太差,又不知如何跟得上”的无奈心理。这是学习差的学生心理。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1.遗传素质

一个人作为一个整体(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与遗传因素是十分密切的,尤其是一个人的体形、气质、神经活动类型、能力等某些因素受到遗传因素的直接影响。没有正常人的遗传素质,就没有正常健康的身心。遗传素质主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感觉器官的灵敏度、运动器官的结构等素质影响人的智力发展和其他心理素质。它不仅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而且是心理发展的潜在因素,为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提供了条件。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看,遗传素质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或畸形而引起的心理疾病称遗传性心理疾病,如侏儒症、呆小症,等等。据统计,4/5智力发育不全属遗传性疾病。遗传性心理疾病具有家族性、先天性和终生性的特点,表现为同一家族成员中具有某一相同的致病基因;出生时就已存在病理现象,到了一定年龄便表现出来;往往因无法治愈而终生患病等。遗传性心理疾病发病率高,会给国家、家庭和个入造成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遗传性心理疾病预防主要是避免近亲结婚,优生优育,开展遗传咨询等,有遗传性疾病者不宜生育。而不少精神疾病也证明有遗传倾向。

2.其他先天因素

其他的先天因素,也可以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发展健康。如近亲结婚、父母的不良习惯、母亲妊娠年龄过大或过小、孕妇孕期的情绪、孕妇的营养、孕妇的身体状况、孕妇服药不慎、胎教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新生儿及将来的心理健康。

3.心理社会因素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亠课堂,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氛围与父母的言行、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直接、深远的影响。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能极富耐性;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能充满自信;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有研究显示,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是人格障碍形成的危险因子之一。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意识形态、经济状况和微观的学校环境都是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外部社会因素。

特别是学校教育,必须按照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教育,才能发挥教育的心理主导作用。教育要促进和影响学生的发展,必须在教育工作中,以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独立性,注意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