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剑桥大学医学的发展的分析介绍

剑桥大学医学的发展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4-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剑桥大学的第一个医学部门是1540年由皇家学会授权建立的。尽管这样,哈维兰德在向剑桥大学格雷汉姆委员会汇报医学教学情况时,还是指出医学仍然是剑桥大学较为薄弱的一个学科。1870年,剑桥大学已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医学院,在1883年至1884年间,医学院已经有90个医学人员,这使得剑桥大学医学院在英国的医学院排名中成为仅次于1843年成立的圣·巴塞洛缪医学院。从那时起,剑桥大学医学院一直处于英国最优秀大学医学院的行列。

五、医学的发展

img54

约翰·凯斯

剑桥大学从中世纪起就开始教授医学。但从16世纪开始,医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侧重于实验和观察。剑桥大学的第一个医学部门是1540年由皇家学会授权建立的。1557年,冈维尔和凯斯学院院长约翰·凯斯(John Caius)在剑桥大学成立了医学学院,他本人是爱德华六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的御医。从1562年起,剑桥大学就开始教授解剖学。当时,剑桥大学著名医生詹姆士·基尔(James Keill)把解剖学推向了高潮。他于1698年发表了《人体解剖学》(The Anatomy of the Human Body),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接替基尔的医学家查尔斯·科林农(Charles Collignon)在1753年至1785年间担任解剖学教授,经常给学生举办医学讲座,并利用一切机会收集各种动物遗体进行解剖实验。

(一)18世纪的医学发展

在18世纪,剑桥大学的医学院发展缓慢,学生进入医学院只是为了累积获得剑桥大学学位的学术资本,实际上,他们不得不去其他地方学习临床医学。这个时期,布西克·哈伍德爵士(Sir Busick Harwood)推动了医学在剑桥大学的发展。他是18世纪剑桥大学最著名的解剖学教授,并且是剑桥大学第一位医学教授(1800年至1814年)。作为一位医学教授,哈伍德的讲座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内容也十分宽泛,包括了许多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并涉及一些新的医学发现,例如,血液的静脉注射等,这使得剑桥大学在当时的医学领域遥遥领先。因此,“在历史上,哈伍德被认为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和教师,他在医学上的声誉就很好地说明了他的成就,由此也推动了剑桥大学在那个时代的医学教学”。[27]

(二)19世纪的医学发展

1817年,威廉·克拉克(William Clark)开始担任剑桥大学解剖学教授,并开设一体化的医学课程。后来,剑桥大学评议会规定,学习医学的学生必须参加植物学化学教授的讲座,并且必须参加医学荣誉学位考试。通过这些改革,学习医学的学生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而且还学习到很多交叉的医学课程。由于剑桥大学的学生缺乏医学临床经验,于是在剑桥大学医学教授约翰·哈维兰德(John Haviland)的倡导下,增加了临床实习课程,专门给予学生做医学实验的特许权。经过校评议会的讨论,哈维兰德要求学生如果想要获得医师执照,必须要有4年学习时间,还要通过医学荣誉学位考试,才能正式在诊所中实习。1830年,他提倡的教学方案开始在剑桥大学附属安登布鲁克医院(Addenbrooke’s Hospital)实施,医院中的医生也负责学生的临床教学,这样,就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医学教学过程。到1842年时,这种教学已经形成一个体系,并推行了英国的首次临床考试。

尽管这样,哈维兰德在向剑桥大学格雷汉姆委员会汇报医学教学情况时,还是指出医学仍然是剑桥大学较为薄弱的一个学科。1854年,格雷汉姆委员会采纳了哈维兰德的建议,决定建立一个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并且拿出2.3万英镑的奖金来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28]1858年,校评议会又决定提高医学专业标准,建立更加完善的医学教育机构。到1860年时,剑桥大学的医学教育体制已经和现代的医学教育体制非常接近,即医学硕士必须要有5年专业学习时间,并且要经过严格的学位考试,随后通过学位考试的人还要继续学习关于数学和古典学知识,并且必须达到所规定的课时数。

1864年,剑桥大学医学家乔治·佩奇在举办的英国医师协会(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上就强调了医学作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性[29]

“如果我们将医学看作是一个神话的话,那我们就是对医学做了一件不公平行为,医学是一门科学,有资格被列为科学的研究领域,我们应该乐意去表明它的真实性,这在真理和缘由方面都是成立的。”

佩奇是19世纪剑桥大学医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从1872年至1892年去世,一直都是剑桥大学医学教授。另外,对剑桥大学医学产生影响的人物是人体解剖学教授和外科医生乔治·汉弗莱(George Humphry)。1878年,他作为医学院的领导者,要求建立一个能够实现完全临床医学的学校,并强烈支持在教学方面有大量的临床部分的课程。他一直强调手术的严肃性和学术性,规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临床医学和临床学习必须是同步进行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

佩奇的接班人是英国著名内科医生托马斯·C·奥尔波特(Thomas Clifford Allbutt),当佩奇去世时,奥尔波特被选为剑桥大学钦定教授。在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斯学院学习期间,奥尔波特的老师就是佩奇和乔治·汉弗莱。对科学的热爱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专业学生,而且发明了现代体温计,成为人类历史上又一个伟大的发明。

19世纪,剑桥大学医学逐渐繁荣起来。剑桥大学和安登布鲁克医院形成了一个折中方案,即大学增加对安登布鲁克医院的资助,医院作为回报而接受剑桥大学医学教授在医院的科学研究和医学实验。从19世纪至20世纪,临床医学和外科医生对推动医学学术进步和医术水平起了重要的作用。到1976年时,当现代的临床医学院成立时,剑桥大学和安登布鲁克医院之间实现了互惠互利和共同繁荣。

1870年,剑桥大学已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医学院,在1883年至1884年间,医学院已经有90个医学人员,这使得剑桥大学医学院在英国的医学院排名中成为仅次于1843年成立的圣·巴塞洛缪医学院。从那时起,剑桥大学医学院一直处于英国最优秀大学医学院的行列。

(三)20世纪的医学发展

19世纪末,随着病理学在剑桥大学的发展,生理学在医学家迈克尔·福斯特以及外科学在乔治·汉弗莱的领导下取得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学生蜂拥而至,以期获得剑桥大学医学学位。剑桥大学还于1882年设立了生理学、手术学及病理学教授席位。到20世纪时,剑桥大学医学专业和医学会受到了英国政府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大力资助,建立了新的医学实验室,还带动了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的发展。1944年,为了让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更好地结合,古德纳姆委员会(Goodenough Committee)发表了关于“医学院的未来”的报告。根据剑桥大学医学发展的情况,还专门成立了一所临床研究的研究生学院,它标志着剑桥大学临床医学院的成立,并且最终于1966年设立了医学科学荣誉学位考试。1976年,剑桥大学临床医学院正式开始招生,学制为3年。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剑桥大学的临床医学已走在英国其他大学的前面,凭借其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使医学成为剑桥大学的主要优势学科之一。

1.英国政府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

19世纪末20世纪初,剑桥大学医学院的发展空间和资金都十分有限,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学地点的不足和师资力量的匮乏逐步显现出来。因此,许多医药部门的员工都要从事教学工作。1913年,由托马斯·克利福德·奥尔波特领导的医学院采取了紧急措施,主张剑桥大学应该申请更多的教师职位和教育资金。通过长时间的争论,英国议会最终以微弱多数通过剑桥大学的申请。但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剑桥大学的医学院又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一战后,为了促进医学院发展,英国特别成立了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来调查实际情况并作出相应的举措。于是,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为剑桥大学医学院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发展框架,并提供了很可观的政府资助。与此同时,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30]于1923年建立了教育基金会(Education Board),主要是为了促进医学、人文和动物科学的发展而提供捐助,并制定一个庞大的方案。洛克菲勒基金会在资助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时从长期着眼。英国政治家休·阿尔弗雷德·安德森(Hugh Alfred Anderson)作为一名神经科病理师,一直为剑桥大学医学院争取捐助。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他开始同洛克菲勒基金会取得联系,积极主张对剑桥大学医学院的支持。最后,在剑桥大学医学教育学部(Division of Medical Education)领导人理查德·皮尔西(Richard.M.Pearce)的帮助和协调下,1924年9月,洛克菲勒基金会同意为剑桥大学的病理学提供充分的捐款。之后,在洛克菲勒基金会捐助的第二波浪潮中,剑桥大学的其他医学学科和生物学学科也得到了更多的捐助,从而促进了这些学科的迅速发展。

2.与安登布鲁克医院的合作

随着剑桥大学和安登布鲁克医院合作的深入,学习临床医学的学生人数稳步增加,既为了学习前沿的临床医学科学,也为了剑桥大学的声望,最后促使剑桥大学成为欧洲临床医学的中心。在剑桥大学的医学院和附属医院里聚集了许多成功的、有影响的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而围绕这些学者和教授又聚集了很多优秀的学生,期望通过最好的医学实践成为具有实战经验的临床医学人才。到20世纪时,剑桥大学医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了医学学科完备,能够培养优秀研究生,拥有众多学者和教授的综合性学院。它每年都会吸引很多的国外医学学者,探索新的医学领域,以寻求新的医学发展方向。很多剑桥大学的医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再去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或者巴黎大学继续医学实践,在这个意义上剑桥大学已为其他的大学培养了优秀的生源。

3.医学和生物化学的发展

img55

威廉·邓恩

在剑桥大学医学发展取得良好态势的影响下,和医学相关的其他学科,例如,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卫生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诊断学、医学影像医学心理学流行病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传染病学等也逐步发展起来了。剑桥大学著名医学家、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高兰·霍普金斯爵士(Sir Frederick Gowland Hopkins)就为20世纪剑桥大学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14年,他创立了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在威廉·邓恩(William Dunn)爵士的资金支持下,剑桥大学于1920年建立了生物化学学院和实验室,霍普金斯成为第一任威廉·邓恩爵士讲座教授。他专注于食物辅助因子,即后来被称作维生素的研究,并引领了生物化学学院的研究方向。他还发现肌肉收缩会积聚乳酸、色胺酸(主要氨基酸之一)。因为维生素研究,霍普金斯与克里斯蒂安·艾克曼(Christian Eijkman)共同获得192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英国生物化学学会于1958年以他的名字命名设立了霍普金斯奖章。

4.病理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

在安登布鲁克医院里拥有一些非常有名的内科医生,其中包括著名的细菌学家沃尔特·A·加斯克尔(Walter Holbrook Gaskell)。加斯克尔首先对不随意神经系统(Involuntary Nervous System)进行了研究,证明这一神经系统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补助的独立作用,但本质上仍然是脑脊髓系统的支脉,并且受它的总的控制。他还领导了剑桥大学医学院1914年建立的病理学实验室(Pathology Laboratory),主要目的是推动病理学研究。

临床医学和学术研究联系得越来越紧密,1944年,古德纳姆委员会提交了《英国医学院的未来》的报告,根据剑桥大学医学发展情况制定了一幅发展蓝图,主张在剑桥大学建立一所从事临床研究的研究生学院。不久后,在1945年工党政府上台后,古德纳姆委员会提出建立英国国民医疗服务制度(National Health Service)体系,这就在国家层面上提出了加快临床医学发展的建议。在这一时期,剑桥大学也建立了医学钦定讲座教授的席位。第一位医学钦定讲座教授就是英国著名生态学家莱昂内尔·惠特比爵士(Sir Lionel Whitby)。在他的指导下,医学院的血液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1966年,剑桥大学最终确立了医学荣誉学位考试(The Medical Science Trips),这意味着医学这门学科在剑桥大学地位的最终确立。1969年,剑桥大学还正式成立了临床医学学院。之后,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这个学院在英国临床医学院排名中位于前列。根据规定,完成了3年的学习或前临床训练的剑桥大学毕业生,可以进入临床医学学院继续深造。应该说,临床医学学院是剑桥大学中要求最为严格的,如果达不到学院的临床试验要求和学科分数,甚至有一半的学生在学业进程中就会被淘汰。如果合格的话,就可以进入剑桥大学附属医学院安登布鲁克医院实习,并且开始新一轮的学习。2005年,临床医学学院的课程进行了一个大的结构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当今的学科要求。截至2008年,剑桥大学医学院每年接纳260名学生和20名海外留学生,而临床医学学院每年接纳145名学生。

剑桥大学的多学科、跨学科发展是成功的,它一直引领着以自然科学为主导的学术研究。正是在综合学科的背景下,剑桥大学得以培养出大批优秀的精英人才。

剑桥大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兼顾文理学科发展在世界一流大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了高水平的文理学科,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才会处于领先地位。应该说,从19世纪到20世纪,剑桥大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主要得益于文理并重的学术理念和多学科、跨学科模式的不断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学外在的社会性,更好地为社会的整体利益服务。

剑桥大学学科建立和逐步完善,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也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得到完善的。法国著名领导学学者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指出:“所谓精英学校,就是负责对那些召唤进入权力场域的人(其中大多数都出生于这个场域)进行培养,并且对他们加以神化的机构。”[31]从布尔迪厄的定义中,不难看出,世界一流大学的精英人才教育从开始产生就带有了权力和高层的含义。应该说,这就是对剑桥大学趋之若鹜的主要原因。

剑桥大学不仅对于英国大学,而且对其他欧美国家大学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社会学家拉尔夫·特纳(Ralph H.Turner)在研究了本国的高等教育和知名大学之后,区分了美国的两种精英培养模式,一种是以英国的教育,即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为参照,即在文法学校实施早期淘汰机制,胜出者接受专门的精英教育,称为“庇护流动模式”;另一种就是纯美国式的,即将选择过程尽可能地推迟,所有人都可参加公开竞争,最后产生少数精英,比如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最终培养出来的精英人才,称为“竞争流动模式”。[32]

尽管西方各国大学的精英教育在人才选拔、人才分流、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培养重点等方面不尽相同,显现出了各自的特色,但以剑桥大学为代表的各国大学对于精英模式的探求和对精英人才培养的诉求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社会发展和集聚人才的必要手段。在剑桥大学精英人才教育模式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了具有特色的学术理念,尤其以学科发展为主导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地对自身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是剑桥大学促使多学科发展的根本所在,充分体现出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的、兼顾文理科发展的教育体系。同时,这也表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剑桥大学为了社会发展和对大学社会性的要求,还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其综合发展的学科教育体系。

【注释】

[1][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6.

[2]夏红卫,程瑛.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对话剑桥大学校长亚历克·布罗厄斯[N].中国教育报,2002-4-26.

[3]V.A.Huber.The Englsih Universities[M].Vol.Ⅰ.London,1834:ⅩⅩⅩⅤ.

[4]Gould Eric.The University in a Corporate Culture[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3:144.

[5]浦兴祖.西方政治学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76.

[6]Edward Shils.The Intellectuals and the Powers:Some Perspectives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M].Vol.Ⅰ.1958-1959:20-22.

[7]Robert A.Nisbet.The Degradation of the Academic Dogma[M].London: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7:64.

[8][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37.

[9]Paul Monroe.A Cyclopedia of Education[C].Vol.Ⅳ.New York:The Macwillian Company,1925:700.

[10]Richard Hofstadter.The Revolution in Higher Education[M].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63:285.

[11]Richard Hofstadter.The Revolution in Higher Education[M].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63:272.

[12]Richard Hofstadter.The Revolution in Higher Education[M].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63:282.

[13][美]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M].顾昕,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4]罗伊·波特,伦敦维尔康医史研究所的医学社会史教授,曾在剑桥大学和加州大学任教。

[15]哈罗德·杰弗里(1891~1989),剑桥大学教授,国际著名数学家、统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兼天文学家。

[16]爱德华·布拉德(1907~1980),英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大陆漂移学说(continental drift)理论最初的证明人之一。

[17]Gerry Lynn K.Roberts.Historical Studies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162-163.

[18]John Herschel.Preliminary Discourse on the Study of Natural Philosophy[M].London:Longman Press,1831:149.

[19]David B.Wilson.Physics in the National Sciences Trip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56:328.

[20]转引自王科灵,王小平.大成奥秘[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129.

[21]鲁道夫·路德维希·卡尔·魏尔肖(1821~1902),德国著名医生、人类学家、公共卫生活动家、病理学家、史前生物学家和政治家。细胞病理学创始人。

[22]罗伯特·科赫(1843~1910),德国医生和细菌学家,世界病原细菌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0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23]P.R.H.Slee.Learning and a Liberal Education:the Study of Modern History in the Universities of Oxford,Cambridge and Manchester,1800-1914[M].Manchester:Palgrave Macmillan,1986:150.

[24][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序言.

[25]闪语,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语言的一个支系。当时说这种语言的有阿拉伯人、以色列人和埃塞俄比亚人。

[26]J.R.Tanner.The Historical Register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17:844.

[27]Raymond Williamson.Sir Busick Harwood:A Reappraisal Medical history[M].New York:Pubmed Central,Med Hist,1983,October,27(4):423.

[28]D.A.Winstanley.Early Victorian Cambrid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40:274.

[29]M rk Weatherall.The History of Medicine in Cambridge:Education,Science,and the Healing Arts,[M]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90:49.

[30]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839~1937),美国实业家,美孚石油公司(标准石油)创办人。

[31][法]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16.

[32]转引自孙冉,刘芳.国外大学的精英教育[J].中国新闻周刊,2006(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