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剑桥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剑桥大学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时间:2024-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剑桥大学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1715年,英国国王乔治一世将多年搜集的3万卷书全部赠送剑桥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成为剑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更成为了学习和研究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剑桥大学图书馆的中文藏书数量迅速增长。另外,剑桥大学图书馆还有中文期刊电脑总目,并正计划将中文书目进行包括汉字数据的全面电脑化。这是剑桥大学图书馆设置的最明显的特点。

二、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在剑桥大学的发展中,图书馆建设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不仅设置了多级图书馆,而且提供了良好的管理和服务。图书馆是剑桥大学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场所,学生往往将大量时间用在图书馆中。图书馆也为剑桥大学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成为探知求真的精神家园。

剑桥大学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它建馆600多年,藏书600多万册,其中中文藏书约10万种。图书馆的中文部所藏包括商代甲骨、宋、元、明及清代各类版刻书籍、各种抄本、绘画、拓本以及其他文物,其中很多是珍品。

(一)图书馆的建立

剑桥大学图书馆是综合性研究图书馆,创建于1424年。当时,只有76卷捐赠的图书。在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之前,图书馆一直由大学的牧师会兼管;直到1577年,才专门聘任了图书馆员和馆长。

图书馆的早期馆藏几乎完全依靠捐赠或遗赠。1617年开始采购书籍;1662年开始收藏出版商呈送的样本。1709年英国颁布版权法,正式规定凡本国出版的图书都要免费呈送该馆,因而使其馆藏迅速增加。1715年,英国国王乔治一世将多年搜集的3万卷书全部赠送剑桥大学图书馆。由于馆藏日益丰富,剑桥大学图书馆在18世纪至19世纪间曾起到国家文献收藏中心的作用。鉴于剑桥大学教学和研究的需要,图书馆注重资料收集的平衡,重点收藏人文科学方面的书籍文献,其次是法律、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书籍文献。

(二)图书馆的扩建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剑桥大学的扩张和发展,对图书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更多的更丰富的藏书,因此,原来图书馆的面积已经不能适应图书收藏量的快速增长。1901年,由剑桥大学著名建筑学家约翰·威利斯·克拉克(John Willis Clark)提出了扩建图书馆的建议,希望通过扩大图书馆的规模,推动剑桥大学的发展。

1902年,剑桥大学正式成立了图书馆扩建委员会,由冈维尔和凯斯学院生理学教授休·安德森(Hugh Anderson)担任主席,并就寻求图书馆扩建的方式和资金以及选址等问题进行讨论。在安德森的推动下,就图书馆扩建的各种细节形成了正式的书面报告,并最终提交到校评议院讨论。1921年5月,剑桥大学评议会以121比73票通过了该项决议,并为图书馆选取了一个新的地址,决定在西奇威克广场重建一个更大的更完美的新图书馆。[7]1929年,校评议会最终讨论确定了图书馆的扩建方案,并且得到了洛克菲勒基金会25万英镑的捐助,同时还得到了当时英国农业部和市场部的捐助。图书馆的扩建共计耗资80万英镑,其中新建筑一项费用耗资32万英镑。[8]1939年,新图书馆正式落成并启用。到1972年时,图书馆再次进行了扩建。图书馆成为剑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更成为了学习和研究的中心。

到1982年时,剑桥大学收藏图书已达到360多万册,期刊4万多种,善本特藏4千多卷,地图9万多幅,以及大量微缩胶卷和照片等。著名的特藏有以历史书为主的艾克顿文库,约有6万多卷;英王乔治一世赠与的皇家图书馆文库,有3万多卷;查理·达尔文收藏的图书以及手稿和笔记等;英国部分著名学者的论著、手稿和论文等。

(三)图书馆的中文藏书

在剑桥大学图书馆的中文藏书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文学、艺术方面的书籍数量很多,也最具特色。1632年,白金汉公爵赠送给剑桥大学图书馆一批书籍中,有明代的《丹溪心法》,为图书馆所收集的第一种中文书籍。随后,又收藏了一些零散的中文书籍。首批大量的中文书籍是威妥玛爵士(Sir Thomas Wade)所赠,共4 304册,不仅有许多参考书,还有大量有关清朝廷礼仪、政治、法律、外交等方面的材料。其中不乏善本与孤本书籍,例如,清初抄本《明实录》、清抄本满文《养正图解》、明刊孤本《异域图志》以及非常稀见的太平天国出版物等,其后又补充了1 300多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剑桥大学图书馆的中文藏书数量迅速增长。图书馆藏有全套《美国国会图书馆摄制北平图书馆善本书胶片》3 000种,并有大英图书馆、法国国立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分别所藏敦煌中文文书的全套微型胶卷。1952年,金璋先生遗赠图书馆甲骨800余片,为图书馆迄今所藏最古老的文物。图书馆还藏有一套大型《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共5 000册,原为清皇帝德宗于光绪34年(公元1908年)赠给伦敦中国协会的礼物,以及《永乐大典》原稿二册。图书馆还通过李约瑟博士收到中国大量馈赠书籍。

剑桥大学图书馆馆还一直向中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系统地购进新书。近年来,更为注意搜集中国近、现代历史、政治等方面的资料。图书馆还不断收到各方的中文赠书。例如,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赠送4 468册书籍;1988年,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赠送一套《景印离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共500册。目前,图书馆还订有中文期刊约1 000种。

剑桥大学图书馆中文目录分书名、作者名卡片两种,按威妥玛爵士汉语罗马字拼音方法的字母顺序排列,单独在馆内使用。按汉语拼音方案转写的中文书名和期刊名已输入本馆电脑总目。另外,剑桥大学图书馆还有中文期刊电脑总目,并正计划将中文书目进行包括汉字数据的全面电脑化。

(四)多级图书馆设置

剑桥大学图书馆的系统十分复杂,每个学院都建有各自的图书馆,每个系或研究所也都有自己专门的图书馆。但是,藏书最丰富还是大学总图书馆,英国出版商每出版一本新书都会呈送给剑桥大学图书馆收藏。

由于设有大学总图书馆以及各个院系的专业图书馆,因此,剑桥大学共有90多个图书馆。其中,5个校级图书馆,即1个总图书馆和4个分图书馆,还有31个学院图书馆、55个系图书馆。这种多级图书馆的设置在剑桥大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分布式的信息服务系统,因而有利于对图书馆的充分利用。这是剑桥大学图书馆设置的最明显的特点。

每一个图书馆在经费预算上相对独立,这就使图书馆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适时地根据学术、教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图书馆建设。但是,各个图书馆都对全校师生开放,从信息服务的角度来看是统一的,并有着相同的管理系统和目录,以方便检索。在每年的12月份,各院系图书馆都会给教授和研究生发送一份年度订阅单,列出订阅的图书种类和期刊目录,广泛征求意见,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的教学、学习和研究需要。在各学院和系科制订下一个年度的订阅计划后,大学图书馆再根据它们上报的订阅情况,讨论决定大学图书馆的订阅计划,这样就可以有所侧重地购买所需的图书和期刊文献。

(五)良好的借阅管理和服务

在剑桥大学总图书馆以及各个院系图书馆中,都有一支良好的图书馆管理队伍。这些素质很高的图书馆馆员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具有一流的管理和技能水平。每个图书馆都有一名联络员,专门负责与其他图书馆的联系工作,例如,负责图书馆期刊订阅方面的协调、常用图书和期刊以及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的及时订阅。影响较小的图书和期刊文献通常由相关专业的院系图书馆订阅,最大限度上节省资源。

img62

剑桥大学图书馆

现今,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剑桥大学图书馆优先订阅电子期刊,并且基本上与印刷期刊不重复订阅,只有一些重要期刊才同时订阅印刷版和电子版。例如,《自然》、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系列期刊等。电子期刊可以在校内任何一台电脑上浏览和下载,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检索和借阅。剑桥大学不仅拥有了丰富的图书馆藏资源,而且也拥有了更为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和技术,即一流的网络系统

剑桥大学图书馆24小时对外开放,并且额外规定较少,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主要是在对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例如,对外借资料的知识产权作了详细说明,所有借出的媒体资料都严禁在公共场合展示或播放,表现出剑桥大学良好的学术守则。无论是大学总图书馆,还是各院系专业图书馆,都实行借阅一体化布局,采用全部开架的服务方式。为了方便读者,各个图书馆都设有讨论室、休息室和电脑室,可以免费上网,并配有复印机。剑桥大学的所有师生都可以向图书馆推荐新书,如果院系图书馆无法订阅,则可以向大学总图书馆推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