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中职教育课程设计调查研究
摘 要:文章先回顾了就业导向思想的发展历程,提出就业本位的课程观,然后根据有关理论对有“工学结合”经历的中职学生、参与“工学结合”的教师和与学校合作过的企业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学生和教师认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更加注重基本技能类课程的设计;企业与学校共同联合培养学生意向明显,大多数企业认为应该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课程培养方案;同时,企业认为中职教育应加强市场前沿问题课程的设计和实际技术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就业本位 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
一、就业导向思想的提出
中职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加快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20世纪80年代初地方职业中学诞生以来,经过2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中职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职教育的发展,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又拓宽了中职教育发展的空间,优化了中职教育的宏观结构,完善了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职教育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几次改变最终确定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思想。
(一)就业导向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建议》中明确提出,职业技术教育所指的教育过程除涉及普通教育以外,还涵盖涉及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部门的职业有关的技术及各门科学的学习,涉及获得相关的实际技能、态度、理解能力和知识。对国家来讲,如果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人口占一定比重,必将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逐步消除贫困。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职教育应为经济建设提供最为直接,最为强大的基础人力资源支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在高等教育中,除大学外,要建立一些“目的是提供为期2~4年的针对性强、质量高的职业培训”, 中职教育在整个世界的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二)就业导向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的需要是中职教育的力量源泉。为了适应经济建设事业的需要,中职教育进入发展快车道,而且涌现出一批优秀学校,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瞄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于适合本地区、本行业发展的培养方案,企业就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就高,学校发展就快。只要培养的人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的需要、企业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就是成功的职业教育,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爱岗敬业的精神,将使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选择。同时,中职学校的科学定位是健康发展的决定因素,必须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坚持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坚持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自身不断发展。
(三)就业导向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其家庭多数处于中低收入水平,这些家庭更关心子女通过职业教育后能否明显提升就业竞争能力,在社会中找到适合的岗位,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以就业为导向代表了绝大多数中职学生家庭的愿望,就业导向政策时刻牵动着千百万户家庭和广大中职学生的切身利益。
二、以就业为本位的课程观的内涵
把满足就业需要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已为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所接受、所采纳。怎样把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落实到课程之中?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就业本位的课程观。
(一)就业本位的内涵
“就业本位”并不单纯是“岗位需要论”,也不单单是“个人发展论”,它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它不但关注企业对劳动者的要求,而且要强调学习者自身就业和发展的需要,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更完善的、更全面、更务实的理论。
“就业本位”有如下的内涵:(1)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受教育者从事的工作岗位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2)使个人具备在他的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使之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并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在探讨面向21世纪的职教课程模式时,必须要树立“就业本位”的课程观。在目标的取向上,既要跳出“只见物不见人”的“能力本位”模式,同时还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以提高全面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致力于人格的完善为目标,培养跨世纪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的人。
(二)就业本位课程观的内涵与特点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等全部内容。它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选择什么作为学习的内容,二是如何组织和安排所选择的学习内容。前者通常称为课程内容,后者作为课程的组织结构,一般体现在课程模式之中。二者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而支配、决定它们的则是建诸二者之上的课程观。
“所谓课程观,就是人们依据一定的哲学观、教育观,以及心理学、社会学、技术学等方面的认识,所形成的关于课程的基本观点和一般看法,即关于什么是最好的课程,如何处理课程领域诸关系的看法,它是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指导思想。”简言之,课程观就是人们的课程理念或课程的价值取向。而就业本位的课程观不但属于能力本位教育的范畴,也属于人格本位的教育范畴,它是适合我国目前具体实际的课程观,也体现了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具体而言,就业本位课程观体现出如下特点:
1.体现了现代职教课程的“学生中心”模式
第一,就业课程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课程实际指称学生所接受到的东西而不是教师有意呈现的东西。这种课程中心的转移必然导致教师作为知识技能权威的角色功能明显削弱,教师成为学生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的一部分,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第二,就业课程不同于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而是强调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习者可以有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块,制订不同的课程方案。第三,就业课程承认学习者所获得的全部学习经验均为课程应有之义。
2.体现了现代职教课程的“就业需求导向”
传统职教课程是一种教育专家导向的课程,这是因为传统的职教课程是完全由教育与培训部门内部的课程专家与教学专家来决定的。尽管他们主观上力求在课程中体现职业现实的需求,但由于其特定角色的限制,传统职教课程不可避免地深受普教课程模式的影响,侧重学科知识,课程内容脱离实际需求。而就业课程完全是一种就业需求导向的课程,其课程开发不是由教育专家而是由企业界的权威以及学习者自身来作出决策,因为企业才是职教“产品”(毕业生)的直接“消费者”,而学习者是这些课程的接受者,他们有权力根据自己的就业倾向来选择课程。就业本位的课程开发完全建立在这种就业要求的基础上,并能够随着就业要求的变化而及时修订课程,是一种真正的就业导向的课程。
3.体现了现代职教课程的“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的结合
传统职教课程由于是由教育专家来决定的,因此其课程就侧重理论知识,往往体现为以学科课程为主,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这种职教课程往往是理论知识偏多、偏深,实践技能训练不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然而在工作中处理实际问题时,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更需要技能、经验和正确的职业态度,需要将知识、技能和态度加以综合运用。能力本位的课程就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其课程内容包括胜任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直接反映职业岗位或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一般是经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能力标准,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另一方面,课程也要注重学习者自身个性与人格发展的要求,在培养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成为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人才,促进学习者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就业本位课程观的设置原则
1.课程决策分权化
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般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为主制定,而且在表述上过于宽泛和抽象,缺乏具体的客观标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往往造成供需双方在培养目标上的错位。在一些国家,如韩国,即便是普通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决策权也不只局限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教师和学生也有一定的选择权。不仅如此,教育消费者(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有权参与决策。职业教育就更不用说了。在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错位,主要原因恐怕就在于课程决策的集权化。尤其是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它的目标就是为各行各业培养操作型的实用人才,因此,如果课程的设计不依据企业的价值取向和职业岗位要求而仅凭市场预测的结果来进行,那么,在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发育还不健全、预测技术和手段还不先进的情况下,就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滞后性、盲目性甚至虚假性。所以,课程的设计要有多方参与,而以学校为主,即要建立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教育主管部门宏观指导、相关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综合协调的三权分立的课程决策机制。尤其要注意把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学校职业教育的目标,并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培养目标的准确性和课程设计的科学性。
2.课程设计动态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必然成为商品并进入市场流动。因此,职业教育活动及培养方向必须依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号来调节。作为为培养目标服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选择与编写等各个环节都会处于动态之中。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课程组织不再以学科为中心,自我封闭,画地为牢,而是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向跨学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课程内容也不再是完全预定、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根据客观需要和新的知识、技术成果以及毕业生在实际岗位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业绩与不足予以调整修正。其过程为:职业岗位需要评估→课程开发与设计→教材选择与编写→教育实施→评价反馈→修改调整。
3.课程结构模块化
模块课程是英、美等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中采用的一项重要成果。由于它与能力本位教育和培训十分吻合,因而近年来受到许多国家的格外青睐。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是把教育内容划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单元,称为一个模块,以模块为单位开发教材教具,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单元组合。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操作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情境模拟单元。比如模拟法庭、模拟银行教学以及各种形式的辩论会,等等。同一模块可以适用于各邻近专业的教学;同一专业针对学生的差异和职业岗位的特殊要求,又可采用不同的模块或进行增减;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便于自己发展并形成专长。所有这些,将会大大地增加课程的弹性,不仅有利于教学灵活性的发挥,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满足学生和职业岗位的多方面需求。
三、就业导向中职教育课程设计的调查分析
就业本位的课程观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课程的设置是以学生而非老师为中心。老师只是学生可利用的资源的一部分。课程的设置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毕业生。同时,就业本位的课程的设置是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能够让学生毕业后顺利地找到工作,这才是就业本位课程观的核心。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就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的设置方向做了调研,希望能对课程的设置起到一个具体的指导作用。
(一)调研简介
本次调研的对象为有“工学结合”经历的中职学生、参与“工学结合”的教师和与学校合作过的企业。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想要从学校学到什么以及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对学生的调研共获得有效问卷101份,获得专任教师的有效问卷90份,企业的有效问卷13份。
其中,被调研对象中在校的中职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7.7岁,他们来自普通家庭或贫困家庭的占到了95%。被调研的专任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3.31岁,教育程度达到研究生的只有5%,本科生的有53%,师资结构以本科生为主。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学生调研结果的分析
对学生的调研主要是想了解学生认为与自己的职业素养、知识、能力和业绩与各类课程的相关程度,如图1所示。此调研采用量化的形式,1表示非常不相关,2表示比较不相关,3表示一般,4表示比较不相关,5表示非常相关。
图1 学生的各种能力与各类专业课的相关程度
从图1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自身的各种能力与课程的相关程度大部分集中在3~4之间,说明学生认为自身的能力与各类课程都有一定的相关,但这种相关程度普遍的不高。另外,学生普遍认为与业绩相关程度最高的是文化素养类课程,其次是专业技术类课程和专业理论类课程。而对于基础人文类课程和基础理工类课程学生认为与他们的能力相关程度不大,甚至是不相关的。
其实文化素养类课程和专业技术类课程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最主要的课程,所以中职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可以多开一些这两类课程,而适当减少基础人文类课程。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参与“工学结合”的教师的调研分析
对专任教师的调研主要是为了分析教师认为哪些方面是教学质量的核心,如图2所示。
图2 教师所认为的教学质量的核心
从图2中可以看出,教师认为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方面是教学质量的核心,而这与学生所期望获得的能力是相吻合的。综合学生和教师的调研结果来看,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更加注重基本技能类课程。
3.对企业的调研结果与分析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根本是就业需求,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得学生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顺利地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变。所以在培养方面,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的区别体现在基础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的侧重点不同。表1列示了教育部对各类学生能力的要求。
表1 各类教育对能力的要求
注:评价等级分为高、中、一般。分别用★★★、★★、★表示。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侧重的是技术操作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与企业联合培养便是一个不可少的教育环节。所以了解企业对于联合培养学生的意愿及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以探索出一条适当有效的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便显得尤其重要。
(1)企业培养学生的意愿、学生参与实习后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在问及企业愿意与学校联合培养学生的意愿时,有33%的企业认为是培养效果良好,能缩短潜在员工的上岗后的培训时间;有25%的企业认为这样做可以节约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建立人力资源库。而在问及学校是否愿意录用参与过半工半读的学生时,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表示愿意录用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学生。所以,总体来说企业还是愿意与学校联合培养学生的,而且培养的学生也会作为他们的人才储备库。
(2)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有达92%的企业认为最佳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校企契约,即学校与企业建立契约性关系,使企业成为学校的固定实习基地和学生的就业基地,学生可以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员工也可以到学校进修学习。在培养方案的制订方面,有73%的企业认为应该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更多的人认为在工学交替中应该采用的方式是2年(学习)+1年(工作)。在课程的安排上有46%的企业认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是4∶6比较合适。
(3)企业所看重的学生的能力及对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的评价。我们调研了企业所最看重的学生的能力,以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以此来确定课程的设置方向。图3为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企业所看重的学生的能力最主要有专业知识、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其次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实践经验和道德品质也比较看重。可以看出企业更多的看重的是学生的技术能力和方法能力。
图3 企业看重的学生的能力
企业对实习学生所期望的能力与学生实际的能力相符程度,如图4所示。此调研采用量化的方法来分析,1表示低,2表示较低,3表示相符,4表示较好,5表示好。可以看出,企业所期望的能力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大部分还是相符的,但是相符的程度并不高。而其中的探索进取精神、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是低于企业所期望的。这些能力是职业能力中的方法能力,说明中职学生欠缺的是方法能力。
图4 学生实际的能力与企业所期望的能力相符程度
如果将顶岗实习学生与实际员工相比,他们的能力表现如图5所示。其中,1表示明显低于,2表示稍微低于,3表示差不多,4表示稍微高于,5表示明显高于。从图5可以看出,学生的各项能力还是能达到员工的能力要求的,但是在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方面表现的略差了一些。
在问及企业认为中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时,对市场前沿问题关注较少占了27%,居首位,其次是与实际部门缺乏联系和教育观念落后,分别占到了15%和11%。而企业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方面中,教学过程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有计划的深入企业和聘请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教师或者企业工程师授课各占了29%。从调研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实际技术能力,而学校则显得与企业的要求仍然有差距。
图5 与员工相比实习学生的能力表现
四、小结
通过以上的调研,发现职业学校在对课程设置时,为了达到就业导向的目的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内部教学,二是与企业合作进行实训课程。
首先,内部教学方面,学校应该不断改进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和市场的需求。一方面学校应该加大对文化素养类课程的教学力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个人道德,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使学生有能力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变,并能够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加大技术理论类课程的比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多聘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为其能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注重与企业的合作,进行联合培养,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与企业进行合作实训时,要根据企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培养模式上采取与企业契约的方式,而在教学与实训的时间安排上根据不同专业实际制定。制定培养方案时,要与企业商讨确定,以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志宏,王伟,李津石. 就业导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J]. 职教论坛,2003(13):13~17
[2] 刘春生,马振华,张宇. 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理论思考.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J]. 2005,26(10):5
[3] 张文显,张洪涛.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若干趋势[J]. 职业技术教育,2004,(13):12~14
[4] 金崇华.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与学科式的统一[J]. 教育与职业,2004,(31):58~66
[5] 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J].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6] 郑声衡.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1)
[7] 姜大源. 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建构. 教育研究,2005(8)
[8] 邓泽民,苏北春,赵沛.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
[9] 天津职业大学课题组. 就业导向 力促高职教育强势发展——2004年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高等教育,2005,(Z2):44~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