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化的高校课程体系应具有的特征,课程体系优化基本方法

现代化的高校课程体系应具有的特征,课程体系优化基本方法

时间:2023-11-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可测性特征可测性特征也反映的是高校课程体系内部的关系,要求在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课程体系的运作情况做出分析和测定。本书所论的电气信息类专业是一个专业群,其课程体系属于中观性质,其课程体系优化,我们定义为考虑各个专业共性基础上的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整体优化后的总和。电气信息类专业除了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外,各自专业还有各自必要的基础课,要协调好这些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关系。

二、课程体系优化

(一)课程体系特征

现代化的高校课程体系应具有如下特征[29]

1.开放性特征

所谓开放性,主要指高校课程体系中的信息与外界的信息之间能够便利地交流。从技术角度看,具有开放性的高校课程体系必须及时将现代科技引入高校课程。电气信息技术发展快,课程体系对其开放性要求更高。从文化角度看,开放性的高校课程体系还应及时吸收、融合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高校之间文化与亚文化。从社会需求看,开放性的高校课程体系对社会需求的开放,既包括社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也包括社会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2.灵活性特征

灵活性是开放性的延伸。这一特征是指,高校课程体系应具备自我调节机制,能够对不断变动的社会需要随时做出反应。当社会对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有了新的要求,或由于科技的发展使高校课程在某些方面必须做出质的或结构性、模式性的根本改革时,这种课程体系也能较为顺利地做出调整,而不致付出过大代价。例如,电气信息类专业以电路、电子技术为核心基础,它们也是微机类课程的基础,打好这一基础,为其灵活性奠定基础。虽然微机技术日新月异发展,但有了好的基础,该课程体系只需修改某些课程,不需要伤筋动骨。

课程体系在向灵活性迈进的过程中,应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并在构建时留有足够的应付各种冲击的回旋余地。

3.整体性特征

整体性特征反映的是高校课程体系内部的关系,体现的是课程体系结构。包含3层涵义:第一,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各环节的整体性,包括课程体系目标的确定及表述、课程内容及教育教学活动的选择、组织,以及课程体系构建与运作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等基本环节。第二,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整体性。强调作为整体的人的各方面和谐发展。第三,课程体系中有关要素的整体性。即保证各学科、各种课程类型、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与方法之间,在达成目标基础上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使整体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4.可测性特征

可测性特征也反映的是高校课程体系内部的关系,要求在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课程体系的运作情况做出分析和测定。可测性的实质在于体现课程体系构建和运作过程中反馈系统的建立和健全。如果缺少可测性,课程体系的运作情况就不得而知,那么开放性、灵活性和整体性特征也就无从体现。可测性所涉及的范围,既适合课程体系的整体,也适合内部各环节、各要素。课程体系作为整体,可视为一个系统,可测性是系统的信息反馈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可测性作为一个基本特征,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优化基本方法

微观的课程体系的优化就是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调节确定各类课程的比例达到一定的均衡[30]。因此,一个优化的课程体系必须具有如上所述的4个基本特征,而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整体性是优化考虑的重点。整体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因此,课程体系的优化主要是课程结构的优化和课程内容的优化。

本书所论的电气信息类专业是一个专业群,其课程体系属于中观性质,其课程体系优化,我们定义为考虑各个专业共性基础上的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整体优化后的总和。因此,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除了单个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所需的课程结构进而课程内容的优化外,还需要进行各个专业共性部分的关系结构优化,定义为共性课程结构优化。

1.共性课程结构优化

共性课程结构优化主要是对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平台的优化,即对通识课程基础平台、学科大类基础平台、电类基础实践平台的优化。优化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确定通识课程基础平台的构建内容。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以及能够传承和吸收先进的文化的要求,优化选择平台内容。

(2)提炼出学科大类基础平台、电类基础实践平台核心内容。电气信息类各专业有其公共的学科基础,需要精选出最核心、最基础内容构建这两个专业学科和技能基础平台。

(3)确定3个平台的比例关系。依据社会、个人的价值目标倾向确定。如,社会需要人文素质高的电气信息专业人才,通识课程基础平台比例可以大些;社会、个人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高,学科大类基础平台、电类基础实践平台比例可适当加大些。

2.课程结构优化

课程结构是指由不同系列或性质的课程要素所组成的关系或序列[31]。课程结构优化实质上是对课程结构和目的性改造,也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课程各要素内在联系和相互结合的组织形式。其中课程各要素间的比例关系是课程各要素组合方式最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影响到课程的结构状况和功能的效度,是优化课程结构的主要线索。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实质构成”,即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二是“形式构成”,即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这四对课程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了高校课程体系的主要框架。课程结构优化重点如下。

(1)协调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关系,实现基础课程平台化。电气信息类专业除了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外,各自专业还有各自必要的基础课,要协调好这些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关系。随着现代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越来越走向整合,未来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结构是“T”形的多元化知识结构,即在广博基础上的专精。因此,高校课程结构必须实现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合理结合,在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同时,也要强调知识的适用性和广泛性,拓宽专业基础,加强通识教育,对共同的基础课程要横向打通,实施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构筑起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等相互联系且逐级递进的平台化课程结构。

(2)协调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关系,实现选修课程模块化。必修课程是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质量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选修课是考虑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满足个性发展需要而让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两者优化组合才是解决学生共性与个性、打好基础和发挥特长等教学矛盾的重要途径。

(3)协调好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关系,实现实践课程一体化。对于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较高要求,因此,在课程结构的优化中无疑要切实加强实践性环节,转变实践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的观念,建立起科学、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

(4)协调好课内课程和课外课程的比例关系,实现课外课程多样化。现代大学教育作为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专业教育,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之外,还需发展独立探求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要改变“重课内轻课外”的课程结构,开设多层次、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大量地涉及电路、电子、微型计算机等,这些学科、课程最有利于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要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

3.课程内容优化

课程内容优化的着力点是课程内容整合。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课程内容整合是在保证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即在保持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向一定稳定性的基础上,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有机地组合和全新的创造,去掉陈旧、重复内容,体现课程的先进性、综合性、研究性,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起来。课程内容优化,应做到:注重基础性,保证课程基本内容相对稳定;注重先进性,建立课程内容动态更新机制;注重综合性,推进课程内容重组融合;注重研究性,突出课程内容实践创新。

(三)课程体系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课程体系的可测性特征要求我们对课程体系构建和运作过程中做出分析和测定,因此,建立课程体系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是必要的[31]

课程体系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目标体系。即构建的课程体系期望达到的人才培养各项子目标,可设立多个子目标项。

(2)评价项。每个子目标项下对应有若干个评价项,这些评价项由专家根据构建的课程体系赋值,然后使用一定的评价方法评价该子目标可实现程度。

(3)评价方法。由于课程体系所涉及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难以完全定量描述,评价体系中的目标体系及评价项均为模糊概念,也是难以用精确值描述,因此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4)评价决策过程。包括:确定各评价项模糊隶属度函数,给出模糊隶属度P ij;子目标满足程度评价,根据该目标项下的各评价项模糊隶属度值,运用模糊计算方法获得各子目标满足程度值P i;课程体系的综合评价,用各子目标满足程度值及模糊计算方法,获得综合评价值P。综合评价结果分为:优化,较优化,一般,不优化。子目标满足程度评价结果分为:高,较高,一般,低。并非所有子目标满足程度评价结果都为“高”,综合评价结果才为“优化”。这个与子目标在课程体系评价中地位有关,加权系数大,说明相关性大。

P i和P所用计算公式如下:

img13

式中的aij和a i为加权系数。

我们构建电气信息类专业分流分层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如图3-2所示。该指标体系中,优化目标体系包含了6个子目标,每个子目标对应有评价项。图中括号内的数字为加权系数。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其实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应该是在专家、教师、学生的一般性看法基础上设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