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属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的探索与实践[1]
——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为例
唐广军 刘 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以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为标志,北京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推进世界城市建设,是首都北京的发展战略。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后大众化”阶段,国际化是北京高校的发展方向和生存方式。高校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北京市属高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方面,正在经历从实践摸索到理念建构、从规模增长到有机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一、教师队伍国际化现状
国际化人才是指能够在国际间施展才干、发挥作用的人才,是一种素质表现;不可简单地将有国外留学经历和工作经历的人员等同于国际化人才。高校教师中的国际化人才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具有发展性、多样性、层次性。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实际是一种理念和能力发展的过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学科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科专长都包括在这一过程框架之内,高校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就是能适应和推进高校国际化进程的过程。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69人,其中教授59人,获博士学位的教师130人,有国外博士后经历、访问学者经历和获境外研究生学位者不足50人,常年在校工作的外籍教师一般不超5名。从整体上看,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程度不高,高端国际化人才稀缺,且在各学科的分布上不平衡,尚未形成人才的群聚效应、规模效应。
二、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措施
1.大力引进优秀留学归国人员
2005年后,学校的办学规模基本稳定,教师队伍从规模增长基本结束,人才引进逐步受到编制限制。在此情景下,完善引才政策,拓展引才渠道,加大引才力度,重点引进具有国外学习和研究经历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形成一条低成本、高效率地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促进人才国际化构成的有效途径。近5年来,学校平均每年引进人才仅为10名左右,具有海外背景的高端人才已经成为引进的重点。
2.柔性引进国际化人才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改革人才管理模式,破除国籍、户籍、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广罗名师,广揽人才,实行灵活多样的引智模式,柔性引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担任学校名誉教授、讲座教授、兼职教授,加强学术合作和交流,促进国际化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化学工艺学科聘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先生担任学校名誉教授,指导学科建设和科研。2008年,恩泽生物精细化工实验室在学校挂牌成立,这也是闵先生与高校联手组建的第一个实验室,旨在开展生物精细化工项目的研究和探索,更好地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材料学科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教授担任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讲座教授,还特聘留学英国的材料学科卢一民教授长期在校工作。2010年,材料学科成功增列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聘请上海交通大学任平研究员担任人才强教深化计划讲座教授,为2010年立项建设的“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提供有益指导。充分发挥校外优秀专家、学者对学校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的指导、推动作用。
3.实施教授学术休假计划
学术休假制度于1880年由哈佛大学首创,学术休假在发达国家已经制度化。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促进学校师资队伍快速稳定发展,鼓励教师加强国内外交往,开阔视野,促进学术创新和科研发展,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根据学校“十一五”时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07年制定了《关于建立专家学术休假制度的若干规定(试行)》,建立了专家学术休假制度。学术休假制度实施以来,先后有4名教授由学校人才经费资助20万元到欧洲、北美等高校进行半年的学术休假,期间的工资和各类津贴等福利待遇保持不变,教学任务减免。学术休假制度让教授在国际化环境下通过调整激发了创造力,升华了学术生涯。
4.大力支持骨干教师国外访学
访问学者是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重要形式,也是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学校充分利用隶属北京市教委的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搭建的国际交流平台,积极选派教师赴国外访学。2007年以来,平均每年公派3至4名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赴美国、澳大利亚等高校访学。出国前参加为期一个月的语言和文化集训。国外访学项目为教师深入了解本学科前沿、开阔视野、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基础。
5.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双语教学培训
双语教学是大学国际化评估的重要指标,师资是制约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首要因素。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提高教师利用外语教学的水平,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学校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结合考试成绩每年推荐1至2名教师参加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双语教学培训班,赴美国等高校参加3个月至半年的培训。
目前学校的双语教学基本停留在中文教材英语或双语讲授、英文教材汉语讲授的阶段,双语教学培训的逐步开展提高了骨干教师使用英语向学生授课的能力,为双语教学向英文教材双语讲授、英文教材英语讲授阶段过渡储备了优秀师资。
6.加强外语实践能力培训
外语实践能力是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特征,为进一步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语言实践能力,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教师教学科研素质及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学校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多个层次和类别的语言培训。2007年,学校组织举办英语听说技能培训班,通过英语听说的强化训练,使中青年骨干教师增强英语听说能力,提高外语水平,逐步建立一支能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的教师队伍,培训成绩作为学校派遣出国学习等的参考依据,共计有62名教师参加培训。随后,还专门组织10多名骨干教师赴澳大利亚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训,提升教师国际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的能力。
7.结合学校特色进行工程教育培训
作为一所“实践育人”特色鲜明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先后进入了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第一批试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一批试点。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工程实践背景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学校立足国内、拓展国外,对中青年教师开展国际工程教育培训。2006年年底,学校组织74名青年教师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直属的特大型石化企业北京燕山石化公司进行工程实践培训,使青年教师对国家及国际炼油工业和乙烯工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青年教师的“去工化”倾向,而且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在本土提升国际化程度。近几年,先后组织20余名骨干教师到德国、法国等国考察,学习国际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战略,了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新动态,为学校在国际化背景下进行工程教育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近几年学校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教师队伍中国际化人才数量不足,具有国际水准的领军人物匮乏;各学科专业中国际化人才水平差距较大,结构不平衡;教师队伍整体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交流能力偏低。
学校地处高校林立的北京,国际化人才的选择空间和范围很大,无论是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资源、教学科研条件,还是学校的人才环境、工作环境等对国际化人才的吸引都无法与名牌高校抗衡。此外,学校的国际化人才引进和培养还要符合北京市教育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规定,适应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1.顺应人才国际化趋势,重点引进有国际学术背景的优秀人才
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视吸引高水平的留学回国人员,重点引进具有国外学习和研究经历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形成一条低成本、高效率地改善人才队伍结构、为提高学校人才队伍国际化进行有效的铺垫。顺应人才市场化国际竞争与国际人才流动的趋势,实行灵活多样的用人模式和柔性引进机制,有计划地聘请一批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外籍教师来校讲学、授课、指导和合作研究等。
2.教师出境研修规模化,加快本土人才国际化进程
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国际交流范围、层次和力度,搭建国际学术交流舞台,加速高层次人才的国际化成长。在师资培训经费中,设立教师境外研修专项费用,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外进修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激励措施,进一步增强选派工作的计划性、层次性和组织性,选派和推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境研修,每年选派10~20名优秀骨干教师出境进行培训交流,使学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基本都具有国外访学、合作研究、学习考察的经历,提升教师的国际学术背景和整体素质水平。
3.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开展针对性强的教师培训项目
积极鼓励所有中青年教师参加外语培训和国家出国外语水平考试,使多数中青年教师能用外语进行交流和学术写作;继续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储备,计划每年选派教师到国外大学进修双语教学培训,回校后从事双语教学工作,对其进修费用的承担和双语教学工作量的核算上继续给予政策优惠。
4.逐步完善体制机制,营造国际化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对引进的优秀留学归国人员,根据对其学历和学术水平等综合因素考核,符合学科带头人任职条件的,聘任到教授岗位,享受30万~40万元的住房补贴待遇,优先支持申请相关项目经费,同时支持申请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开展的留学归国人员科技项目资助,资助经费5万~10万,来校两年内免于考核岗位任务。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创新适应国际化进程的高校教师管理模式,实现人才引进、人才培训、人才评价的国际化,是首都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
【注释】
[1]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资助项目作者介绍:唐广军,男,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事处人才发展主管;刘瑛,女,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才引进主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