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宏观就业形势趋向好转,但专业差异明显

宏观就业形势趋向好转,但专业差异明显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09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1%。

一、宏观就业形势趋向好转,但专业差异明显

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美国梦”受到质疑,人们开始思考:原有的世界经济、金融机制是否合理?政治格局还存在哪些问题?文化观念尤其是美式价值观是否可以继续推行为世界价值,甚至是普世价值等等。其中,影响和决定个体生存状态的就业,在世界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受到这股强劲逆流的影响。大量的裁员和财政紧缩,使很多人的生活急转直下,甚至陷入贫困的边缘。为此,我们在分析近几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变化时,便选择了2008年作为探索问题的起始点。

1.宏观就业形势随经济回暖开始趋向好转

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代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坚持实施和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五年累计666亿元,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统筹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全面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平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0万人。基本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完成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在劳动力总量增加较多、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8]但2008年中后期,由于金融危机冲击波波及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的就业形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除了“5·12”大地震,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农民工“返乡潮”成为这一年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一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进入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寒冷的冬天。

2009年,虽然全球经济还处于萧条之中,但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复苏迹象,并在一些领域总体发展态势良好。这一年,全国就业人数超过77995万人,比2008年年底增加51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大约有29708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38.1%;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大约有21684万人,占27.8%;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大约有26603万人,占34.1%。年末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91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1100万人。[9]这一情况,在该年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的总结报告上得到进一步确认:2009年我国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102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7%,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达到51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达1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还在持续的情况,2010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超过2400万,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而全国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1200万个,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报告强调:我国将继续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摆在首位,统筹做好农民工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工作。[10]这篇题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稳中有升》的报道,在官方最有影响力的报刊中将大学生与农民工作为就业困难群体并列放在一起,说明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严峻性和艰巨性。

2010年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底降低0.2个百分点。[11]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2010年的整体就业形势比2009年有了明显的好转,大学生就业情况也进一步好转,尽管如此,仍然有9.9%的大学生处于失业状态,按照这一届大学毕业生总数575.4万人来计算,仍有57万大学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12]麦可思研究院对这一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比2009届全国总体就业率(86.6%)上升了3个百分点,比2008届全国总体就业率(85.5%)上升了4.1个百分点,高于金融危机前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87.5%)约2个百分点。可见,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其中本科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比2009届(88.0%)上升了3.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88.1%)比2009届(85.2%)上升了2.9个百分点。

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年,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除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以外,其他目标基本与2010年一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11年1~3月份的数据显示: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3万人,完成全年900万目标任务的34%。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33万人,完成全年500万目标任务的27%。就业困难人员(女40岁、男50岁以上)实现就业41万人,完成全年100万目标任务的41%。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09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1%。[13]

虽然2011年上半年的就业情况还没有完整的统计数据,按照预估,总体情况会继续好转,但按照已有招生人数和当年的招生计划对未来五年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估算,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未来五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仍然保持总体增长态势,即2012届为680万人,2013届为639万人,2014届为657万人,2015届为681.5万人,而2016届学生人数可以从2012年普通院校的招生计划中精确地了解到,为685万人。除去这几年每年600多万的本专科毕业生外,再加上与每一届大学生同级未考入大学的中职和待业青年,大约在1000万人左右,还有大量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退伍军人,每年的就业总数大致在2200万~2400万人左右。因此,未来五年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失业率仍然会维持在5%以上。

在2003年,一项关于《变化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的宏观总量分析》预测性报告,对中国大学生十年的就业状况进行了预测性估算,见表1-1。

表1-1 2000~2010年之间大学生供求数量比较

img3

数据来源:《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14]

这些年,政府通过各种渠道,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使就业总量不断上升,就业率不断提高,促进就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客观上就业需求总量较大的压力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缓解,同时结构性失业的问题也不可能在短期内从根本上消除。这就是造成这些年一方面就业总量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就业压力依然巨大,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尴尬原因。这样的大趋势,也从总体态势上决定了大学毕业生在未来几年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2.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存在明显的专业差异

我们从专门针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研究的专业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来进行分析,发现市场对专业的需求差异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出现因所学专业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在麦可思研究院对“中国2007~2009阶段性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中,反映出的与市场需求状况相关联的本专科专业的市场供求结果如下。

表1-2 振兴产业要求的、当前需求旺盛的本科专业

img4

数据来源:中国2007~2009阶段性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http://www.mycos.com.cn[15]

表1-3 振兴产业要求的、当前供求饱和的本科专业

img5

数据来源:中国2007~2009阶段性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http://www.mycos.com.cn[16]

表1-4 振兴产业要求的、当前供大于求的本科专业

img6

数据来源:中国2007~2009阶段性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http://www.mycos.com.cn[17]

一些曾经热门的专业如今凄冷落寞,而部分曾经冷门的专业如今就业率持续走高。在麦可思所做的失业预警分析中,连续三届(2007届~2009届)对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十个专业的调查统计结果是: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对高职高专的毕业生而言,有七个专业是连续三届(2007届~2009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即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上述均为就业的红牌专业,薪资在不断走低。

相反,对本科而言,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水文与资源工程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为就业的绿牌专业;对高职高专而言,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的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也为就业的绿牌专业。[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