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输送就业大军

高等教育大众化,输送就业大军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人们审视和梳理大学生就业问题时,高校扩招一直饱受社会诟病,似乎正是突然提速的高等教育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输送就业大军

大部分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经历过高等教育一日千里的跨越式发展。如印度20世纪50年代初期高校在校生数仅为26.3万人,到90年代初期就已经高达675.5万人。韩国的发展也曾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历过一次快速提升,在校生数从1970年的14.64万人猛增到1985年的93.19万人。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相伴生的,则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如印度,20世纪50年代初大学毕业生失业总人数为2万人左右,占全部失业人数的12%;70年代达到120万人,占失业人数的20%;直到90年代初,印度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仍高达15%。韩国情况也类似,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从1970年的58%下降为1985年的4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普通高校总数由1977年的404所增加到1998年的1022所,2002年增加到1396所;高校在校生人数由1978年的85.6万人增加到1998年的340.87万人,1999年开始实行扩招后规模迅速提高,到2002年已达到903.36万人,使得受高等教育人数超过了适龄人口的15%,提前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目标。

实事求是地说,总的来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程度还是比较低的。据统计,2002年大学毕业生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4.7%,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且不说国家为了拉动内需、暂缓就业压力,即便是从提高我国高素质人才比重这个角度考虑,进行扩大招生也是合情合理、大势所趋的。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绝对量保持在较高水平运行,扩招的增速逐步下降,2010年仅比上年增长了3.5%。

表3-3 我国普通高校招生数量的增长情况(1998~2010年)

img18

数据来源:1998~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img19

图3-1 我国普通高校招生数量的增长情况(1998~2010年)

数据来源:1998~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比2002年一下子净增了67万人,达到212万人,比上年增长46%。6月份初次就业率仅为50%,到9月份全国高校毕业生才有70%找到了工作,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5%。[9]在扩招后的短短6年间,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就增加了4倍,而市场对于大学生的需求增幅不可能增加得如此迅速,短期内无法消化,必然会导致明显的大学生就业难。[10]自此,大学生就业问题正式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并持续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神经。

表3-4 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2002~2010年)

img20

数据来源:2002~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中数据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数量。

img21

图3-2 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2002~2010年)

数据来源:2002~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中数据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数量。

除了普通高校的本专科教育,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也在全面发展,这些教育所造就的高等学历就业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劳动力市场,都增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到201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2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358所,比上年增加53所。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6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这一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62万人,同时,还招收了50多万研究生,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08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965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62万人。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以及办学机制的转轨,原来被视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精英式高等教育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逐步向大众教育过渡,“独木桥”变成了宽阔的“钢筋水泥桥”。当高等教育还处在“精英教育”阶段时,人才全面短缺,大学毕业生是社会稀缺资源,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此时,社会提供的“精英”岗位充足,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主要在社会较高层次的“精英”岗位上就业,大学生几乎都可以被社会接纳,很少遭遇就业困难。在人们的意识中,大学毕业生备受羡慕、尊重,甚至被推崇为“天之骄子”。当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后,高等学校毕业生越来越明显地供大于求,毕业生主要在社会“大众化”岗位上就业;大学毕业生内部也出现明显的分化,校际之间、学历之间、个体之间的竞争,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人们审视和梳理大学生就业问题时,高校扩招一直饱受社会诟病,似乎正是突然提速的高等教育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我们承认,大学扩招带来了大学生供给量的迅猛增长,使其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降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慢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特别是出现了某些极端案例,如名牌大学毕业生卖菜端盘子之类现象,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也打击了一些学子的自信。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实践表明,劳动者的素质越高,其对工作的“对口”要求就越高,否则,学非所用,会极大地浪费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源;伴随人口素质的提高,在体力劳动者的失业压力减缓中,高学历者、白领的失业压力迅速增加。事实上,大学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中国已经面临严重的白领就业压力。[11]

可另一方面我们更应当看到,我国扩招以前的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远不相称,与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要求远不相称,扩招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强有力途径。退一步说,即使不扩招,相当多的高中毕业生也要走向社会就业,鉴于适龄就业人数较多,经济水平、区域发展和产业结构有待提高或完善,我国的就业难一直隐形地存在于社会之中,绝不是近几年才有的,不能因为他们是大学生就另眼看待。扩招的初衷是培养大批有文化、有素质的劳动者,与大学生就业难并没有本质的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和普通的劳动者的就业问题一样,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机制息息相关,扩招只是问题的导火索,而非症结所在。[12]

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仍是我国未来坚定的发展方向。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要达到20%,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生态环境保护、新能源、农业科技、宣传思想文化等重点领域建成人才高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