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速度放缓,就业增长率跑不过GDP
在了解了供给数量之后,我们还必须了解大学生的社会需求强度,才能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特征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13]这样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6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那么,社会到底需要多少大学毕业生呢?
应该说,改革开放30年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就业人数也不断增长。1978年,我国全部就业人员为40152万人,到2007年增加到76990万人,增长了近1倍,年均增加1270万人。[14]可以说,我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创造就业岗位最多的国家。新增加的就业岗位中,既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新的空间,也为新成长劳动力包括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大量发展机会。
不过,虽然说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新的就业机会,但是保持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未必总能带来同样快的就业人数增长。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就业增长弹性[15]下降的趋势。简单地说,就是即便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不变,它所能拉动的就业增长率也在逐年下降。根据有关测算,1980年至1989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3%,就业增长率为3.0%,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为0.3239,每年平均增加1400万个就业岗位;“八五”期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1.9%,就业增长率下降为1.3%,就业增长弹性下降为0.109,每年平均增加就业岗位800万个。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已不足0.1,2000年GDP增长率为7%,新增就业岗位仅有400万个。[16]就业弹性之所以下降,最大的可能性是由于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比重上升,而创造就业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有所减缓的缘故。
这样,一方面,就业总量呈现不断增加的局面,但是增长速度不断减缓;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的情况如前所述,远远超过需求,并且还在继续增长,这种供求对比的局势增加了就业岗位的稀缺度。正是在这样严峻的大形势之下,出现了本书第二章所分析过的大学毕业生供求失衡的现象。据《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2011届毕业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与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89.6%持平,比2009年86.6%高出三个百分点。客观地说,放在全国劳动力总体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这份“成绩单”能达到这个分数已经很不容易了。但《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最新数据显示:2011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14.0%处于低就业状态,[17]其中有10.4个百分点的毕业生为自愿低就业,而另有3.6个百分点的毕业生为非自愿低就业。2011届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有13.3%处于低就业状态,高职高专院校这一比例为14.6%。根据本研究之前的分析,2011届我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约为499万,按比例推算,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约70万毕业生处于低就业状态,其中自愿低就业毕业生约52万,非自愿低就业毕业生约18万。见图3-3。[18]
图3-3 就业的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低就业群体的比例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1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这样的状况决定了我们的供求总量的矛盾在短期内仍然难以改变。据报道,“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城镇劳动力供给将达到2400万人,而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是900万个,年供求缺口将达到1500万。[19]即使是比较乐观的估计,预计我国每年大概能提供1100 万个就业岗位,年度就业岗位的缺口也在1300万个,也就是说,将有1300万人面临失业威胁。[20]总的来说,未来五年中,我们仍不得不面对这样一幅景象:平均每年社会新增的大约1000万就业机会当中,有2400万人参与竞争,其中有500万人是大学毕业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