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择业理念存在明显的倾向,择业观:当理想遭遇现实

大学生择业理念存在明显的倾向,择业观:当理想遭遇现实

时间:2023-11-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大学生的择业理念往往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倾向。城乡差别、区域差距的存在,仿佛成为一根无形的指挥棒,促使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也相应地发生倾斜。地方高校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中度过大学时代的毕业生了。

一、择业观:当理想遭遇现实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学生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机会成本的高回报无可厚非。能去理想的单位更好,但理想暂时无法实现时,就应该退而求其次。

正确的理念才有可能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在面临职业选择时,大学生的择业理念往往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倾向。

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这一点在某些重点院校尤为明显,一些大学生不考虑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有必要出国,不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力和个人适应能力,一心想出国深造,以为出了国回来就能抱上金饭碗,结果“海归”变成“海待”。

二是“宁要发达城市一张床,不要落后地区一栋房”。城乡差别、区域差距的存在,仿佛成为一根无形的指挥棒,促使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也相应地发生倾斜。因为东部地区有着更好的就业环境,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吸引了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许多毕业生执意选择在一线城市寻觅发展机遇,不愿到二、三线城市就业,这直接导致了毕业生在一线城市人力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虽然西部地区也在近年采取人才引进措施,为引进优秀人才提高了待遇,但是效果仍然不是非常明显。当然,从毕业生的自身原因来看,就是他们容易忽视自身所学专业和特点而盲目从众,不考虑实际情况,固守“天(天津)南(南方沿海开放城市)海(上海)北(北京)”,不去“新(新疆)西(西藏)兰(兰州)”。一项调查显示,地方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地区的理想去处,首选沿海开放城市,比例为39%,其次是直辖市,占22.7%,愿意去中小城市的占14.3%,而立志到农村去发展的仅占2.2%。地方高校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中度过大学时代的毕业生了。

表3-7 地方高校毕业生理想就业地区选择意向

img32

数据来源:姜继红著,《社会资本与就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三是“宁到外企国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在我国就业市场的需求方中,吸收劳动力就业的最大营盘是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比较大,能够提供一个将创造能力全面施展开来的平台,但因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风险高、管理不够规范等,以及大学生嫌公司牌子不够有名气、不愿“屈就”等原因,吸引大学生的比重还不够大。2005年一项对某地方高校的调查显示,把到三资企业、国有企业、政府机关、高校、科研单位作为首选的毕业生占被调查者的87.7%,选择到私营企业的占6.3%,选择到中小型企业工作的仅占5%左右。而实际上,该校2002届和2003届毕业生最终就业流向中小企业的占46%~56%,这一趋势还在呈现上升势头。[34]可见,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如果不及时转变就会陷入“有业不就”的怪圈。

四是“就业难不如考研”。在校大学生为了不在就业的道路上遭遇“大堵车”,无奈之下选择继续深造,并不是出于对读书有兴趣,而是暂时逃避就业压力。在这种心理之下,读研究生也不可能真读出什么成果,只能是到时重新面临找工作的难题。

以上这些择业理念,各有其考虑的出发点,是毕业生及其家庭在既有条件下所作出的决策,也不能全称之为“误区”。但是,择业必须因人而异,如果不具备相关的条件和心理准备,盲目追求潮流,那就失之为理性选择了。

总之,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大学毕业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里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小企业有重要的能培养人的岗位,艰苦的地方最需要人才建功立业也最能磨炼人的意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