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全面发展同个性发展的结合
求上则可能居中,求中则可能居下,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大学培养学生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定位于培养普通工作者,可能最后大多数学生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如果定位于培养社会精英的话,即使大多数学生成为不了世界顶尖大学的教授,成为不了世界级企业家,成为不了引导中国进步的政治家,但至少能够成为普通工作者。因此,对于大学来讲,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资源,尽可能地把自己培养的学生定位为较高层次的人才,并为学生脱颖而出创造优良环境。
按照“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培养优秀人才,就需要高校形成“通识教育与个性培养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通过通识教育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通过个性培养为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提供支持。
1936年,爱因斯坦在纪念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时发表了一场著名的演讲。爱因斯坦说:“有时人们把学校看成仅仅是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递给成长中的一代的工具。但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可学生是活生生的,它在每个青年人身上培养起来的应该是对集体利益真正有价值的素质和能力。这并不是要泯灭个性,使个人只是成为社会的工具,如蚁群中的一只蚂蚁或蜂房里的一只工蜂。没有个性原创、没有个人目标、标准化的人组成的社会是没有发展可能性的可悲群体。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行为又视对社会的贡献为其人生第一要义的个人。”
1941年清华大学建校30周年时,校长梅贻琦先生著的《大学一解》一文中,谈及大学教育的理念:“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夫社会生活大于社会事业,事业不过为人生之一部分,其足以辅翼人生,推进人生,固为事实,然不能谓全部人生寄寓于事业也。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信如此论,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
两位大师都强调大学教育“在通而不在专”,不赞成大学只讲授那些即时“有用”的专业知识,主张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国内外大师、国外优秀大学,均指向一个问题: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优秀人才,而其培养途径至关重要。大学教育的目标至少应当包括三个部分:知识传授、价值观塑造、综合能力培养,知识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在具体教学内容上,要划分成两个部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过通识教育获取人类文明的核心知识,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其价值观,培养其综合能力。通过专业教育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比如成为学术人才、应用型人才或管理人才等。
通识教育要覆盖人类的基本学问,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类基础学科,以及精神实践领域中的问题,展示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和当代状况的基本情况,以引导学生养成胸怀天下之气魄。这对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成为一名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大有助益。
在我国,“专识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文化素质教育课”基本处于选修课地位,且学生往往将之理解为“不实用”的课程。因此,高校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将有效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学习成绩优异,并不意味着在思想层面上依然优秀。缺乏对社会、人生方向的思考,终将泯然众人。
国外的一些优秀大学,比如哈佛大学的哈佛本科学院、耶鲁大学的耶鲁本科学院,在通识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国内的几所著名高校,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探讨。比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选择的通识教育体系,分为八个课组: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哲学与伦理、基础社会科学、中国与世界、国际社会、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将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为以下几大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从近年来我国人才市场的基本走向来看,本科阶段培养的不再是高级专门人才,而是面向基层和工作第一线的未来高级专门人才的“毛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原来的本科层次转到研究生层次。[5]本科生要成为高级专门人才,仍需要经历研究生教育或继续教育的培养。实际上,本科教育过于专门化将会抑制毕业生的后续发展能力。“大学如果把学生在校学习的四年时间全部用于学习很快面临过时的、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显然得不偿失。”[6]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以跨越式的发展速度,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在大众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尤其是对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即将离开大学校园的毕业生们也许还不是专家,但都有着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鲜明个性,他们在接受通识教育的同时,也需要进行个性化培养。对于那些有激情、有毅力,勇于克服困难,有志于将来创办新企业的学生来说,把大量精力放在自己并不擅长的学术研究上,也是一种人才的浪费。大学不妨组织创业类课程,引导学生们认识创业过程、建立人际网络、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创业能力。当然,组织这样的课程,需要学校、学生、企业、实验室同时入手。学校需要组织学生们与企业管理者交流,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对创业路径的直观认识和理性认识。
对于那些有一定管理潜质,热心公共事务、善于协调,有志于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学生来讲,要着重培养其领导力。富有领导力的学生,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主动、积极,这样的学生往往都有非常好的潜质。大学开设的领导力课程,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潜质唤醒。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用“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渴、大智若愚”)来勉励自己。同样,大学生也应当睿思笃行,开发自己的领导潜质,寻获自己的人生路径。领导力是一个软实力,更多的是体现在人际、想法的交流和影响,具有长效性。在某种程度上,领导力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对领导力的培养也是延续一生的,既需要在校期间培养,也需要在实践工作中培养。
无论走什么方向,背后都隐含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个性。有了个性,才有区别于常人的创新精神。学生情况各异,个性化的发展,才能激发出个体的创造性。个性培养也并不是多上少上几门课而已,而是学生们能够真正体验到乐趣。比如有志于走学术研究的学生,能否写出创新的论文?有志于创业的学生,能否撰写出有实践意义的商业计划书?有志于培养领导力的学生,是否乐意深入一线调研,掌握实际问题?给学生们一个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方式。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发展,激发好奇心、发挥想象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但是,目前的环境却不够宽松。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职场要求“听话、出活”的文化,学校制度设计中“学分成绩”的导向,学生们自身的从众行为等等。
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研讨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小班教学,师生面对面的讨论、近距离沟通,将有效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学生们你一言我一句相互启发,往往能够很自然地挖掘到问题的核心与本质。在这些充分挖掘思维的自由度和开放度,不受“标准答案”束缚的讨论中,学生们开始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慢慢学会了统筹多方利益的意识,思考也就能够更周全更成熟。当然,组织这种课程,教师需要给学生的发言以很大的自由度,而不能像高中时期,带着很强的引导性和目的性。
近年来,整个社会都在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取得的辉煌功绩,也反思着教育的失误之处。反思是比较容易的,但真正做出变革是很困难的,要做成事情就更加困难了。然而,改革重在实事求是的精神。只要政府、学校、学生一起努力,积微成著,积少成多,终将有所成效,大学生成才就不再是空中楼阁。
通过落实胡锦涛同志“三个结合”的讲话精神,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将能够处理好知识、能力和品格的平衡,有效提高综合素养,为就业竞争力做好保障。我们相信,一个富有诚信、正直、宽容、责任、担当等品格,胸怀远大抱负,能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拥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大学生,应当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