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介绍

大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介绍

时间:2024-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一个重点领域,也是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教育规划纲要》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要注重学思结合,二要注重知行统一,三要注重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层次的。

第三节 大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思想的具体化,要想把新型的人才培养思路切实地落在实践当中,就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也做出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学知识长本领的黄金年华。就培养大学生人才的高校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什么?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教育的全过程,远远超出教学的范畴。但人才培养的过程又不是毫无边际的,在现代大学中,有许多与人才培养无直接关系的管理活动,如后勤管理、大学科技园管理等。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各要素如课程、教学、评价等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又不是一个呆板的组织样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强调运行过程的结构。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理想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是理论与实践的接壤处。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一个重点领域,也是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教育规划纲要》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要注重学思结合,二要注重知行统一,三要注重因材施教

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层次的。最高层次是主导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模式,如素质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模式;第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校所倡导、践行的培养模式;第三层次则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7]这里主要探讨国内外前两个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