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好高中语文的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在建筑工地上,盖楼房的第一道工序是挖地基。楼房盖得越高,地基就挖得越深。一座四层高的楼房,地基就要挖两米深。接着把筛好的石灰和土拌成“三七土”一层层填进去,再用电夯一遍遍砸实,然后铺上两层用钢筋编成的网架,再浇上水泥石子搅拌成的填料打实、晾干,最后才开始打柱子并垒砖、砌墙。打基础阶段费时费工,造价通常占总建筑造价的2/5,至少是1/5。一座建造预算为80万元的楼房,其地基耗资就接近20万元。
由此可以引申到语文的学习上,同学们要想学好高中语文,在三年后的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必须从高一阶段开始就要打牢语文学习的基础。
第一,拓宽自己的语文知识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使语文功底如何,就体现在知识面的宽窄上。同学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那些平时很少做练习,甚至上课也不怎么认真听老师讲课,却阅读了大量五花八门书刊的同学,往往能在考试时一鸣惊人。究其实,却不足为怪,他们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了大量的材料,使语文功底变得深厚,这样考试时就能运用自如,考出好成绩实属必然,正所谓“长袖善舞,多财善贾”。
扩大知识面的方法主要有两条:一是“行万里路”,要求深入生活,随时随地注意观察收集。曹植曾说:“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强调做生活的有心人,不轻易放过身边的一事一物、一言一行。二是“读万卷书”,广泛阅读各类书刊,通过文字媒介积累丰富的知识、见识、语言、技法等,以博采众人之长。对高一的学生来说,这是最重要、最可行、效果也最好的一种途径。开卷必有益,凡有关语文的书籍都可读。诗词歌赋、中外名著自不必说,语文类报刊也是必读之物,如《语文报》、《小小说选刊》、《读写月报》等,对于其他各类书报可有选择地读。倘若用一个字来概括学语文的方法,那就是——读。广泛地读,无休止地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古人给我们总结的学语文的最经典的经验。
第二,养成点滴积累的好习惯
习惯的形成可使实践活动“自动化”,大大提高行为的效率。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决定了语文能力形成过程的特点是日积月累的渐变过程。因此,学习语文必须养成点滴积累的习惯。这里强调的是语文学习功在平时,要求善于利用琐碎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同学们不妨养成清晨朗读半小时的习惯,读课文、唐诗宋词、优秀散文等;养成晚上阅读一小时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报刊,并根据内容选择读书方法,或精读或略读,或细读或浏览,或默读或诵读;养成每天摘抄300字的习惯,把当天读到的有价值的、精彩的内容分门别类地抄录到专门的笔记本上;养成每周完成三篇练笔的习惯,至于文章的长短不受限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积累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单元积累法。就是学习一个单元之后,及时归纳本单元学习的难读字、易错字、成语典故、精彩语段等,力求精要实用。二是考点积累法。对散见于课本、资料、试卷中的语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要注意突出的重点、难点。三是易混点积累法。就是对平时训练中遇到的易混知识点,考试中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要着眼于辨析疑点。如对于汉字字形,就可以从易混点的角度进行总结,例如,复习汉字字形的识记,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积累一些字形相近而容易写错的字。比如,茶房酒肆的“肆”与肄业的“肄”;寒暄的“暄”与喧闹的“喧”。
第三,要勤动脑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文学习中应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盲目接受未经自己思考的东西,保持学习的主动性。思考问题应深入细致,要多方追问,务求水落石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让自己的灵感自由翱翔。《红楼梦》中提到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即用心感悟世间万物,而不限于书本知识。
第四,培养兴趣,自主学习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才能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用心投入,不断提高。此外,语文学习的一个特点是:仅靠听课并不能真正提高水平,关键还要靠学生自主学习,自求理解,广泛涉猎,主动练习,以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
起跑线上的高一学子们
要想打牢高中语文的基础,从高一开始,同学们就应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
大家不妨自备一本“语文知识本”,用来记录语言和文字方面的基本知识,可用于随堂笔记和个人整理。经过初中学习,绝大部分的语法知识和语言现象都有所触及,但限于理解能力,许多同学是一知半解,支离破碎的。到了高中,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对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容易理解错的成语、近义词的辨析、标点符号的运用、病句类型、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及修辞的运用等逐一进行整理,构建起自己的语文知识框架体系,并且要温故而知新,就能在平日和高考的语言基础知识部分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