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交换习俗
门巴族地区虽然物产丰富,但是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日用品需要与临近民族进行交换,在交换的过程中,形成了集市和商路,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也在交换中发生。
每到农闲的时候,门巴族会携带少数土特产到附近藏区、珞瑜地区或不丹、印度进行贸易,资本甚小,仅为零星交易。大部分商人为藏族,来自泽当、琼结、隆子、错那等地,甚至拉萨每年也有商人来门隅进行贸易。一般于每年藏历十月携带盐巴、干肉、酥油、氆氇至达旺,冬季就在达旺度过,在居留期间即零星交换当地土特产品。藏族商人除购买当地土特产外,在门隅也能购得阿萨姆蚕丝、布匹、干枣以及其他来自印度的商品。
门巴族背夫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运输阻滞、茶价飞涨,噶厦于1943年开门茶之禁,在此期间曾有大批藏族商人携带各种商品来门隅收购门茶及其他物品,门茶价格也呈现飞涨,一时门隅贸易额大增,约达平时正常贸易的四五倍,抗战结束后又逐渐恢复正常。
从西藏到阿萨姆西段有一条很重要的传统商路通过达旺,每年秋收后,从西藏各地来的商贩,从拉萨及其东部、西部甚至北部出发,有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他们很多是带着家属,用数以百计的健壮牲口驮运着白银、矿盐、金沙、毛织品、麝香、马匹、牦牛尾和内地绸缎等来到平原地区向阿萨姆商人交换一种名为土萨的丝织品、铁、虫胶、皮张、水牛角、珍珠以及从孟加拉运来的珊瑚以及大米。据1809年的估计,贸易额达到了20万卢比。
19世纪二三十年代,缅甸的武力侵扰破坏了这条商路。但到1833年,英国占领军罗德福特中尉在乌达古里开辟了一个一年一度的集市。1952年,英印政府批准将集市迁移到孟格尔台,即近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的孟格尔台。原来以为这样更便于孟加拉和阿萨姆的商人,但是后来发觉这一变动并不得人心,马帮不愿意到平原上来,结果仍照旧办理,未加变动。1876年到乌达古里赶集的部落山民不下3600人。
门隅地区的交换,另一大规模的集市是在错那宗,每年有3个主要的集会:藏历五月半,参加集市的藏、门巴、珞巴以及不丹商人总计约万人;藏历七月十五有一次大型集市;藏历十一月十五也有一次大型集会交易。集市地点在错那的雅玛绒,从大吉岭、噶伦堡都有商人赶来。门隅地区的大米、大豆、天然染料,以及药材、木料、辣椒、竹筐、藤器与藏族交换,换回食盐、羊毛、氆氇、衣服、核桃、糌粑、奶渣、肉类等物品。珞巴族以水獭皮、粗棉布、铝锅向门巴族换取宝石等饰物。总之,从外面输入的货物有30多种,主要是食物、服饰等消费品,输出有20多种,以食物、工艺品居多。因此,门巴族、藏族、珞巴族在经济上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门巴族人常说:“我们和藏族、珞巴族是兄弟,我们同吃一条江里的水。”
由门巴族的交换传统及习俗可以看出,门巴族地区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荒凉和闭塞,与其他任何民族一样,门巴族人民也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交往与发展历史,保持着与外界的灵活沟通与交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