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人物 只争朝夕——在香港上市勇夺三个“第一”的复旦微电子
IT业变幻莫测,充满惊奇,随时会诞生的新传奇令整个行业处变不惊。但2000年8月4日,整个行业还是被极大地震惊了。一家成立仅两年的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而且还一举创下了三个“第一”:第一个在内地注册、内地投资的企业,内地第一个发起式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第一个使用“复旦”品牌的上市公司。
它就是复旦微电子。它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甫一登场就身手不凡,异常夺目——上市当日开盘0.93港元,最高1.93港元,总成交1.3亿港元,收市价比0.8元的发行价劲升138%。这一良好的市场表现给暮气沉沉的香港创业板带来了罕见的亮色。8月8日,复旦微电子又被恒指服务公司宣布自10日起纳入恒生国企指数成分股,成为48只成分股之一。
初生牛犊不怕虎
复旦微电子成立于1998年7月,是在原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在上海商业投资公司和复旦大学的支持下创办的。公司刚成立时,仅有五六位年轻的员工。但这几位年轻人,却是后生可畏,定下了这样的目标:一年产品上市,三年股票上市。在他们看来,只有创新的产品尽快走上市场,才能获得产品的市场回报;只有公司股票尽快上市,获得资本市场的回报,才可能为企业赢得新一轮发展契机。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公司既定目标全部实现。1998年8至12月,公司就有2个产品问世,一个是汽车用芯片,一个是电话用芯片,当年实现产值268万元,实现销售利润108万元。1999年,公司开发了电力电子、IC卡等10种芯片,且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销售额1408万元,实现利润568万元。好像是突然之间,我国很多的整机应用单位都拿到复旦微电子的芯片,而且性能、一致性足以同进口产品媲美。两年之内,复旦微电子已成为我国目前设计能力、产品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最强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之一。2000年8月,公司在香港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从高校实验室脱胎成为一家市值4亿元的企业,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复旦微电子打造的这个传奇一下子聚焦了数以亿计的眼球。
谈起公司成功的秘笈,总经理施雷将其归功于“集成”,公司不仅“集成”电路,还“集成”了三大创新优势。首先是“集成”创新技术,采用“实验室与公司”互动的模式。复旦微电子以我国唯一的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所有产品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次是“集成”创新人才。公司主体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有机会到国外拿高薪,却选择在国内创业,他们充满信心,并投入所有的资产。三是“集成”创新机制,这是公司技术与人才的根本保证。
复旦微电子自成立起就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做到产权明晰,并确定了大开发、大销售、小行政的模式,公司将几乎所有人员力量都放到销售和设计里,成为新生代高科技公司的代表。
饮水莫忘挖泉人
在企业成功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或数个具有强烈传奇色彩的创业者,复旦微电子自然也不例外。叶仰林教授、章倩苓教授和施雷就是其中的三位。
叶仰林教授是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的创建人,在中国第一个系统提出,中国集成电路要有大发展应从设计入手,而且必须是在利用计算机辅助大规模集成电路分析设计系统(EDA软件)的基础上做IC设计。1985年,叶仰林向复旦大学贷款100万元建起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并从美国购进了中国第一套EDA软件的使用许可。另一位创业者、现任公司总经理施雷,承接了叶仰林的思想,并进行了发展。他认为,中国的集成电路,还必须通过结合成功的商业运营以及有效利用资本市场的高科技企业运作。
1990年,施雷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被学校推荐到复旦大学攻读管理科学硕士。在中科大时,施雷就对电子电路比较感兴趣,到复旦之后结交了一些攻读微电子的朋友,并和集成电路实验室的人打成一片。1993年,复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实验室申报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施雷则从复旦毕业,去了上海农业投资公司做投资。1994年,施雷开始正式与叶仰林教授商谈企业化市场运营和资本运作的尝试。但遗憾的是,第二年,叶仰林教授便去世了,尝试暂时搁浅。
时隔三年,已是上海商业投资公司下属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的施雷,重新与实验室谈起注资成立公司的事,这和实验室章倩苓主任的想法不谋而合。那段时间,章倩苓教授一直在考虑设立公司进行商业化运作的事,在她看来,商业化运作将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情:一是可以促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二是有助于实验室研究成果向产业转化,三是可以留住不断流失的人才。英雄所见略同,很快两人便达成了组建复旦微电子的意向。
在章倩苓教授和施雷等努力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1998年8月公司正式成立,从此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裴增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