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大学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思路和体会

天津大学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思路和体会

时间:2023-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探讨——天津大学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思路和体会李云章[摘要]天津大学建校之初,学校以培养“工业救国之工程师”为根本任务和使命;解放初期,学校以培养“工业化需要的工程师”为根本任务和使命;改革开放以后,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和使命,奠定了工程人才培养根基与特色,培养了大批工程应用型人才。

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探讨——天津大学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思路和体会

李云章

[摘要]天津大学建校之初,学校以培养“工业救国之工程师”为根本任务和使命;解放初期,学校以培养“工业化需要的工程师”为根本任务和使命;改革开放以后,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和使命,奠定了工程人才培养根基与特色,培养了大批工程应用型人才。在近期工程博士申报工作中,以学校重点学科为依托,紧密围绕国家重大专项,提出了创新工程博士培养模式、导师团队建设、个性化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学位论文及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设想和思路。

[关键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推进,各行各业实际部门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无论规模,还是质量都有了更大的需求、更迫切的愿望。根据社会需求的新趋势、新变化,及时调整研究生教育定位,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切实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1]。近期国务院学位办开展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就是为了适应实际部门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切实加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我校以依托重点学科,围绕重大专项,创新培养模式,培养领军人才为总体工作思路,高度重视工程博士的申报工作,现结合工作,谈三点体会。

一、工程人才培养根基与特色

天津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史称北洋大学,创建于1895年,1951年经国家院系调整定名为天津大学。1895年建校之初,学校以培养“工业救国之工程师”的人才为根本任务和使命,以“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为宗旨,以“作育人才”为根本,积极倡导“西学体用、严格务实”的教育理念,把高等工程教育建立在系统的自然科学教育基础之上,设立了矿冶、机械、土木、法律四个学科,其中三个为工科,强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注重将人才培养与研究学术相结合,注重科学研究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撑作用。1933年,学校就创建了矿冶工程和工程材料两个研究所,1935年创建中国第一水工实验所,产生了一大批早期的科研成果,被誉为“科学建国的堡垒”。1935年,首批招收了3名研究生,其中1名为采矿工程、2名为冶金工程,于1937年毕业并授予工程硕士学位,这是天津大学对我国早期高层次工程人才的探索。解放初期,学校以培养“工业化需要的工程师”为根本任务和使命,强调工业化,紧贴专业需求,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59年被中共中央指定为首批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后,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和使命。学校先后成为我国“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工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典型案例之一,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和标志性建筑,均有天津大学培养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主持或参与设计与建设。例如:李兴刚为鸟巢中方总设计师、赵小均为水立方中方总设计师、周恺为奥运场馆中方总规划师、崔恺为奥运标志性建筑设计评审、韩庆华为老山自行车馆的设计师、徐贱云为奥运场馆的总建筑商负责人。

正如国务委员刘延东今年视察天津大学时指出的那样:“天津大学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序幕;学科特色非常鲜明,特别是工科方面实力雄厚,优势明显;人才辈出,成果众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培养工程博士领域的优势与特色

学科和科研是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最重要的学术基础和有力支撑,我校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有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有8个。有27个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和1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根据国务院学位发展中心的学科评估结果,在我校全国排名前3位的6个学科中,化学工程和仪器仪表工程位列全国第一。在科技部公布的16个重大科研专项中,我校有12个学科进入了其中的14个专项,科技总经费达到37.7亿元。本次我校申报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支撑学科均为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领先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均具有雄厚的校内和校外师资力量,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有工程硕士的培养基础。学校曾被评为“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化学工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等3个工程硕士领域被评为“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领域”。其中能源化工领域紧密结合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大火箭等国家燃料能源方面的重大科技专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发挥学科优势,通过重大专项、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展工程博士培养工作。制药工程领域是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唯一能提供工业结晶工程化成套技术与装置的科研单位。粒子过程晶体产品分子组装与形态优化技术,国内青霉素95%以上产能中采用,医药中间体地塞米松磷酸钠产品战胜法国罗素等国际竞争对手,占有50%海外市场和60%国内市场,80%以上药品生产能采用该技术。

三、工程博士培养模式创新与思路

1.工程博士培养模式探讨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参与研究生培养的主体与研究生培养基本环节之间所形成的组合样式及运行方式[[2]]。现有的工学博士培养机制基本是以高校或学科专业为主导的模式,这样的培养模式虽然有利于规范管理,但是不利于根据对象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从而不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成长。

(1)研究生主导型与社会主导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研究生主导型培养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地位,激发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研究生独立个性的发展,有利于研究生学习潜能的发掘和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形成。社会主导型培养模式,是指社会企业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社会企业决定“需要什么样的研究生”和“怎样培养所需要的研究生”[3]

(2)“重大项目+骨干人才”、“学校+企业导师团队”、“科技开发+工程应用”等相结合的双向交互式、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工程博士由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实现校企结合、国内与国际合作,以国家重大专项为载体和培养平台,以项目的具体执行、实施为训练途径和手段,通过企业、学校或校企联合承担重大专项的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为企业培养急需的领军行业的复合型高级工程博士人才。

2.导师团队建设

工程博士的培养对象主要是高层次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因此对工程博士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导师的设置也不再是传统的一个导师而是一个导师团队,应实行导师团队联合培养。建立由国内外、校内外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与企业界责任心强,并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实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和导师团队联合指导。

导师团队以校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授和企业中承担过国家重大工程专项的高级工程师为主,以各个相关行业的知名专家和国外该行业知名学者为辅,同时联合校内管理专业的知名教授共同组成导师库。充分利用导师团队的部分教授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方面的造诣和专长,培养候选人的工程项目和现代企业管理能力,把工程博士候选人培养为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团队领导能力的企业领军人物。

导师实行聘任制;导师团队的具体人选由学校和工程博士生所在单位共同从导师库中选择,在充分征求工程博士生本人同意后最终确定。在培养过程中,如工程博士生对导师不满意,可在向学校申请并获准的情况下,解除与某位导师的聘任合同并聘任新导师。

社会企业可指派专业或管理人员参与研究生的指导,课程安排、考试方式及实践内容等事宜由学校和企业的导师及管理负责人共同商讨研究,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3.培养计划的个性化和实践教学

工程博士培养应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有机结合,是发现知识、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高度融合。它既有别于传统学术型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培养模式,又有别于单纯应用型的培养模式,是集二者之长与重大科技专项相结合为特色的新型培养模式。工程博士培养方案应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为主要依据,结合校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需要进行制订。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应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设计。工程博士课程应结合本单位所承担的重大科技专项所在领域知识结构进行设置。工程博士课程计划是以工程课题研究和工程实践为主线,根据工程博士生所从事工程领域的不同为其制订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以替代传统的学术型博士生课程计划。根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领军人物培养特点,整合全校各专业学科教学资源和企业专家相结合,努力增加高端应用型前沿课程的开设比例。工程博士学位论文应依托于重大科技专项,实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和导师团队联合指导。以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为主导,学位论文应能反映出其贡献和创造性成果。

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工程博士应掌握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以重大专项为导向,以行业需求为目标,针对重大专项及行业急需的前沿知识、基础知识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学位课程体系应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要求进行设计,具体内容应是开放的、个性化的。实行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培养。企业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对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需求,对学校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总体要求、学习和科研工作安排、达到的效果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天津大学通过来源于工程实践,创新于工程实践,应用于工程实践的办学原则,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博士的实践教学采用校内实践、企业实践(原位实践)、异地实践、国际交流、国外实践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学校应努力构建包含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科技创新活动、企业项目实施等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与导师队伍,建设校、企、学科三级管理平台,学校与企业联合共同建立工程博士校内实习基地及企业实习基地。组织工程博士生不定期地参加国内及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实习及实践活动,到顶尖的国外大学、研究机构、企业进行综合考察与培训等,培养其国际视野和具备技术前瞻性。

4.学位论文

工程博士要具有正确的方案的论证能力,这种论证能力对培养领军人物并使其在日后做企业决策人尤有价值。所以,工程博士选题要在导师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生自主选择。

论文选题以重大专项为依托,从解决重大专项中的问题出发,进而研究并解决相关领域的重大问题,破解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促进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除了传统的学位论文形式外,还可以是详细的工程设计方案或论证方案等形式。学位的申请标准可同时考虑学术性要求和工程实践性要求;尤其是后者需对企业技术革新和项目实施具有实质的贡献;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升企业战略地位;提出的技术创造推动了企业技术与管理。

5.解放思想,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为了适应高质量工程博士及其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需要,学校研究建立校级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专门负责工程博士等应用型专业学位的评审,设立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工程博士教育中心,负责工程博士的学术方面的把关和指导,设立工程博士教育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有关工作,设立工程博士管理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在学院层面也设立相应的管理办公室或专职秘书,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工程博士的管理体制与机制。

[参考文献]

[1]杜占元.全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咨询专家组成立会上的讲话,2011.5

[2][3]程思辉,詹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新视野[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5)

[作者简介]

李云章,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19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