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工程硕士柔性培养模式初探[1]
王敏,申利民
[摘要]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而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柔性培养模式的目标是使学生广泛掌握实践领域必需的学科内容和方法,锻炼学生以应用形式来组织、分析、解释并表达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柔性培养模式通过建立以高等教育为主导、同生产紧密结合的联合体,面向工程领域设置多层次的实习训练和大量的实用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领域就可以胜任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培养模式;柔性;全日制工程硕士
一、引言
200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扩大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规模,使得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得到迅速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工程硕士教育有利于改善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和结构,有利于扩大办学规模和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有利于适应促进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的融合,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尝试,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还须有一个探索完善的过程,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第一,培养工程科技人才方法比较单一。未能与基础教育、继续工程教育有机结合,工程设计和实践教育环节缺失。课程一般没有可供选择的余地,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不高,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培养过程缺乏企业参与。在培养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安排上,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缺乏协调;在选拔研究生的标准、学位论文选题、落实研究生所在单位的导师和课程设置等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上,来自企业的建议很少,“双导师”制未落到实处。
第三,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现代工业分工比高校专业设置更精细。目前的工程硕士课程设置,是在参考工学硕士的课程体系基础上作了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结合不紧密,工程硕士研究生难以在课堂上学到有针对性的内容。
第四,工科教师队伍的非工化趋向严重。部分产学研研究中心的作用发挥不明显,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而是以培养工学硕士的思路为基础,依据现实条件和自己对工程的理解,做一些侧重实践方面的训练,影响学生动手能力。
第五,评价体系错位。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
以上原因导致工程硕士的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不足,无法得到产业界的认同和重视。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是学习能力强,社会责任不强;竞争意识较强,团队合作精神较弱;想法多,坚韧刻苦和敬业精神缺乏;专业知识不扎实,工作浮躁,急功近利。针对上述问题,从中国国情、社会需要和工程领域的特点出发,引入柔性教学思想,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柔性培养模式[2],注重工程实践,实现工程硕士教育的全方位开放,推动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柔性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
1.柔性培养模式研究背景
20世纪中期,随着科学技术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发达国家迫切需要从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各种政策,将研究生教育的重心从学术型学位转向专业学位,并开始关注教育领域的柔性问题[[3]-[4]]。在生源的组织上,学校可根据需要确定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招生的标准、范围和数量,工程师学校的准入资格和培训质量都远超过普通大学;在培养目标上,使学生广泛掌握一个实践领域必需的学科内容和方法,锻炼学生应用形式来组织、分析、解释并表达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教育内容上,面向工程领域设置了多层次的实习训练和大量的实用课程,鼓励学生动手解决工厂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大量接触工厂生产的实际情况,这样毕业后进入工作,领域就可以胜任工作甚至立即担任领导工作;在教学模式上,建立以高等教育为主导,同生产紧密结合的联合体,学生在就读过程中可以转入普通大学攻读学术型学位。综上,国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柔性培养模式满足了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认可度高。
国内对柔性培养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5-6],包括柔性教学理论、柔性措施应用、柔性教学管理和柔性评价系统研究等,但研究成果还比较零散,还没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柔性培养模式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柔性培养模式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为加快我国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步伐,实施柔性的培养模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2.柔性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
(1)柔性:本是材料的一个属性,指实体或过程在保持基本特征不变的情况下,在外力的作用、刺激和驱动下,其形态能够进行平稳和协调变化的性质[7]。在教学系统中,由于教学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各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因此,把柔性引入教学领域,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教学系统的特性,探索规律。
(2)柔点:把能够引起教育实体或教学过程发生柔性变化的环节或问题域作为柔点,并把柔点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每个柔点的变化范围、条件以及变化所需要的费用,然后根据其条件要求对柔点进行分层,从简单到复杂,从点到面平稳地开展。
(3)柔性培养模式的实施路线图
对每一个柔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进一步升华使之模式化和规范化,形成柔性培养模式的路线图,即:确定柔点——柔点分类——制定柔点的具体操作步骤——形成学校的规章制度——评估——反馈——修正规章制度。
(4)全日制工程硕士柔性培养模式的涵义
柔性培养模式有三层涵义:第一,教学管理具有柔性,使教学管理的职能和手段有助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第二,培养的过程具有柔性,能以较低的代价对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满足社会需求和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第三,培养的工程硕士具有柔性,具备工程实践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意识和人格,更容易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5)实施柔性培养的意义
第一,柔性培养模式能够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创设适宜的环境,优化工程硕士的知识结构,满足工程硕士的主体化、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二,开放式、多角色的柔性师资队伍建设,为柔性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人力保障。
第三,多元化、多维度的柔性课程考核体系,使考核结果能够检测工程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燕山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柔性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为了增强工程硕士的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缩小工程硕士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燕山大学在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从培养体系、教学管理、教学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考核体系等六个方面着手,进行柔性培养模式试点改革,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1.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柔性培养体系
按照全日制工程硕士和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规律,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柔性培养体系。例如: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完成课程学习后,保留学习资格,就业一段时间后回校完成学位论文。加强实践培养,突出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重视企业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积极促进高校与社会、行业、企业等部门建立联合培养平台,充分协调培养单位、用人部门、入学者等各方利益。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2.构建柔性教学管理框架
改革管理模式、突出培养特色是大力推进工程硕士教育的不竭动力。
第一,明确培养目标、准确把握定位是全面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基础。我校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秉承“厚德、博学、求是”的校训,培养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素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办学思路为立足服务河北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发挥机械、材料、电气、信息等学科的办学优势与特色,为河北支柱行业与骨干企业、国内机械行业大中型企业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注重校企联合和“产学研”有机结合,合理确定招收规模,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办学特色,确保培养质量,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探索办学新模式与新思路,树立燕山大学工程硕士办学品牌。
第二,发挥领域优势、优化生源质量是培养高水平工程管理与技术人才的前提。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招生政策和办法,通过调整招生比例,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优化当前的研究生培养结构。结合“燕山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将工程硕士教育向前延伸,从本科三年级学生中选拔有志于从事工程行业的大学生,重点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鼓励其攻读工程硕士。鼓励本科学生通过保送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提高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公费名额比例。
第三,改进培养过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是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保障。学校建立了包括分级分层的专业及课程管理体系、教学评估体系和执行协调体系在内的柔性教学管理框架,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建立选修、免修、灵活考核方式、弹性学制等一系列相适应的制度,为工程硕士提供充分的自主治学空间。
第四,学校各方重视、社会力量参与是做好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关键。燕山大学通过建立校企间的招生、培养合作机制,促进企业参与到工程硕士教育中来,形成产—学—研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格局,促进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3.构建柔性教学模式
学校以“强能力、高素质”为指导思想,加大实践环节学时数和学分比例,构建无缝连接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把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贯穿于全程。通过课程实践(包括随课实验、工程实训、专业实习等)和专业实践等多元化实践环节,采用“集中与分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实践与论文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实践和合作精神。
建立规范化的遴选标准,通过对企业项目与产品的规模、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指导学生实习能力等指标进行审查,学校先后与国内50余家大中型企业联合培养工程硕士,与30余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起多元化、稳定的实践基地。
学校高度重视工程硕士的实践教学工作,各相关学院组建了由院长或主管院长任组长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考核和总结等工作。学院定期对实践基地进行考查评估,建立学院、实习基地、导师和学生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并指定专人负责工程硕士的实践教学工作,做好安全教育,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参加实践教学研究生的人身安全。
4.构建柔性师资队伍
采用多角色、多层次的机制,构建以校内导师为主,企业导师为辅,专职多角色与兼职单角色相结合、优势互补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使优秀工程师丰富的工程经验转化为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资源,改善我校工程教育弱化的现状,启动“工程师上讲台”计划,选聘优秀工程师为工程硕士生开办课程、讲座等。加强针对工程硕士的优质、特色教材建设。推动工程硕士英语、信息检索、知识产权等公共课和领域核心课程教学经验的交流与研讨。继续推广校企“双导师”制,充分发挥企业导师在实习基地、仪器设备、资金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出台了《燕山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评聘暂行办法》,明确了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工作职责、评聘对象与条件和评聘工作程序,切实保证“双导师”制落到实处。
5.构建柔性课程体系
工程硕士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创新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深入地调研分析,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确定与培养目标相对应的知识结构,最终设置相应的课程。特别重视企业对课程设置的诉求,充分形成了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的良性互动,提高了课程体系的适应性,满足了特定社会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课程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辅以网络教学、电视教学和自主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6.构建柔性考核体系
以柔点为切入点,从变化的范围、变化需要的时间和变化需要的费用等核心要素出发,分级、分类和分组定义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柔性考评模型,提出柔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加强过程的评价与管理。开展由政府、学校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根据专业特点,提供自我测评、定性测评、长期测评、过程性评价、质性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激励工程硕士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例如,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校内课程成绩采用过程管理方式评定,最终的成绩由平时出勤、作业、测验、项目及实验的成绩组成。实践阶段的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其中产品技术学习阶段、工程实践与研究阶段、实验分析与改进阶段,由企业考核小组按照企业的标准对研究生的表现进行等级评定,可采取现场操作、提问答辩、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核。学位论文写作的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考核答辩小组,其中来自企业的专家不少于1/3,采取评审与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生的总结报告及学位论文进行评定。
四、结论
综上所述,柔性培养模式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能够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保障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对促进工程硕士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王敏,申利民.构建柔性化高等教育体制[J].教学研究,2009,32(3):13-16
[3]W.J.Nijhof,Anja Heikkinen,Loek F.M.Nieuwenhuis.Shaping Flexibility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Springer,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313-320
[4]Andrzej Krasniewski,erzyWoznicki.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an academicinstitution perspective[C].IEEE Trasactions on Education,1998,41(4):237-246
[5]候雁,刘军,官仕平.柔性应变战略[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6]陆永明.高校教师管理中的柔性管理[J].高教论坛,2006(1):121-123
[7]申利民.柔性软件开发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7-83
[作者简介]
王敏,燕山大学研究生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秦皇岛:066004
申利民,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秦皇岛:066004
【注释】
[1]本文系全国工程硕士教育研究课题“校企联合培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探索研究”(项目编号:2009—ZX—018),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层次创新性人才柔性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冀教研〔2009〕6号)和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探索与实践项目“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机制改革探究”(项目编号:冀教研〔2009〕6号)的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