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力推进祖国建设

大力推进祖国建设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门巴族种植的茶叶田近年来,门巴族地区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这更是得益于国家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战略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特殊政策的实施。
大力推进祖国建设_中国门巴族

第三节 大力推进祖国建设

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门巴地区的建设与发展,门巴族人民也十分期待改变当地物质条件落后的情况,积极参与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当中。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门巴族人民在社会经济、教育事业、交通通信和文化卫生事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img51

门巴族传统水磨坊

民主改革使门巴族群众在政治上翻身解放,在经济上废除了封建领主的剥削,取消了向三大领主缴纳的一切差赋和承担,取消了领主的土地所有制,翻身农奴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和牲畜。门巴族人民永远摆脱了世代受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终于扬眉吐气、欢欣鼓舞。发展生产、建设边疆的热潮如火如荼。西藏和平解放前,错那门巴族聚居的勒布沟被称作“饥饿的山谷”,墨脱门巴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靠采集野果、块根和狩猎度日。西藏和平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改变了过去“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新式农具引进门巴山寨,科学种田逐步推广。农业耕地面积迅速扩大,粮食生产由最初的半自给自足到今天有余粮。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正向较为富裕的小康社会迈进。

img52

门巴族大棚温室

门巴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特殊优惠政策的扶持和兄弟民族同胞的帮助。从1980年开始,国家实行免征免购,不收取任何农牧业税。农牧区实行了以家庭经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各种生产责任制,发展家庭副业,恢复集市贸易,并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草场基本建设。这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极大地调动了门巴族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科学种田、科学养畜受到普遍重视和欢迎。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应用使生产得到全面发展。

img53

门巴族野生蕨菜苗

img54

门巴族蕨菜加工厂

西藏和平解放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交通条件的改善,门巴族人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民族传统手工业,如竹编、木碗加工、种植茶叶等商品生产,从事商贸活动,大力发展民族贸易。1971年,勒布成立了竹木器生产合作社,使门巴族的这一传统手工业走上了专业化和集体化的道路,门巴族的竹木器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门巴族把眼光瞄准市场,既生产传统产品,又开发新的竹木器品种,现在能生产各类竹器和木器上几十个品种,远销山南、拉萨和其他藏区,畅销不衰。门巴族还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扩大优质茶叶种植面积,建起了大棚蔬菜基地、中药材天麻种植基地和果园,产品除自食外,更多的是作为商品出售。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鼓舞了门巴族广大群众,他们纷纷走出山林、跨出田坎,冲破传统的以粮食生产为主、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观念,开始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市场经济大潮把他们推向“大海”,他们开商店、办饭馆、搞运输、闯市场,涌现出了一批专职商人经济领头羊。

img55

门巴族群众开荒种植茶叶

改革开放以后,门巴族地区的经济更是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可谓是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门巴族人民充分利用地处喜马拉雅山区多雨温湿的气候特点,在扩大农业生产,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增加群众现金收入。如错那县勒布办事处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如勒门巴民族乡种植的辣椒很受错那县群众的欢迎,大棚蔬菜更是抢手货。勒布办事处还有极为丰富的林木资源,勒布办事处利用勒布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在20世纪60年代兴办茶场的基础上,又新开发700多亩茶叶种植面积,遍布4个门巴民族乡、7个行政村,生产品质优良的高原茶,受到市场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政府还向群众提供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种植蔬菜大棚。单是这两个项目,群众每人每年就能增加600多元的现金收入。当地政府还继续鼓励大力发展竹编、木碗制作等民族手工业和木材加工业,鼓励农牧民群众发展运输业和第三产业,使经济走上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9年,勒布办事处产值完成5062192元,农牧民群众人均收入4161元,现金收入3451元,林芝地区墨脱县和林芝县门巴族群众现金收入达3008元。仅几年时间,门巴族的总收入和人均收入均已实现翻番,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img56

门巴族种植的茶叶田

近年来,门巴族地区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这更是得益于国家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战略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特殊政策的实施。林芝县更章门巴民族乡下辖9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共有110户,574人。由于地处雅鲁藏布大峡谷腹地,过去交通困难,信息闭塞,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全乡不通公路不通电,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水平低下,是林芝县唯一的贫困乡。为了彻底改变该乡贫穷落后的状况,使门巴族群众同其他兄弟民族同步建设小康社会,2000年,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会同林芝地区政府召开专题研讨会,认真讨论了排龙门巴民族乡的发展问题,决定采取特殊措施,将该乡整体搬迁到318国道林芝县更章地带,彻底解决该地区门巴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林芝县把妥善安置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着力把更章门巴民族农网改造及人畜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务之急,让当地门巴族群众用上了电、喝上了纯净的自来水,群众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该乡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种植大棚蔬菜,利用荒坡地栽种优质水果等经济林木,社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img57

早期墨脱门巴族民宅

墨脱县的社会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大力发展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引导农牧民群众进行劳务输出和参与物资运输,使每年全县农牧民人均增收830多元,门巴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已步入良性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img58

门巴族宽敞明亮的住宅

【注释】

[1]此数据来自《门巴族社会历史调查》(一),民族出版社,2009年5月,第6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