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六十载:商务英语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探索历程
江 春(1)
摘 要:本论文从商务英语学科的历史沿革、学术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几个方面阐述商务英语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始、发展、成长到领先的历程。随着商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本论文对商务英语大学教育的特色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的建设方向。
关键词:商务英语 研究生教育 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一、商务英语春风化雨六十载
商务英语教育是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研究生英语教育的重大创新亮点。它应新中国外贸事业的发展而生,在改革开放后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在培养复合型商务人才和提高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英语应用综合能力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每当提到商务英语教育,业内人士首先都会想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系的开创性贡献。我校早在1980年就确立了研究生商务英语研究的方向,2007年由教育部首先批准我校建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32所高校被教育部批准设立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商务英语方向教学的研究生院校更是多达几百所。自从设立商务英语方向研究生以来,我校的英语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在商务英语教学领域从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多方面对商务英语(ESP专门用途英语)进行了积极以及有意义的不懈探索,取得了大量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学培养方案,培养了一代代商务英语教师团队和专家学者。无论从师资队伍的规模、招生人数还是从科研成果、创新团队、教材体系建设、课程设置论证,我校的商务英语都是领先的。
目前全国32家商务英语本科专业院校和其他700余家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的学校基本都是按照我校开创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进行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教学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开创和探索的商务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正在被我国广大的高等院校所接受认可,它体现了大学学界同仁对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的综合探索和思考。
鉴于商务英语的客观存在性和独特的国际化特色和中国特色,借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建校60年校庆的美好时刻,我们有必要对商务英语的理念、发展、学科特色进行回顾和反思,使这个突出我校国际化特色和学生竞争优势的学科能纳入正规的学术研究范围并加以科学的引导和规范,使之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可以这样说,当年的北京外贸学院,是应中国对外贸易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生,其课堂传授的英语一开始就是商务英语。商务英语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风雨同舟60年,共同见证了学校的发展,服务了学校外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60年的光辉历程也是商务英语不断成长春风化雨的60年。
二、商务英语步入主流六十载
(一)商务英语的界定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门用途英语,在英语学界一直被认为是旁门左道不入主流。尽管众多院校都在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尽管市场对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非常认可,但商务英语一直被排斥在三级学科之下,不受主流刊物和立项的支持。尽管如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教师一直在对商务英语进行不懈的研究和开拓。什么是商务英语?经过多年的探讨我们现在基本达成了以下共识:商务英语是以英语为语言媒介,以商务知识为内容的一种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其教学目标是培养用英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
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十一五”规划中对商务英语学科的阐释:“商务英语是以语用学、话语分析、文体学、跨文化交流学理论为核心理论,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及国际商务理论为外围理论进行的商务话语研究。这种研究对英语在商务领域和商务活动中的使用实际进行了描述和解释,使对商务英语这个语言、文化和社会现象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商务英语研究涉及的问题包括:世界各国商务英语现状、作用、发展趋势等;商务英语的文体特点和话语机制;语言和文化因素对经贸商务活动的作用和影响,及商务交往中的文化障碍。跨文化商务交际研究以跨文化交流学为基础理论,研究国际商务中的文化现象以及导致国际商务各个领域中产生差异的文化因素。”“商务英语是以ESP理论为指导进行的商务英语教学研究。商务英语教学总体上属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范畴。在我国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培养英语与经贸结合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英语教学;英语作为学生参加经贸、金融、管理、法律等学科双语教学的需求的英语教学。商务英语同时还探讨商务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和规律性,现代英语教学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等。”上述对商务英语学科的界定和专业研究范围的划分为我们的课程设置研究和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意见。
(二)商务英语专业的优势
商务英语专业具有以下的优势:(1)它初步满足了我国改革开放对具有英语交流能力和商务知识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2)它把英语教学从单纯的语音、词汇研究、语法教学和教学法研究过渡到了具有商务语境的更注重交际使用能力的教学研究。所学知识和所培养的技能更加贴近需要,更加实用,因此受到广泛的欢迎。(3)数据表明全国已经有5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课程。2006年5月在黑龙江大学召开的第7届全国商务英语研讨会,有100多所院校参加,250多名的代表,这充分体现了商务英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社会需求。(4)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求职和就业中的整体表现也体现了他们的专业优势。
(三)商务英语的发展
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教学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化趋势和跨国公司的兴起,逐步与科技英语和医学英语一样,成为专门用途英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和国际化潮流,对国际化商务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亦随之提高,这将商务英语教学推到了英语教学的最前沿。我校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由于北京外贸学院的特殊定位是为国家培养外贸干部,所以需要开设外贸实用对话、外贸函电和西方报刊选读等商务技能课程。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外贸出口的程序,学会撰写外贸函电,能够独立进行外贸洽谈;西方报刊选读课程则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国际形势和经济常识。这在当时是非常适合的也是超前的。它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批懂英文、上手快、政策水平高和业务能力强的干部,也为我国初期的改革开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早期的教授们包括张素娥、诸葛霖、高国沛、胡鹤年、张冰姿、陆墨珠、史天陆、王素清、陈庆柏、魏翠兰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化大外贸的竞争理念逐步替代了原有的出口外贸的小概念,加上中国2001年已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原来的“老三门”课程体系已经远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国际商务环境下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同时学生还需要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商务知识。于是我们对“老三门”的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西方报刊选读课程变成了高级商务英语阅读,外贸实用对话变成了商务英语入门和商务英语听说,外贸函电写作改为商务英语写作。围绕这“老三门”的核心技能课的改造,我们还向学生提供各种商务知识类、商务流程类和跨文化商务交际类的选修课。
与此同时,我们开始对商务英语学科的语言规律、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教师素质与培训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研讨。为了加强这个学科的整体研究水平、扩大交流与合作,在史天陆等教授的倡议下,我校于1992年成功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商务英语研讨会。目前研讨会已经开过9届,第9届全国商务英语研讨会于2010年在成都召开。研讨会的规模已经从最早的十几个人、几篇论文,发展到有200多所大学参加的250人的研讨盛会。这充分体现了商务英语的强大生命力和社会需求。经过几代教师的探索和完善,经过理论和实践的论证检验,我们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体系。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2004年的统计表明,我国开办国际商务英语学科(或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由20世纪80年代末的300余所扩大到目前的600多所,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名国际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2)然而,多年以来,全国国际商务英语专业所开设的课程由于学生专业和知识结构要求的不同以及各个院校师资力量的差异而存在很大差别。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大家都是模仿我校开设传统的外贸英语课程——外贸英语函电写作、外贸谈判英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报刊文章阅读以及英汉汉英外贸翻译。这种状况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有了改变。第一,我校的本科生除了学习传统的外贸英语技能课以外,开始聘请外国专家来校教授商务专业课程,如宏观经济学、营销学、国际金融、外贸实务专业课程(有些课程是由本校外贸系、海关系、数学系老师讲授的)。第二,我校得到加拿大政府资助建立了中加教育技术中心(录音设备Sony听力实验室),从而使英语教学走上了听力、视频和多媒体的立体化教学之路。第三,我校与原对外经济贸易部和英国文化处合作开始系统编写全国首套商务英语系列教材“商务英语入门”(Into Business with English),是全国最早学习应用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教学的英语院校。与此同时,享誉全国的著名商务英语教师张冰姿在广播、电视里用自己编写的教材“温哥华来客”、“出访英伦”和“电视商务英语”教授英语,极大地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和商务英语的美誉度。英语学院于90年代初在全国各地的商务英语函授点和培训基地的规模很大,商务英语函授学生有几万人之多。第四,我们的研究生培养一直本着服务中国外经贸事业的原则,一方面为经贸部门培养高端同声传译人才和高级商务笔译人才;另一方面学生的毕业论文完全以经济贸易的热点难点为出发点,以服务经贸事业政策研究为导向,通过研读大量的西方商务期刊案例数据支持,或通过采访中国贸易进出口公司,为他们的进出口业务提供指南。第五,基于培养外向型人才的需要,英语学院的教师每年都有各种机会参与原外经贸部、教育部、特区办、发改委等组织的各种学历学位项目,与此同时,还有老师被借调到原外经贸部和当时的13家国有进出口公司做翻译、参赞和秘书的机会。原外经贸部与欧盟联合培养高端同声传译人才的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通过参与配合这些项目和任务我们有大量的师资从中收益。
三、商务英语美好的未来
鉴于上面所提到的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深度,从2000年以后,商务英语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部分已经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两年召开一次的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为这种学术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随着网络多媒体视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应该及时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立体化的全新的商务英语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实用能力,这已经成为商务英语界乃至整个英语教育界的共识。
新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建立要有理论的指导、科学的范式(科学主义范式加人文主义范式)和规范的研究方法作为基础。我们认为,多年来在热闹的商务英语教育背后,有些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回答,有些范式性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针对商务英语的理论探索和实证性研究的论文,质量有待提高,领域有待突破。但可贵的是,我们在这个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性研究、经验型探索和方法型论证。这一点从历届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中得到了体现:林天湖教授的《加强理论研究、建设成熟的独立学科》、肖云南与陶明星的《商务英语的学科属性》、江春的专著《多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研究》、张佐成的《对商务英语的系统思考》、顾维勇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王兴孙与陈洁的《新形势下加强商务英语学科建设的应对研究》等都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国际商务英语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性指导。
(一)商务英语教学理念上的经验
以历届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中的文章所展示的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商务英语教学进行的一系列经验型和实证性探索为例,我们目前已经取得了教学理念上的经验,可以概括为:
第一,课程设置模块化:在分析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和学生水平层次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采用模块化教学,包括语言技能模块、商务知识模块、综合素质模块和跨文化沟通技巧模块。
第二,班级规模小型化:真正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坚持小班(多媒体)教室讲授商务英语(视)听说课程,这贯彻了小班理念和听说理念的教学原则。
第三,英语教育持续化:对英语教学的四年一贯制不断线,在高年级仍然坚持为学生开设各类商务、文化、语言、个人技能的选修课程,这与新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不谋而合。
第四,听说能力交际化:对于听力,我们一直要求学生要能够大致听懂国内外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英语节目,所以学生每次上课前听的国外电视新闻报道是每次课堂教学的开胃酒。对于会话,主要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对话、课堂讨论、采访、辩论都充分体现了商务题材和话语特点。
第五,教学方法灵活化: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学法优势体现在贴近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互动和案例教学法。对现实商务题材的表达不要求学生语法完全正确、用词一定得当,教师要总是面带笑容鼓励学生讲完一段完整的话题、表达自己完整的意见,尽量不打断、不插话,鼓励学生沟通表达。
第六,单词学习积极化:单词的学习我们一直强调有两个层次,一个是认知型词汇,看见了认识,知道其在阅读中的意思;另一个是积极词汇,能够熟练运用。认知型的词汇要求多一些,不一定要求都能背出来或写出来。它们是我们在编写教科书和教学软件时的一个大范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第二个层次是经常用的2 000个左右的积极词汇。这部分单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我们要求反复听、反复练、反复用,争取用活,最后落实到笔头上。只有用活这些词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才会有大的提高。
(二)商务英语网络化多媒体视频教学体系的建设
我个人认为建立新型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要加强对网络化多媒体视频教学体系的建设与研究,它包括以下几个功能系统:
第一,基于校园网络的多媒体视频网络硬件系统。
第二,以多样化商务主题为基础的将听、说、读、写、译技能综合在一起的多媒体课件系列主体教材。
第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听、说、读、写、译技能进行课后练习的技能工具箱和模板(写作、口语)。
第四,通过商务流程或商务案例考察/检测学生实际语言沟通应用能力的分级测试系统。
第五,跨文化商务交际和语用策略及学习策略库。
第六,对所需要掌握的词汇进行盘练和检测的语料工具箱。
图1 商务英语网络化多媒体视频教学体系
【注释】
(1)江春,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
(2)林添湖.加强理论研究,建设成熟的独立学科——试论国际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前景//第六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学术论文汇编.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