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让生态体验成为德育的原动力(14)
“生态”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来说,我以为就是为学生创造一定的生活或活动情境,让他们在其间用所有感官去感受自己的一切行动,从中达到自我认识、自我纠正、自我规范,继而达到自我意识和行为的改善与提高。
回顾以往的教育,我们不能不发现我们的教育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于我们付出了诸多的辛劳与汗水,却收效甚微,甚至没有丝毫成效。于是,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方法,或是更深层次地挖掘我们思想深处的东西——我们的培养目的是什么?方法怎样?学生是发自内心地接受我们的“教育”吗?即使有所谓的短期“成效”,又是否能对学生产生长远而积极的影响呢?
审视当下的德育,我们会发觉我们很多时候是有着良好期许的。我们都希望把自己的学生“教育”成遵纪、守规的人,把他们变成一个个听话的、“很乖”的人。却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感受,没有着眼于他们身心的需求,而是以教师自己的标准作为一纸“红头文件”加以公布,继而要求甚至是命令学生们按一个模子去遵守、去践行。可想而知,这样“命令式”的德育,学生即使“照章办事”,成为“表现良好”的人,但不一定会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东西,也不一定会成为他们向好、学好、做好的动力,持久性也很难谈了。
全新而有效的德育模式,那就是生态体验。这种模式解释了以往许多德育效果不佳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关注学生的生命样态,没有尊重学生的身心体验,更没有对生命的一种敬畏感,而只是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受体,去接受教师的要求与安排,甚至去“臣服”于一种人为的压力。这种被迫的教育还谈什么快乐,谈什么发展,那只会在一种短暂的“优良”表现之后,又必然回归于原态,这是一种无效的教育。
生态体验模式强调的是对生命的关注,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引领与激励。梁启超说过:“苟无精神生活的人,知识愈多,痛苦愈甚,做歹事的本领也增多……”这就说明,脱离了对学生精神层面关注的教育,是不会产生自我需求的,这样的教育也只会让学生在痛苦中接受诸多要求。积累越多,今后的爆发力就越大,破坏力也越大。作为教师,“教育场即生命场”。我们在教育中的任何一种行为,都应建立在尊重学生生命感受的基础上。只有学生感觉到了对自己的尊重、感觉到了一种自身需要的教育,才会乐意接受并为之践行,才能对他们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那么,在我们的教育中怎样实现生态体验呢?我们的德育要回归生态,凸显体验;课堂要生态化,活动要体验化。我们不要让学习成为孩子生活的全部,而要把学习当做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样才是他们具备快乐的前提。当我们立足于向生活学习,向孩子学习,尊重他们的个性,敬畏他们的生命感受,那么,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就会斟酌再三,选择学生乐意的教育方式,为他们创造各种各样的场景,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充分的体验,在体验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就会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就会在精神层面上予以深刻的影响,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心灵深处的动力,我们的德育也就找到了原动力。只有在这种源动力的驱使下,学生才会在老师的引领下,积极而主动地去践行,他们的品行修养才会有长足的发展。如此,我们才会体验到教育成功的快乐,从而享受到自己的职场幸福。
让我们关注学生的自身体验吧!把学生的体验作为德育的前提,为我们的德育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他们发展空间,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让我们在人本化的德育之路上,引领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不断地自我前行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