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

六、《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

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宴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酒宴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②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③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如下。

①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该诗的创作背景及元二与王维的关系、选取几首有代表性的送别诗。

②学生准备:搜集元二和王维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如下。

(一)置境引入

1.听歌曲《送别》

生:仔细看图,认真听歌,思考交流:这是一首写什么的歌?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送别诗。

2.板书诗题及作者、朝代,理解诗题,正确读题

①教师写课题,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写?

②学生说说老师这样写的理由。

③学生再从搜集到的背景资料中理解诗题意思,再回答书写的理由。

④正确读课题。(点名读,齐读)

⑤小结:刚刚我们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完成了学习古诗五步骤中的两步——知诗人和解诗题。回忆以前学古诗的方法,要想学好这首诗,还要读诗文、明诗意和悟诗情。下面,我们就来读读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歌曲《送别》引入送别诗,激发学生走进美妙的古诗世界的兴趣,创造学习古诗的氛围。读准、读懂题目,为后面的理解诗意、品味感悟诗情奠定基础。

(二)联结感悟

1.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全诗,要求:

①放声读全诗;

②读正确、读流利。

2)点名学生读诗,随机指导纠正诗中的多音字的读音:舍、朝,区别不同意义的多音字的读音,并组词。弄清客舍的意思,他们在客舍里做什么?(小结:根据字义判断字的读音是读准多音字的好方法。)

3)再读诗,评价学生的朗读。反复读,使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点名读、小组读、齐读)

4)弄清诗中的地名,了解诗句大意。

①这首诗表示地点的词语很多,包括课题,请你圈一圈,按顺序说地名。(师板书)

②介绍渭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送别城,古代的时候,人们要到西域去,往往要到渭城作短暂的停留、送别……

③阳关:阳关在哪里?(西边)你怎么知道的?(西出阳关无故人)

④安西和长安:安西在哪里?(在西北部)还有一个词诗中没有,但我们要了解,那就是唐朝的首都:长安。王维住在长安,他是特意赶到渭城去送元二的。

5)请看表示地点的词语,再读读这首诗,你知道这首诗大概讲的是什么吗?(用2、3句话概括说诗的大意)老师发现学生理解的难点,并适时指导理解难理解的词语(如“朝雨”、“轻尘”、“故人”等)。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指名读、示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把诗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在读的基础上,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诗中几个地名的资料,教师适时点拨,从而梳理出诗的大意,理解诗句意思,为后面深入感悟诗情作铺垫。

过渡:他们在客舍做什么?现在,我们跟着王维一起来渭城感受王维的送别情怀吧,请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到前两句。

2.研读古诗,感悟诗情

1)研读诗句1、2行(课件出示1、2行)。

①学生自由读诗想象画面,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雨、尘土、柳枝)

②这样的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安静、美丽)

③指导读法:怎样才能读出安静、美丽呢?(声音不要太大,要轻)点名读、齐读(读出渭城早上雨后景色的安静美丽)。

④再读这两行,体会离别情怀。

师:在这样美丽的画面背后,你有没有隐隐约约感觉到王维淡淡的离别之情呢?请再好好读这两句诗,它会悄悄告诉你王维的离别情怀。交流:关注“朝雨”(悲凉、忧伤)。

师介绍“柳”: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看“柳”字,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这样的语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前我去的时候,杨柳摆动它的枝条,依依不舍。这是最早说“柳”的。从汉朝开始,人们在送别的地方广植柳树,并且人们会折柳送别。所以,人们看到柳树,就会产生离别之意。“柳”跟留下来的“留”音很相近,就是“留下来、挽留”的意思。同学们,这些王维都知道,现在我们也都知道了,你能再把这种淡淡地离别情怀表现出来吗?(点名配乐读1、2行)评价: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情愁(全班配乐齐读)。

过渡:这份情就像细雨搅扰着我们的心地,又像柳枝拂拭着我们的心扉(读1、2行),这种情在送别酒快要喝完的时候,就表现得更加浓烈了,请看第3、4行。

2)研读诗句3、4行(课件出示3、4行)。

①学生自由读诗,你感受到这份浓情了吗?(学生谈体会:喝了一杯又一杯,希望时间更长一些,想挽留他、依依不舍。)教师相机指导理解“更尽”是一杯又一杯。为什么这份情在这个时候会表达得这么浓烈呢?

②出示唐朝地图,师述:从渭城到安西共1500多公里,古人出行的方式除了坐船、骑马就是步行,据说这次元二远行,他就是步行而去,一路的风尘,一路的坎坷,紧赶慢赶也要一两个月。到了安西又是怎样一幅景象呢?(学生想象说说)

③出示安西景象图及诗句:“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骂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有一位诗人这样写这条道路,简单理解,读这首诗)学生再说说安西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荒凉、人烟稀少。没有亲人和朋友。只有战火硝烟、孤独、痛苦等等)

④就在他们喝酒的渭城又是怎样一个地方?(热闹、美丽、有朋友、有故乡人等)填句子:元二啊,你到安西这一去,。

⑤再读3、4句,师述:来来来,我们再来干了这杯酒,这杯酒是一杯什么样的酒?(离情别绪的酒、分别的酒、留恋的酒、悲伤的酒)学生边说边配乐读这两行。此时他们彼此道别,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进行情景想象表演)

⑥分析对比读3、4行诗。

出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理解这两句诗是说的有朋友,而元二和王维这一别就没有朋友了。读3、4行,配乐齐读。

3)完整读整首诗。

①学生自由读,好好地读整首诗。

②配乐读整首诗,点名读。

③教师带读。

a.元二到了安西,就再也看不到家乡的一切了,元二多么舍不得眼前的一切啊!(生读1、2行)

b.元二出了阳关到了安西,就再也看不到家乡的亲人了,安西有的只是黄沙漫天,飞沙走石,有的只是连年征战,烽火硝烟,一片战乱!(生读1、2行)

c.同学们,此时再多的话也只是徒增伤感,再多的语言也显得苍白无力,就让这所有的不舍都融进这一杯又一杯的酒中吧!(生读3、4行)

d.情到深处无需多言,就让所有的思念、所有的祝福都融进这一杯又一杯的酒中吧!(生读3、4行)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角色体验和拓展想象空间,带领学生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感情诵读,并对比其他送别诗的名句,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生成

1.播放歌曲:《阳关三叠》

元二已经孤身上路了,王维却还在那儿,饱含深情地读啊,当读不足以表达内心之情的时候,他就轻轻唱起来,因而就有了现在广为传唱的《阳关三叠》。(播放)请同学们认真听,用心去感受那份情。

2.课件出示如下送别诗

古诗中还有许多是写送别的,请看《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资源,填充“空白”的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驰骋想象,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实际操作行为。设计本环节,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

(四)板书设计

(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