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视和理解教学,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前提
大学的职能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核心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大家都能理解,但为什么在学校实际工作中,教学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中心地位不能完全确立?这是由于,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物,提高教学质量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而且短期难以见效;与科研比,教学难以量化,教学质量的评价难度很大;评价体系左右学校领导、教师的行为。现有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需要转变观念:一是建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二是建立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三是建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的观;四是建立“教育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的教育过程观。具体而言,需要形成以下认识:
1.“教学神圣”
在确立教学中心地位的过程中,南开大学提出了“教学神圣”的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康德也指出:“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雨果有句名言:“多建一座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可见,教学是十分神圣的。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影响最大,不管你自觉不自觉,总在影响学生,问题是产生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一名学生回顾自己的经历,深有感触地说,“他们(指教师)生活得四平八稳,却总在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们对教学要有神圣感,要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教学,对待我们的学生。
2.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和“无教育的教学”
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和“无教育的教学”。教育(德育)同样靠教学来完成,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肩负育人的重任。当前,人们对教育仍存在一些误解,例如,学生认为“我是来学知识、学专业的”,上大学的目的就是学习专业,将思想政治教育、学会做人,当做外在强加于他的事情。因而,在一部分学生中造成这样一种现象:每学一门课,首先要问,“有没有用”,“能否帮我找到理想的工作”,即使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是如此。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告诉我,上课前,学生问她:“你这门课有没有用,能不能帮助我去对付那些极端自私的人?”而教师一般则认为:“我是教知识,教专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政治课教师的事。”我做学生工作时,一位教师对我说:“我那个课堂,学生纪律不好,让辅导员来管一管。”我认为他作为一名教师,连课堂纪律都管不好,是不合格的教师。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效果不理想,教师、学生对教育目的的误解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位教育学教授说,毛泽东强调抓关键,牵牛要牵牛鼻子,现在,德育是关键,我们也“牵牛鼻子”。但我们是将“牛鼻子”割下来牵,“牛鼻子”牵跑了,牛没有动。这个比喻很生动。如果我们强调重视德育,仅仅在加强政治辅导员、政治课教师工作上下工夫,将广大教师、职员排除在外,思想政治教育是无法做好的。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进行德育。
3.教学是“目的性活动”
一位诗人说,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手段的完美与目的的混乱,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前面已经论述,学校的任务很多,工作繁杂,但必须十分明确,教学是“目的性”活动,而管理是“手段性”活动,行政、教学管理要为教学服务,为教师、学生服务。陈赓将军将大学比作食堂,学生是来吃饭的,教师是炒菜的,领导、职员都是端盘子的。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
4.学生学习了才有教育
学习是人类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相互作用”、“不断生长”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老师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来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外部信息(包括老师的讲授)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反复相互作用而建构成的;教学将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学习过程包含多个环节,根据布鲁姆的研究,这些环节主要有:知道、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六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递进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知道”的阶段,而不经过理解、应用、分析和评价,则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人有两个基本功能——消内、内化。人为什么吃牛肉不长牛肉,吃猪肉不长猪肉?因为人有消化系统,吃下去的各种东西,经过消化,化为营养。消化谁也代替不了,得靠自己。人看了伟人的书不一定成为伟人,看了恶人的书不一定成为恶人,为什么?因为人有内化功能,各种知识进入大脑,经过内化,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相互作用,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思想和智慧。内化靠谁?靠自己。我们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出在这里,教师以为自己可以代替学生内化,只要我讲了,讲透了,学生就接受了,就变成了他们自己的知识、思想。学生不是一块白板,也不是用来装水的水桶,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有思想,有情感,是活生生的,他们每时每刻都处于思考之中。内化是学生素质形成过程中渐变与突变、渐悟与顿悟的统一,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是“认识、感受、体验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
我们教师,面对活生生的大学生群体,就根据学习的规律,探求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首先要明确我们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学生学习中一些该由学生自己做的事,我们不能代替,要做我们应该做而又能够做的事。笔者认为,有三件事,是我们能够做的。一是选择教育资料。学习具有极强的选择性。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我们通过编写教材、讲授、布置作业,帮助学生选择教育资料,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二是激活知识。知识是死的,通过讲授、研讨、活动,让知识以活生生的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去学习。三是促进学生思考、实践。学习的本质在于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学生通过思考、实践,实现主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经过内化而获得经验并外化为行为的表现。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而能够去做的。
5.文化是教育之根
文化对教育具有直接作用和中介作用。直接作用表现在:文化影响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影响甚至决定学生的成长。中介作用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等对教育的作用,通过文化这个中介来实现。文化十分重要,但为什么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文化有自身的特点:文化如水中盐,“有而无在”,文化是“整体性存在”,“个体差异性存在”。我们要重视文化育人,站在文化的高度、遵循文化的规律、运用文化的方法、发挥文化的力量。关于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将在第十章中详细论述。
6.教学是一个创造过程
怀特海在过程哲学中强调,“将来并不存在于现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创造过程,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每个教师都要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要研究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和碰撞;要研究学生内化的过程与规律;要研究教材,如何去激活知识;要研究方法,如何去启迪学生;要研究教师自己在教学中的生命历程,自己在教学中成长的过程、规律,等等。每个教师都应将教学视为师生共在的精神生活过程,自我发现和探索真理的过程,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