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革课程结构
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因为它涉及开设课程科目、课程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等问题。其关键问题是开设哪些课程以及为什么要开设这些课程,这是需要教师、教育工作者、学生共同深入思考大学课程的逻辑起点问题。
从课程理论看,课程设置的依据有三个方面:学科知识因素、社会因素和学生因素。这三方面依据反映了大学课程设置逻辑起点的三种属性。以学科逻辑起点设置课程反映其文化属性;以社会因素为逻辑起点设置课程反映其社会属性;以学生因素为逻辑起点设置课程反映其人本属性。[1]
结构决定功能,课程建设,首先要在改革课程结构上下工夫。大学教育既是素质教育,又是专业教育。一方面,通过大学学习,批判反思,要培育学生的思想、智慧,学会做人,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中国公民;另一方面,通过专业教育,掌握本专业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必要的专业技能,学会做事,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如上所述,课程设置要体现文化属性、社会属性、人本属性,反映在课程结构改革中,要重视和有效处理以下的关系。
共性和特性。大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有人认为个性就是特性,个性等于特性,这是片面的,而是个性=共性+特性。因此,课程结构要充分体现共性和特性。共性、特性,又是相对的。共性的要求有中国大学生的共性,区域大学生的共性,某一学校大学生的共性,某一专业大学生的共性。特性的要求,也有中国的、区域的、学校的、专业的特性。课程结构,既要体现共性,又要体现特性。
通识与专业。本科教育对学生有素质、专业两个方面的要求,需要开设相应的课程来保证,通识、专业两类课程应运而生。现在存在的问题是,首先,部分学校、教师、学生不重视通识课程,以为是国家强加的,因而采取应付的态度。其次,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家或有关方面规定的思想政治、英语、体育、心理、军事等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很大,文化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被挤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究竟如何开设,重视些什么,突出些什么,通识课和专业课的关系如何处理,是课程结构改革中的难点之一。
必修和选修。这是与共性和特性相联系的一对关系。为了保证学生的共性要求,需要开设必修课,为了满足学生的特性要求,又要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需要。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师资数量和水平的原因,不少学校开不出大量的选修课;有些学校开设了大量“打酱油”的选修课,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拿到学分,但课程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有的选修课选的学生少,涉及的教学成本很高,等等。近年来,大学开始重视选修课的开设,但如何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理论与实践。通过本科教学评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大学开始重视实践环节。但是,在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实践和理论两者脱节,未能有机联系、统一;缺乏学生自主实践,不少实践、实验课程,按教学大纲要求、教师的设定,学生限于机械性操作;在实践中,特别是校外实践中,缺乏强有力的组织,而放任自流,以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采取应付的态度,如某门课程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多少学时,学校开设部分理论课程,其余列为实践课程,让学生假期去完成,但部分学生处于应付状态,如在完全没有进行实践活动的情况下,找熟人开出一个证明了事。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采取切实措施,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关系。
课内与课外。大学生课外有大量时间,课程结构中要将学生课外学习纳入其中。我国本科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本科教育的差别、差距,更多在课外。如在美国、英国等,学生要修完一门课程,需要阅读大量书籍,进行相关的研究,任务很重。在我国,教师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缺乏指导、要求。课程结构、课程教学应将课外学习的指导纳入其中,形成一个有关联的整体。
根据我国实际,改革课程结构,要关注以下方面:
1.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文化素质教育是汲取欧洲自由教育、美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中国本土化创新,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品质。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性质上讲,二者都是面对大学生的非职业和非专业性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二者之间的相通之处。从构成要素看,“文化素质教育突出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调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的统一;通识教育强调的是文理知识的整合,在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基点,重点突出学科的方法和价值”[2]。通识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获得和汲取,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提升和内化。从实施形式来讲,通识教育基本上是作为一种教育的类别和模式,与专业教育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整体,在制度上具有更强的结构性,是“文理教育+专业教育”这一本科教育构架中的组成部分;而文化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教育的类别和模式,更多体现为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虽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但更为重要的是它具有弥散性,要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从提出背景看,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针对的是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重理工、轻人文”的弊端,有一种“纠偏导正”的初衷,可以说是切中时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符合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因此,文化素质教育虽然与通识教育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但囿于中国国情和欧美的巨大差异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诸多现实问题,通识教育可以看做文化素质的一种特殊形式,但不能用通识教育来取代文化素质教育。
在十多年来的探索中,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没有形成符合我国国情且适应大学生需要的课程结构;工具性、实用性课程多,文、史、哲课程少;缺乏高水平的教师和教材,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高校课程改革中,要十分重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建设。
2.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
批判是大学的本质属性,而缺乏批判性思维,是中国大学生与发达国家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差距。批判性思维是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是关于思考的思考,目的在于决定我们的信念和行动。通过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跳出自我,反思自己的思维能力,思考自己的思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细致、深刻,是否充足、多样和全面,从而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思想和学到更需要的知识。
美国大学普遍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但近年来,一些学校开始取消了这一课程。原因是,经过多年教学改革探索和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开设,教师、学生都开始重视批判性思维,各门课程都开始体现批判性思维。目前,我国在对批判性思维没有足够重视的情况下,仍然有必要开设这一课程,集中进行训练。从已经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学校情况看,效果都比较好。
3.创设个性化课程
每个学生的天赋不同,优势潜能不同,经历不同,所处情境不同,因而对文化的感受、理解不同,传承和创新文化的方式也不同。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除开设满足学生基本要求的共性课程外,还应大量开设针对学生不同需求的个性化课程,供学生自己去选择。
个性化课程可以包含在通识选修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提高课程、专业技能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其他课程之中,学生根据自己特性发展的需求,自由选择。
4.重视实践性课程
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到“活生生”的文化,了解社会,认识自我,从而更好地体悟文化、创新文化。教育活动就是通过人的主体选择把人的发展中所蕴含的某一种(或几种)符合教育目的的可能因素从人的现实的发展结构中呈现出来,并使它在整个发展运动中起支配作用,改变自然状态下的发展过程,以期形成理想的品质。实践,是完成这种转换、建构的中介。正如鲁洁在《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中所说,“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一种转换器,它所实现的是两种转换:一方面,客观世界通过实践转换为主观世界,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同化,即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中,每个个体通过一定历史时代人所创造的人化世界交互作用而获得相应的规定,获得人类社会所共有的智慧;而另一方面,实践按其本质而言所主要实现的却是另一种转换,那就是将人的理想存在转换为现实存在”[3]。从知识学习来看,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在一个专家的知识结构中,默会知识占80%左右。而默会知识只能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在实践中培养。而且,社会实践还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锻炼其毅力,培养其品格;增长其才干,贡献社会。
在课程建设中,要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明确实践性课程开设的目的、要求,创造实践性课程开设的条件,改善对实践性课程的评价,努力提高课程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