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成就伟业
尽管船的种类众多、功能各异、大小不同,但是它们首先要能浮在水面或水下,然后才是运动或航行。船之所以能在水面或水下漂浮,其物理学原理都一样,就是浮力定律。
1.鉴真东渡
盛唐时代中国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与域外的经济和文化往来十分频繁,海上交通十分发达。即便是波斯湾的风浪险恶,中国制造的抗风浪能力强大的海船也可出入无阻,所以波斯、罗马和阿拉伯商人经由海道来华,多爱搭乘中国的大海船。
鉴真东渡是唐朝时期航海的一件大事,其六次东渡的经历十分感人。唐天宝元年(742)冬十月,日本学者僧荣睿和普照到扬州大明寺拜谒鉴真,礼请大和尚东渡日本,向日本国传法。唐天宝二年,鉴真和尚率弟子道航、思托等21人准备东渡,但因荣睿、普照被同行僧人诬告为海贼,受到官府搜捕而告吹。荣睿和普照因是日本僧人,被关了4个月才放出来,但他们仍然决心请鉴真东渡日本,所以又一次秘密到大明寺拜访鉴真。鉴真为其真情所感动,决意再次东渡,还亲自出钱购买了一艘岭南采访使(官职名)刘巨鳞的军用船舶,沿长江东下,却因遇到狂风恶浪再度失败。第三、第四次东渡也是在酝酿中便又因人告密而流产。
天宝七年,鉴真第五次东渡失败,返回的途中荣睿病死,鉴真也因为劳累过度而双目失明。回到扬州,他却仍然在准备着下一次的机会。天宝十二年,经两个月的艰苦航行,66岁高龄的鉴真和尚终于抵达日本。
鉴真和尚从743年起到754年止,历经11年,前后六次东渡日本,备受艰辛,屡遭磨难,终于东渡成功,达到了传播文化的目的。这其中中国制造的海船起到重要的作用。
2.郑和下西洋
明朝前期,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达到了高峰。明朝政府组织大规模的船队,由郑和率领,七下西洋,访问了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等地区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索马里和肯尼亚,航程5万余千米。
郑和船队规模巨大,每次出航,多则200余艘,其中宝船40多艘,一般每次两万多人。船队航行的路线,多是唐宋元时期早已为中国航海家所熟悉,但经过几十年战乱渐渐荒废不为人知的航线。这七次航行,重新唤醒了沿线国家对中国航海业的宏伟印象,恢复和加强了他们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1405年(永乐三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开始了第一次远航。郑和的船队有大船62艘,连同中小船只共200余艘,水手以及负责护卫的军卒等两万多人。最大的船,长44丈(约147米)、宽18丈(约60米),装有九桅十二帆,载重量约1 000吨,可容千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见图7-7)。
郑和船队为了保持航向,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由于对淡水储存、船的稳定性、抗沉性等问题都有合理的解决方案,郑和的船队能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很少发生意外事故。
图7-7 古代航海帆船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郑和还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易,购回当地的特产如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1433年,郑和船队最后一次航行,比世界著名航海家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哥伦布(约1451~1506)到达美洲大陆、达·伽马(1460~1524)沿非洲西岸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都早约半个世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