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
一、道德的涵义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都会对社会和他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两种后果:一是有些行为给社会和他人带来幸福,因而被认为是道德的;二是有些行为则给社会和他人带来痛苦和不幸,因而被认为是不道德的。“道德”在这里被作为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一种准则尺度。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德呢?
“道德”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含义比较广泛。“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规则。人们认识了“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称之为“德”。道德二字合用,始于战国时的荀卿,他在《荀子·劝学篇》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摩里斯”,意为风俗和习惯,引申其义也有规则和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意义。这里的道德和“礼”、“风俗”和“习惯”是同义语,都是古代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科学体系中,道德这个概念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现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必须对个人的行为加以约束,以保障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除了依靠政治、法律等手段外,还必须依靠由一定的阶级利益引申出来的行为原则和规范——这些便是阶级的道德。由此马克思主义对道德作出了科学的解释,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的约束力量来实现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问题一直为历史上伦理学家们所重视。历史上曾有一些伦理学家,企图离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去观察和研究道德现象,寻求道德起源。他们的观点,大致归纳为四类:①认为道德来源于客观精神和上帝、神;②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类天性、人类同情心等;③认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感觉欲望;④认为道德起源于动物世界。这几种观点均未能说明道德的真正起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决定着人们的精神生产活动。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自然是由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道德作为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自觉行为规范,起源于人类最初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又向人们提出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要求,正是适应调整关系的需要,道德规范便开始出现。
三、社会主义道德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时期调整和评价人们的社会行为及其关系的社会规范体系。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由三个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组成。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的基本特征
1.新旧道德的并存性
新道德是指社会主义道德,它与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密切联系,由无产阶级道德发展而来,它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旧道德是指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地主道德、资产阶级道德和小生产者的道德或虽在当今社会中产生但带有旧社会道德实质与特征的道德。如:特权思想、男尊女卑、金钱至上、损人利己及享乐主义、腐化堕落等等,这些是封建地主阶级或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它们对人们起着腐蚀灵魂、涣散斗志的作用,严重损害着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破坏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有效进行,是必须摈弃的。小生产者道德在我国主要是农民、个体小生产者的道德,其中既有善良朴实、勇敢勤劳、正直诚实、热爱祖国等积极的一面,也有小富即安、平均主义、保守自私等消极的一面,应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加以克服,并用社会主义道德加以正确引导。
2.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的多层次性
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不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原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还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这便导致了人们的道德境界必然是多种多样、参差不齐的。主要有以下四种境界: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这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是一切共产党员、先进分子所力求达到的;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道德境界,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第二个层次,也是对社会先进分子和进步力量的要求;追求个人正当利益,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国家,诚实劳动,这是对社会主义公民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最后一种是自私自利的道德境界,这是不合乎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的。
3.中外道德的互融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多元文化道德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激荡,也成为道德建设面临的新情况。虽然中外道德的内涵有所差异,但世界各国对道德建设的重视是相同的,道德的准则也有相通、相融之处,如爱国、诚实、勇敢、爱心、正直、平等、友善等等,都是人类共同的道德准则。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国外一些优秀的道德规范会传播过来,这是我们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时应注意吸收借鉴的。然而一些腐朽的、破坏社会进步的反道德思想和行为也会渗透进来,这是应该警惕分辨、坚决抵制的。同时我们也要把体现中华民族美德的思想和行为在世界广泛传播。
4.社会成员个体道德观念行为的复杂性
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旧道德并存的复杂状况对每个社会成员必定会产生多种的影响,从而使其行为上出现不稳定、不连贯现象;另一方面,有些人特别是有些大学生常常产生道德的思想认同与道德行为的不一致性。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的基本特征要求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不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会分辨,学会选择,坚持思想与行为的统一,做社会主义道德的忠实、积极的履行者、传播者。
(三)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伦理思想上的一大贡献。早在1944年9月,毛泽东为了纪念为革命牺牲的张思德专门写的《为人民服务》,精辟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思想。嗣后便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史的根本宗旨明确写进了党的章程。新中国建立以后,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论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极其重视和倡导“为人民服务”。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相互关系的本质要求。明确了这样一个核心,各个方面的具体道德规范建设就有了灵魂。
(四)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集体主义作为中国革命道德与建设时期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以人民的根本意志和根本利益为逻辑引申出来的,在当代,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道德建设上一直强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十五大则强调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可见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
作为公民,特别是大学生,应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遇到利益冲突时应做到个人服从国家和集体。这样,个人眼前利益的牺牲,会换来包括自身利益在内的国家和集体的、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多年来,我国人民发扬“舍小家,为大家”的集体主义精神,谱写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动人篇章。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重大建设项目如移民、各地城市的拆迁改造、经济结构调整、抗洪、抢险、救灾等工作和战斗中,我国广大人民群众都以行动,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承担了改革风险,付出了许多代价,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实现。
(五)“五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最普遍的社会习惯,是被我国宪法确定的,每个公民都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也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一个特殊的道德基本要求。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要求:“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体,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要引导人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提倡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反对封建迷信、好逸恶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五爱”对大学生来讲似乎不难理解,但是应从新时期的高度与主题内容上加以深入理解。“五爱”是一种情感,它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关键在于落实到行动上。
(六)“三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三大着力点和基础构架
作为社会的人,每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都要扮演多重角色,因此,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都必须实践相应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突出作用,也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美德建设不但有利于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全面进步。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三个着力点,也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三个基础内容构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