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社会发展环境
当今,我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技振兴的时代,是一个文明昌盛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变革和民族腾飞的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给大学生成长带来了良好环境,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正确认识客观条件和个人所处的成长环境,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并与时代同步前进,把自己溶化在改革之中,才能利用和驾驭外界环境,实现奋斗目标,促使自己成才的时间缩短,质量提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大学生要树立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人才观,立志为社会进步、祖国富强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人的一切需要都得依赖社会,个人的聪明才智也得向社会发挥,才能获得应有的价值,离开了社会,那就是空中楼阁。大学生要确立一生的发展方向,就必须立足于现实社会。而我们的现实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大方向,必须认准这个方向前进,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去择业、就业与创业。因此,必须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针,大学生必须认真加以学习。只有有了科学的思想理论作指导,才能在成才的道路上,步伐迈得稳、迈得大,才能在择业、就业与创业的社会实践中取得可喜的成绩。
三、确立新的思想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不仅需要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组织的能力,而且必须从各种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全新的择业、就业与创业的思想观念。如眼观世界大局的观念、迈向未来的战略观念、开拓进取的观念、科学系统的观念、社会效益的观念、市场竞争的观念、社会法制观念等。
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所谓知识,就是人们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人对社会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知识结构归纳为三部分:①前系统知识,是指尚未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尚未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知识;②系统知识,是指人们已对事物的现实和本质进行了研究和归纳,并已构成了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③无系统知识,是指研究和考察多种物体和现象的知识。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应包括如下五部分:
(1)基础知识结构。这里指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中的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社会科学中哲学、逻辑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中的心理学、思维科学、脑生物科学以及外语等。
(2)专业知识结构。专业是学科专业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常都是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融合。专业知识更新是一个人专业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能否在专业上有创造性的建树,一定要看他的专业知识是否有深度和广度。专业前沿知识是专业发展的新动向、新观点、新思维、新突破。这部分的知识尚不成熟,处于研讨之中,而一旦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经实践证明是科学的,就可以转化为专业知识或专业基础知识。
(3)动态知识结构。主要是指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和尚处探索阶段,有可能成为显科学的潜科学知识。这部分知识正在发展中,一旦发展为成熟学科,便可融入到基础知识或专业知识结构中去。动态知识结构对整体知识结构起着捕捉、过滤和沉淀作用。
(4)应用技术知识结构。即电子计算机应用及相关学科现代化应用技术方面的知识。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应用已普及,已成为现代大学生择业、就业与创业必须具备的技术手段。因此,掌握计算机方面应用技术和有关学科的应用技术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5)经济管理知识结构。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必须含经济管理方面的内容。很难设想,一个不懂经济学的有关知识,不懂管理学的有关知识的大学生能在市场经济中有所作为。所以,大学生应当真正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本领。
五、造就良好的品质和作风
当代大学生首先要有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高尚品质。要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信心。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必须在道德行为的修养上下功夫。履行社会公德,无论是在学校或社会,一切社会品德都要习惯地去遵守,自觉地按一定道德标准行为,不做不道德的事,一辈子不做不道德的事,活到老修养到老,让良好的道德品质规范自己的终生行为。
作风就是指工作、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等一贯表现的态度和行为。思想作风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力戒主观。工作作风必须是讲究科学,踏实不浮,认真负责。学习作风要勤奋刻苦,认真钻研,虚心好问。生活作风要坦诚朴实,文明礼貌,以俭戒奢,这些是当代大学生要时刻铭记的。
六、培养优秀的心理素质
优秀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成才立业的基础,是当代大学生择业、就业与创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素质。所谓心理素质,从广义上讲,包含了一个人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从狭义上说是指人的兴趣、情绪、意志、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综合情况。优秀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自我肯定的表现,是大学生不断前进的“内推力”,是大学生创造能力充分发挥的主要因素。因此,大学生要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努力超越自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