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翠兰
摘 要:本文着重从如何构建公寓文化的角度介绍我系的和谐公寓文化的构建情况。我系的公寓文化建设遵循“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教育宗旨,注重制度文化的完善和行为文化的养成,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渗入,围绕和谐文化的主题而展开。
关键词:学生公寓 和谐文化 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
大学生公寓文化属于校园文化范畴,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学生公寓为主要载体,以学生群体为主体,以物质、意识、行为及制度等为内容,以公寓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绝不是指公寓中的几项简简单单的学生活动,而是一个具有多元素、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包括整栋公寓楼或者每个房间内的整体布局、卫生状况、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审美情趣、学识智能、行为方式、语言风格、生活习俗等方面。它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此前已经有很多教育界管理人士对此做过论述,其重要性在此就不再赘述。
本文着重从如何构建公寓文化的角度谈谈我系的和谐公寓文化的建构。我系的公寓文化建设遵循“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教育宗旨,注重制度文化的完善和行为文化的养成,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渗入,围绕和谐文化的主题而展开的。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简单地理解就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一切服务,包括物质与意识性的、指导与指令性的服务。在学生公寓中构建和谐的公寓文化,就是为了给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有序、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和融洽的人际环境。
一、注重思想观念的引导,让学生重视细节和行为修炼
思想支配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有统一的思想才有统一的行动。对于思想支配行动这个道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做过形象而又深刻的阐述“蜜蜂建造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有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培根在《习惯论》中写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美国著名学者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
为了学生以后能有一个好的前程,把握好自己的命运,必须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细节和行为修炼的重要性。所以,我们首先以各种形式在学生中播种一种思想:细节决定命运。组织学生展开细节决定命运的大讨论,运用展板标语等形式进行警示宣传,通过典型人物报告会形式进行榜样教育,把细节决定命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思想牢牢地播种在同学们的心中。同时要求学生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改变自己在寝室里的一切行为方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建立和完善学生公寓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
构建公寓文化首要的是规范和完善学生公寓管理制度,为学生制定一个宿舍活动范围,规定一个公寓行为准则。
人的行为是选择的结果,而行为方式则是人在不同的环境制度之中进行选择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一贯性和相似性。心理学行为主义流派的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并且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他的结果所强化,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由此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行为矫正疗法——阳性强化法。其目的就是为了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即运用正性强化原则,在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出现之后,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
根据阳性强化法的理论,结合我校我系实际对公寓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修改和完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学生日常考评体系。这套体系包括每月以寝室为单位的清洁卫生评比和每月的个人日常行为的量化考核。通过每月的清洁卫生评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通过每月个人行为的量化考核来约束学生的言行,杜绝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通过每月的文明寝室奖金的及时发放来强化学生在公寓里的文明行为。
同时,这套制度还通过个人的违规违纪的适当后续处理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理所当然,一个违纪学生在本学期是不能申请各种评优评先的,但同时还影响该寝室本月的清洁卫生和该班级本学期或本学年的申优。比如说某个同学某天违纪了,该同学就没有资格参加本学期(时间单位以一学期为周期的评比)或本学年(时间单位以一学年为周期的评比)的先进个人的评比;该寝室的清洁卫生这个月做得再好也没有资格参加本月示范寝室或文明寝室的评比;该班级也没有资格参加本学期或本学年的先进集体的评比。这就把个人的行为和集体的荣誉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本人不但对自己负责,还应该对自己所在的寝室和班级负责;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责任感意识。
三、通过制度的执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制度成效的关键还在于执行,执行的过程也就是行为的养成过程。寝室清洁卫生的评比和日常行为的考核主要是依靠系学生会劳动部和纪检部两个部门的干部干事来完成的。有效地组织学生干部、干事督促全系同学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是整个公寓文化建设中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一环。为了让全系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公寓文化的建设中来,我们依靠团总支学生会劳动部和纪检部两部门在全系范围内展开了一系列活动。
第一,在整个活动之初组织全系各班参观本系的示范寝室。在全校清洁卫生评比过程中,发现许多同学不太清楚寝室评比的具体标准。于是,我们组织了全系各班各寝室的代表参观学习校示范寝室,并请该寝室的同学做介绍。这种做法一方面让示范寝室的行为得到了及时的强化,另一方面让全系同学对寝室清洁卫生有了新的认识,纷纷行动起来。
第二,在新生进校之初,展开各种形式的公寓管理制度的学习。一方面通过班主任老师在班会课上组织统一学习;另一方面是依靠系学生会劳动部和纪检部两个部门的干部干事深入大一新生寝室对宿舍管理条例进行宣传;对构建和谐公寓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行讲解;对寝室装扮和构建和谐室友关系的经验教训进行传授。效果很好,给大一新生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营造了一个安静、和谐、文明、整洁的宿舍氛围;使他们迅速地参与到构建和谐公寓文化的活动中来。
第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一步一步地渗入公寓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我们借助系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是由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组成的一个学习小组),要求该组织的所有成员在寝室里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各楼层成立了以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成员组成的楼层管理委员会,对该楼层的清洁和纪律全权负责。本楼层一旦有寝室出了问题,除了各班班主任老师要找该寝室的同学外,还有系上老师和楼层管理委员会的同学以朋友、同学的身份找他们谈心,帮助查找其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这种方式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宿舍里的一些危机,有效地预防和制止了多起突发事件。
同时,各位积极追求进步的同学在寝室里的表现也进入楼层管理委员会的日常考评中。在讨论该同学入党时,他们的表现都被作为硬性的指标进行考核。为了督促党员同学不断追求进步,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把全系所有的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姓名、班级以及照片,以党员一面旗的形式贴于各楼道。其目的有两个,一方面警示自己;另一方面也让其他群众同学监督党员同学。这样大大发挥了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使得我系的公寓管理成效日渐突出。当然,这项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完善并增加内容。
第四,组织全系同学参加文化活动月。文化活动月日常管理方面包括几个大的活动,一是邓小平理论小组进行点对点帮助问题寝室;二是前面提到的第二次学习,组织全系同学代表参观学习示范寝室;三是寝室装扮大赛。通过前期的校文明寝室的评比,找出问题寝室,由劳动部干部干事和邓小平理论小组成员各一名组成若干帮困小组对问题寝室进行帮助,查找原因,指出改进方案。在后面的寝室装扮大赛中,我们设置一个特别奖项,即专门针对需要帮助的问题寝室而设置的进步奖。这项活动不但使我系的绝大部分寝室的清洁卫生跃入校文明寝室的行列,而且大大减少了我系的不合格寝室数。成效相当显著。
第五,组织全系同学参加纺专杯“我秀我家”寝室文化秀。通过组织全系同学参加纺专杯“我秀我家”寝室文化秀活动、制度文化的建设和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我系日常管理工作在学校各系比较突显优势:各个月的评比中一次次进步;安全方面宿舍事故发生率最低,几乎为零;清洁卫生方面,在每月的校文明寝室评比中,校示范寝室所占比例由最初的不到百分之三十,上升到百分之七八十,每个月的不合格寝室数也越来越少。全校性的大型活动中,我系的参与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系,单项活动获奖寝室大幅度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