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塔吉克的节日

塔吉克的节日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这一传说,在阿拉伯人中形成了每年宰牲献祭的习俗,并且成了包括塔吉克族在内的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共同节日。我国塔吉克族在冬去春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际,将肖公巴哈尔这一天看作是祝愿实现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的时日。
节庆习俗_中国塔吉克族

第九节 节庆习俗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塔吉克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一文化中的一系列风俗习惯——其中包括节日习俗,都是与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符合的,塔吉克族传统的民族节日是他们风俗习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玛仪教派,因此,他们的库尔班节和肉孜节与其他民族穆斯林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区别,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塔吉克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因而他们又有着各种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

一、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隆重地欢度这一节日。

相传在很久以前,先知易卜拉欣在一天夜里梦见安拉命令他到米纳山谷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作为对安拉的献祭。当易卜拉欣遵从安拉的旨意去宰杀爱子时,安拉命天使送来一只羊以羊代替献祭。根据这一传说,在阿拉伯人中形成了每年宰牲献祭的习俗,并且成了包括塔吉克族在内的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共同节日。伊斯兰教历与现行公历每年有近11天的日期差,故每年古尔邦节的公历日都不固定。

塔吉克族过古尔邦节的习俗与回、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的穆斯林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为:古尔邦节起始的传说、节日时间、节日礼拜、用作牺牲之物的牛羊等。不同的是:他们是在自己传统习俗以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上来过这一节日的。例如:塔吉克人在一年前就开始做古尔邦节的部分准备工作了,产羔时期,每户人家就挑选出黑眼睛、毛色纯白的羔羊做上标记,作为古尔邦节的牺牲之物。节日来临,宰杀这只羊之前,要将它的眼睛涂抹得很漂亮,然后将其抬上屋顶宰杀,并要将羊血涂于孩子们的额头和面颊,以示吉祥。羊要整只煮,然后将其原封不动地送往塔吉克人的宗教活动场所加玛艾提哈那(相当于清真寺),交给有关人员。古尔邦会礼之后,众人整齐地围坐在餐布周围,分食统一分配的羊肉,边吃边回顾一年内发生过的事,同时满怀喜悦地憧憬未来。食毕,祈祷之后,大家三五成群地去拜节。依照习惯,节日前,家家户户都把房子院落打扫整修一新,并赶制节日新装。妇女们要炸馓子,烤制油馕,制作各种糕点,购买各种糖果等食品,作过节的充分准备。节日期间姑娘媳妇不做针线活儿,不纺线。边远的山区一般没有加玛艾提哈那,牧民们在约定的地点聚齐,做古尔邦会礼,同食作为牺牲的羊肉。

二、肉孜节

肉孜节即开斋节,因塔吉克不大重礼斋戒,所以虽人也过肉孜节,但对这一节日却并不十分重视。“封斋”的塔吉克语意思是“封日”或“打发日子”,意即如何度过这一天和那40天。塔吉克人也作肉孜节乃玛兹,也相互拜节,在节日来临前,人们打扫卫生,炸馓子,做点心,准备节日食品。一般在礼拜后,人们去墓地悼念亡故的亲人。节日期间人们准备十分丰盛的食品,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盛装,走亲访友,互相祝贺,欢聚一堂。

三、肖公巴哈尔节

“肖公巴哈尔节”,塔吉克语的意思是“迎春节”。这一节日另一说法是“若鲁孜节”,这也是塔吉克语,意思是“新日”“新年”或“新春”,也可理解为新年的第一天。我国塔吉克人又将这一节日称为“且得其德尔节”,意思是“洒扫庭除”。

若说到肖公巴哈尔节的产生和形成,则可追溯到久远的年代,很多世纪以前,在正式的宗教尚未形成,人类还普遍处于自然崇拜的时期,中亚生活着从事畜牧业的游牧或半游牧的东伊朗部族,根据草原畜牧的特性,他们将一年分为春秋两季。他们认为春季是新生活的开始,便称之为“若鲁孜”,在每次春季迁徙之前,便要隆重庆祝若鲁孜,而后便开始一年逐水草而流动的游牧生活。由于冬窝子是固定的,每一部落在春季结束时,便向自己的冬窝子迁徙。此时,他们要去祭奠自己祖先的陵墓。这种传统,他们称之为“美赫尔甘吉”(丰收节),这样,在古代东伊朗部族中,便形成了春季的若鲁孜节和迁往冬窝子时的美赫尔甘吉节。

img287

若鲁孜节

到了中世纪,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们对季节的观念逐渐有所改变,在春季昼夜平分的这一天(一般为公历3月21日)过若鲁孜节。

有关肖公巴哈尔节的产生和形成,塔吉克人中有这样的传说:在伟大的王中之王加米西德大帝统治着由东至西的大片土地时,他创造了酒,创造了金碧辉煌的宝座,还创立了若鲁孜节。相传,加米西德大帝正是在若鲁孜节那天坐上他的宝座的,因此,他举办了盛大的宴会。从此,每年隆重庆贺这一天相沿成习,以后便形成现在的若鲁孜节。

在中亚统治达230年之久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9~前330年)时代,当太阳进入白羊宫时,开始过若鲁孜节。那时,人们为了将夏收时间与这一时间对正,便大造声势,这样年年如此,延续下来,便形成了若鲁孜节。

以上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说明,肖公巴哈尔节是塔吉克人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我国塔吉克族在冬去春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际,将肖公巴哈尔这一天看作是祝愿实现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的时日。

节日前夕,家家户户将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清除一冬所积的污物,然后要在屋里的墙上画一定的花纹,并撒面粉以示祝福。另外,还要准备各种节日食品,并且一定要烤制一个过年所用的大馕。

节日这天,人们在众人推举的“肖公”(率领一群人去各家拜年的首领)带领下去各家拜节,进门便道“恭贺新禧”,主人回答“但愿如此”。接着将面粉撒在肖公及来客肩上以示祝福,而后热情款待来客。按照习俗,先由肖公亲手将大馕掰成块状,念一句“比斯米拉”(以真主的名义)并吃一口,然后众人一同进食。妇女们节日这天在家中待客,孩子们同男人去拜节,姑娘媳妇则携带节日油馕去给父母亲友拜节,节期为3天。

肖公巴哈尔节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没有宗教色彩。人类总将新春看作新生命的象征,看作是大自然对人的恩惠,因而人类总是用最美的诗句来歌颂春天,塔吉克人的肖公巴哈尔节的中心思想正在于此。

在塔吉克人漫长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肖公巴哈尔节,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绚丽的色彩在塔吉克人精神生活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

四、皮里克节

皮里克节也是具有塔吉克民族特色的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十分隆重。由于此节恰好在回历的八月十四至十五日,因而又称“巴拉提节”。因为“皮里克”(直译为“灯芯”或“灯”)为整个节日的中心内容,故又称之为“皮里克节”(可直译为“灯节”)。

皮里克节前一天的晚上,每个家庭都要按人头备双份油烛,点燃之后,全家人环绕燃烧的油烛静坐。其中一人诵经文,祈祷之后,每个成员轮流在火上烤手,用手摸脸三次。这些结束后,各家均在屋顶上燃起火把,人们燃起篝火并从火上跨过。据说,巴拉提月的14~15日之间的夜晚,天界的大门将敞开。所以这个夜晚点燃油烛,点亮火把,燃起篝火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幸福,摆脱伊布里斯(恶魔)的诱惑,消除种种灾祸。只有在熊熊燃烧的火中,才有消除这些灾祸的一种神秘的力量。在巴拉提节日的夜晚(巴拉提月的15日)各家还要为先辈亡故者每人准备一支“皮里克”(油烛),带到坟地点燃,这是为了祝愿死者的亡灵在冥界生活在光明之中。

img288

塔吉克族皮里克节——灯节

皮里克节要过两天。第一天晚上为“家中皮里克”。先将浸过油的棉花缠在干草棍上,给家中的每个人做两支油烛,做好后将油烛插在一个盛满沙子的大盆内。夜间一家人围坐在插有油烛的大盆周围,主持人先作祈祷。而后呼唤每个人的名字,以确定其是否在场。接着燃起油烛,诵读经文,祈求真主赐福,一家老小也都眼望油烛,相互祝福。仪式结束后,家人一起分食节日食物。翌日,人们相互拜节,夜间举行“墓地皮里克”仪式。各家各户都特意为亡故的亲人宰牲并准备好各种食物,以便在夜间携往墓地祭奠亲人。墓地皮里克点燃后,一家人蹲在地上祷告道:“祖先们,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对这一世界的贡献、不会忘记你们伟大的亡灵,安息吧,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遗愿,愿你们的亡灵佑助我们! ”而后,各家各户的人围坐在一起,共食带来的食物。

墓地皮里克仪式结束后,家家在屋顶燃起火把,祈求真主降福。孩子们在外面燃起篝火,并围着篝火做游戏,这种时候,帕米尔的夜空被照耀得如同白昼。

有关皮里克节的产生和形成,塔吉克人中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据说这个灯节是原始人卡尤玛斯的孙子甫香格制定的。这位塔吉克神话英雄最大的贡献是发明了取火术。塔吉克神话中是这样说的:有一天,甫香格国王带人攀山突然发现路边有一条可怕的大蛇。甫香格国王拿起一块石头瞄准大蛇砸去,虽然大蛇未被击中,但石块击在石上迸出了灿烂的火花。于是,甫香格发明了击石取火种的方法。为感谢神赐给人类火种,那天晚上,他们燃起熊熊的大火,大家围着火庆祝,从此,这一天被定为“皮里克节”。

从皮里克节的形成和内容来看,其实质在于赞美火、膜拜火、借火求福。很明显,膜拜火、赞美火并非伊斯兰教的习俗,而是拜火教的核心思想之所在。在拜火教的圣典《阿维斯陀》中,火被神化为具有一系列社会内容的象征物。

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塔吉克人信仰拜火教。伊斯兰教并不是原封不动地被接受的,而是经过与拜火教融合之后才逐渐被接受的。拜火教在塔吉克人中的遗存并非只有皮里克节,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亦可见到。例如:遇有日食、月食之时,要燃起篝火;孩子呱呱坠地时,要在门槛上燃起烟火;牧民转场时,要在棚圈四周点起烟火;病人通过点烟火祈祷禳灾,在埋葬死者的当天晚上要在坟墓周围点灯。

img289

春耕准备

img290

春耕工具

五、祖吾尔节

“祖吾尔”在塔吉克语中为“引水”之意,这个节日属农事节日,反映了帕米尔高原的自然环境以及勤劳的塔吉克人与之相应的生产活动。塔吉克人所聚居的塔什库尔干地区气候寒冷,居民稀少,冬季山水冻结,春季来临时,需要砸开冰块,引水入渠,开耕播种。但一户人家单独引水开耕绝不可能,须全村人一起出动,祖吾尔节便是在这一现实基础上形成的。每当节日临近,须做一些准备工作,如要在主要渠道的冰面上撒土(撒土可加快冰融速度)并准备好各种工具,还要烤制3个节日大馕(一个留在家里,两个携往引水工地)。引水这天,全村人在米拉甫(水官)的带领下骑马到引水点,参加破冰修整渠道的劳动。引水入渠之后,人们聚在一起,共食带来的节日烤馕,小孩子们则相互撩水嬉闹。之后,人们共同祈祷,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接着,人们举行隆重的叼羊、赛马等活动,庆祝引水节,这时,全村一片欢腾。

节日过后便开始耕种。有一个时期,这个节日一度被认为是挥霍浪费而被取消。20世纪80年代,不但恢复了这一传统节日,还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img291

播种节前夕

六、铁合木祖瓦斯提节

“铁合木祖瓦斯提”塔吉克语的意思是“播种”或“开始播种”,故铁合木祖瓦斯提节又称“播种节”。这一节日紧接着引水节。

过这一节日,各家各户先要烤馕,还要做一种叫做“代力亚”的饭(将大麦碾碎煮熟和压碎的干酪混合在一起做成的饭)。邻里相互拜节,当前来拜节的人出门时,妇女跟随其后出来洒水,以祈求丰收。还将喂牛的面团(饲料)捏成耕牛及犁具的形状,并象征性地在口袋里装点种子,请富有农作经验的老农向地里撒种,撒种时还要烧点烟火,一人撒种时,其余人都将衣襟宽宽地撩起,让种子落进怀内,并要将这种子带回去。然后请一位有福气的老婆婆坐于地中间,一个人象征性地围绕她转圈并翻挖土地,而后,人们相互分发剩在口袋里的种子。耕种期间,整个村子充满了互助协作的气氛,邻里关系非常融洽。

img292

播种节

总的看来,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种类多,内容丰富,形式也较复杂。有的反映了塔吉克人自古以来有关自然、社会、人际关系的哲学观念,有的反映了塔吉克人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形式,有的反映了塔吉克人的各种生产活动,这些节日的活动也反映出了塔吉克人的美学观念、道德观念和有关社会生活的知识和经验。因此,作为塔吉克族风俗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塔吉克族节日,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习惯,而实质上,它反映出了塔吉克社会不同的方面。因此,它对于塔吉克文化研究来说也是极为宝贵的材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