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大学生的自我特点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大学生的自我特点

时间:2023-1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我是一个结构系统,它包括个人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自我评价等。理想自我,是指个人理想中的自我应具有的形象。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能否达到“理想自我”以及达到何种水平的评价。大学生自我认识往往高于实际自我或别人的评价。高度的自尊心,往往会使他们自己设立过高的目标,这又可能导致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从而产生较普遍的抑郁与焦虑。

第二节 心理调适

大学生经过大学时代洗礼,心理已经进一步成熟了,而生活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完善自我、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如何在社会这所耗时更长、功课更多的大学里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到真实的工作中才能找到,当然充分做好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是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可或缺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一、认识自我--充分了解自我的未知领域

1.自我的结构。自我是一个结构系统,它包括个人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自我评价等。个人自我,就是我们通常最一般意义上的自我。它是指每个人对自己本身各种特征的认识,对自己的看法。个人自我是自我概念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对个人影响是根本性的。社会自我是指个人自己所认为的、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各种行为特点。即以已之心,度他人待己之腹。一般而言,如果个体对自己有什么看法,就会以为他人对自己也有类似的看法。两者互为参照系,个人自我往往会受社会自我影响而发生一定改变。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理想自我,是指个人理想中的自我应具有的形象。也就是自己所期望达到的理想标准。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能否达到“理想自我”以及达到何种水平的评价。以上几个方面,构成了一个人的自我系统,并进一步形成自尊、自信、自卑等的心理特点。

2.自我与经验的关系。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自我既具有一种稳定的特性,同时又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生活过程中的各种经验,是自我结构变化发展的原因。自我,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的认识,这种主观的认识,有可能与实际情况或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所不同,因此,日常生活经验可能会与自我认识不符,甚至发生冲突。而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其自我结构相对稳定,而且在新环境或新经验基础上,能根据自己的各种经验,及时地修正自我结构,协调自我认识,使之能更合理地存在,而显示出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而有心理障碍者,往往不能做到这种调整而终日困扰于其中。例如,当一个非常自作聪明的人面临一次意外的挫折时,他会如何反应呢?第一,他可以接受这一事实,同时继续保持他的自信;第二,他可能接受这一事实,但从此以后一蹶不振,丧失了他的自信;第三,他对这一事实加以种种歪曲和否认,以此继续保持他的自信。这三种方式中,第一种反应方式是最好的。因为他接受了这种经验,在这种经验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自己的自我结构、自我认识,从而保持自我与经验和谐统一,并且逐步使自我结构变得更加丰富、灵活而现实。第二和第三种反应方式都是不恰当的。第二种反应方式虽然接受了经验,却使自我结构彻底解体。只因为一次失败的经验,就全盘否定了自我。一旦经验与自我发生冲突时,自我结构就受到威胁,使个体处在一种冲突状态中,这对心理健康是不利的。而第三种的反应,以否认经验来保持自我结构不受冲击,实际显示出自我结构的呆板、僵化。这种方式,无法面对失败,总是采取逃避态度。长此以往,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自我结构是一种主观看法,因此,一方面,自认为的自我与实际的自我之间可能会产生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往往会带来人际交往困难及个人适应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既可能促进个体的发展,使个体朝向更理想的状态转变;又可能由于对理想自我要求过高,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异过大,而导致信心丧失,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形形色色的神经症状、抑郁症等都与此有关。

3.大学生的自我特点

(1)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是丰富而深刻的,他们往往从更多更深的角度认识自己,更注重从内心深处评价自己。同时,也能在理性水平上,对自己进行观察和分析。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大学生开始从社会的角度,运用社会尺度考察、分析、评价自己。

(2)大学生自我认识尚有不完善之处。大学生自我认识往往高于实际自我或别人的评价。这反映出大学生强烈的自尊意识和自信心,同时也暴露出他自身的不足、不成熟之处。高度的自尊心,往往会使他们自己设立过高的目标,这又可能导致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从而产生较普遍的抑郁与焦虑。

(3)从发展角度来看,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的发展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最高,其次是毕业那一年,中间自我意识最低。一年级新生,面对全新的校园与人际环境。需对自我意识作重新的评估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获得高考的成功,自我意识最高,但这不意味着自我的成熟水平最高。他们往昔的自我意识,更多的是通过老师、家长、同学的态度建立的,而非来自自己真正的经验,并非是自己真实自我的体现。这是个转变的时期,在此期间,这种并非内在而来的自我意识需要经受大学生实际的检验,也就预示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正是二年级以后学生自我意识较低的原因。在二年级,大学生不断地调整、重建自我结构,尽管这时的自我意识低于一年级,但这时他们有能力去认识和建立真正自我的时期。毕业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多地反映了真实的自我,其客观性、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自我评价趋于现实。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对外界期望的关注逐渐降低,而对个人理想能否达到的关注不断上升。从自我成熟和独立性来看,这种发展趋势是积极的、健康的。

(4)恰当全面地认识自我。自我就是对自己的认识。那么,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是否全面呢?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一般人只发展了百分之十的潜在能力。与我们应做到的程度相比,我们等于只醒了一半;对于我们身心两方面的能力,我们只使用身心的很小的一部分。再扩大一点来说,一个人等于只活在他体内有限空间的一小部分。具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却习惯性地不懂怎么去利用。”詹姆斯的这段话是值得我们沉思的。平日,往往可以看到有些年轻人津津乐道于某一名人的运动衫,某位歌星的签名照,某位明星的发型等,以此为时髦、新潮,自认为是赶上甚至领导了潮流。由于过多地关注别人,他们忽略了很多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潜能的机会,他们对自身的认识停留在很低的水平,而把本属于自己的空间过多地让给了各种各样的明星与时髦。他们一味地模仿他人,其结果只是替代式地度过了自己的青年时光,而忘掉了生活中最重要的最独特的个性--他们自己。大学生中,这种现象也有时发生。健康的人,应该能切实地负起责任来,认识自己的独特的人格,以便在生活中占据一个合适的位置。每个渴求完善自身的大学生,都应重视自己,有明确的认识自我意识。同时,学会在生活中努力发现自我的未知领域。

二、接纳自我--适应社会的前提

所谓接纳自我,包括不讨厌自己,客观地认识、对待自己的优点缺点,不对自己提出苛刻、非分的要求,原谅自己的失误、过失。一个人的心理烦恼,往往出于对自我的不满意。有的人一生中一直处于对自我的不满之中,在怨恨、奢望中度过每一个时日。他们一直要求自己完美无缺。而本身条件又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的,因而终日郁郁寡欢,唉声叹气。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也都不同程度地追求着自我完美。这正是人类健康向上的本能力量。但人又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不足的。追求完美是对的,可是如果因此而拒绝接受目前尚不完美的自己,厌恶自己,就会产生种种问题。很多对自我缺乏客观认识的大学生,往往都是在对自我现状不满的前提下出发的。对自我现状的不满,又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情绪和兴趣,严重时还会阻碍对现状的改善。有的大学生,觉得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是,对自己期望过高,又对现状极为失望,总担心别人会看不起自己,因而更加畏首畏尾,形成恶性循环。 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当一个接纳了自我,热爱自我,愿意在立足于自我的基础之上去发展更完善的自我,他才能以积极的自我理念进行自我指导,自觉地驾驭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充满信心地对待周围环境,对待面临的困难和挫折,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反之,处处不满意自己,处处沮丧,只有越来越消沉,越来越无望,越来越自弃。

善待自己,因为你只有这一个最为知心的伴侣。心理健康的人,首先是热爱自己的人。他们不张扬,不自弃,在接纳自我的基础上,建立起完善自我的大厦。只有诚恳地对待自己,才能珍惜自己,才有可能产生向上的愿望。而这对自我完善而言,是极为重要的。

三、自卑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他们在高考的竞争中成功地击败众多对手,跨入大学校园,似乎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不应有什么自卑心理。然而,许多调查表明,自卑心理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大学生理想自我和自我评价都相当高,这反映了大学生强烈的自尊意识。同时,中学时代的经历,老师家长的赞扬与期望,也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自尊心,因而他们容易对自我期望过高。而且,大学生对外界评价相当敏感。当受到外界他人消极评价时,可能会伤其自信心、自尊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调整,自尊就会变成自卑。

产生自卑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自己不恰当的认识,心理学家告诫,人们对自己行为能力进行评价时,尤其应当严格区分哪些认识是正确的,哪些认识是错误的。每个人都可能做错事,重要的是怎样去忘记,怎样去重新开始。“本世纪最大的发现,就是发现了任何人都能通过改变自己而改变人生。”这是心理学家威姆斯的名言。正确地分析认识自己,建立起合理的自我信念,将消极自卑观念转变为积极自信的观念,这是每个当代大学生都应该认真思考的。具体而言,抛弃自卑,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懂得能力是有限的。不要对自己设立不可企及的目标,多多发掘自己能做也做得好的事情,然后好好去做,这样就能产生积极的愉快的自我体验,发现自己是生活在个人能够应付的世界上的。然而,由于多数大学生没有遇到过什么失败,因此有些人常常过分追求完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持过高的要求,离开了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而使自己的“完美”期望受到挫折,一下子跌入自卑之谷。二是对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过于看重,甚至把人人都会出现的、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看成是自己“不完美”的表现,从而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情绪,进而降低自信心。过分追求完美,其实是人格不成熟的表现。健康的人是乐观而自信的。如果你认为自己很能干,同时也明白自己不是万能的。那么,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你一定会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

2.要知道失败是难免的。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人们往往不能真正坦然面对失败。失败之后,不要简单地归结为自身能力的不足,不要一下子就对自己进行全盘否定,或者不愿正视失败的现实而根本不通过考察自己失败的原因。面对失败,应该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失败?是否被困难束缚了?是否凭个人力量难以实现?是否目前实现不了而将来是能实现的等等。深刻的反省,有助于克服消极的观念,发现失败的真正原因、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面对失败,一味地自怨自艾是徒劳无益的。失败是一种事实,逃避和歪曲,即使自己一时难免尴尬和痛苦,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勇敢地面对它,冷静客观地分析其原因,才能吸取教训,保持信心,重振精神,迎接未来。

3.要清楚坚持总会有收获。大学生往往会犯这类的错误:认为自己非常了解自己的能力,当在某项任务中,有过一两次失败体验的重现,就极力回避这种情境,或者迫不得已面临这类任务时,自己首先就没有信心,固步自封,把责任推给早期的经历或先天的能力不足。在新的挑战面前,连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总是自卑于所认为的各种缺点。心理学家数千次调查发现,98%的人都具有消极的自卑心理。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并不在于他的完美无缺,而是他努力将他身上的所有优点、长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这里,真正起作用的,是他积极的态度,这是抛弃自卑、建立自信的基础。与其在一旁悲叹自怜、黯然自卑,不如把这种消极的思维变成积极的行为活动。真正干一干,试一试,或许,你所认为的能力不足只是你想象出来的。事实上,只要你有积极的态度,踏实的努力,你所具有的能力就会发挥出来。

四、自我确立和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自我确立,就是懂得自己能干什么,有自身的独立性。这是大学时代每个人所遇到的根本性的课题。大学生处于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确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为,而行为的结果,反过来又不断地巩固和修正着自我确立的程度。自我确立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而自我确立是以自我形象及对这种形象的评价为表现形式的。

每个人在自己心中都有对自己的看法。“我是聪明的,能干的”、“我是忧郁的,羞涩的”、“我是快乐的,善交际的”等等。人又往往会有一种错觉,自以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实际上,我们很难了解自己的一切,很多看法是虚构出来的。尽管如此,人们仍然十分相信对自己的认识。这种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就是人心目中的自我形象。每个人都是依据这种并不那么真实的自我形象来思考和行动的。因此,如果我们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形象。树立起自信和勇气,那么,有些本来以为不可能办到的事,也许就会变得容易了。积极的自我确立,能使大学生形成踏实的价值感,能使大学生立足于自身的基础,开始新的进步。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能促使大学生以良好的向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活、学习,以开朗的方式对待周围的同学、老师,从而产生一种不虚妄的自信与沉着。如果做到这一点,那么,当大学生走出校园,面对社会时,就可以有良好的韧性与耐力来面对种种的困难与挫折,能够以一种成熟的心态来对待社会的纷繁复杂。自信是走向成功的支柱之一,自信更显示于经受挫折之后仍奋力前行。只有当你认为你能成功时,你才有了成功的可能性。从细微处入手建立极积的自我暗示,就能激发出自信。而这一点,则是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