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大力推进祖国建设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塔什库尔干县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为开发和建设塔什库尔干而共同奋斗,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自治县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宁,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大有改善。实践充分证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各项建设事业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凝聚着各族人民共同的劳动和创造。党中央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
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民族分裂势力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是危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心腹大患。当今社会受国际大环境影响,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任务更加艰巨。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与境内外敌对势力勾结呼应,不断制造分裂和破坏活动,其险恶用心就是挑起民族对立,策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稳定,干扰社会发展。“7 · 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进一步凸显了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血的教训表明,必须提高警惕,居安思危,切实做好同境内外“三股势力”作斗争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继续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他们的渗透破坏活动,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在塔什库尔干,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主题就是紧紧围绕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问题,继续加大实施义务教育,“双语”教学,新型合作医疗,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城乡低保,抗震安居,就业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发展主要还是靠当地干部群众自力更生,但离不开上级党委和政府及国家机关的扶持和帮助。继续走争取国家支持帮助,发达地区支援与自身不懈努力相结合的路子,艰苦奋斗加快发展。
帕米尔地区是我国塔吉克族的聚居区和发祥地。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塔吉克族的先民就居住在这里。当时,不论是北方的草原牧民或是中原的汉族人民,都同塔吉克族先民有着密切的商贸关系和友好往来。特别是“丝绸之路”开辟之后,这种友好关系更为加强,世界许多国家的官员、僧侣、商贾和友人都在这里融汇分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波斯—阿拉伯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和欧美文化体系)在这里交叉碰撞和相互融合。塔吉克人民便在这些友好交往中,不断地得益于这些具有世界性文化的特殊影响。
我国塔吉克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民族。塔吉克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一文化吸收了希腊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和中原文化,这就使得我国的塔吉克文化显得那样神奇、那样绚丽多彩,那样富有高原民族的特色,因此可以说我国塔吉克文化是祖国文化璀璨珍宝中的一颗明珠。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是我国塔吉克人发展自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最好机遇和保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塔吉克人民将会以前所未有的的速度和干劲,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努力奋斗,谱写出辉煌而壮丽的历史新篇章。
塔吉克,作为我国古老而优秀的民族,不仅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且也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他们虽然祖祖辈辈生活在偏僻边远高山、生活比较落后、经济不大发达,但是他们心地善良,为人正派,是一个重情谊有骨气的伟大民族。他们在其漫长的历史上,为保护祖国领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外来侵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注释】
[1]光绪四年五月十六日刘锦棠委札。
[2]《新疆图志》奏议七:《漏逸逆酋纠众窥边现筹防剿折》《贼酋犯边进剿大胜折》。
[3]据贺昌群《西域之佛教》(1956年商务版)译序中的粗略统计,从1856年到1909年,到新疆一带进行考察的外国人达38人次;从1898年到1916年,英、俄、德、法、日五国派往新疆的“探险队”达14队次。《新疆图志》国界四,引英国的《杨哈斯班游记》,1889~1891年间,杨哈斯班在帕米尔一带遇到的这类帝国主义分子,就有英人8人、俄人5人、法人4人、德人1人、瑞典人1人。
[4]光绪十七年八月二十六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致许景澄电。
[5]《许文肃公遗稿》卷六,第20页。
[6]转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文件》(1969年10月8日)。
[7][俄]《外交部公报》卷四,1914年,第509页。
[8]以上关于沙俄侵占我国帕米尔地区的论述,摘引自《历史研究》1977年第6期,郑史:《沙俄武装侵占我国帕米尔地区的历史真相》一文。
[9]整个帕米尔高原包括:塔格敦巴什帕米尔、郎库里帕米尔、和什库珠克帕米尔、萨雷兹帕米尔、阿尔楚尔帕米尔、大帕米尔、小帕米尔和瓦罕帕米尔,共八帕。郎库里帕米尔的一部分现在我国阿克陶县境内。
[10]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十五日,《新疆巡抚潘效苏复外务部信》。
[11]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喀什提督、喀什道台的谕文。
[12]1913年12月23日“办八扎达拉通商卡兼理喇斯库穆屯牧事宜委员张甫呈新疆外交司长文”和《新疆图志》国界五,第16~17页。
[13]1900年,英国设立喀什领事馆后,该邮站成为领事馆的附属机构。并在蒲犁境内增设驿站八处,在英吉沙境内设驿站三处。
[14]《补过斋文牍》癸集八,第1~3页。及光绪二十九年三月十五日新疆巡抚潘效苏复外务部的信、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六日伪外交部驻新疆特派员公署的公文。
[15]《补过斋文牍》癸集八,第16页。
[16]《补过斋文牍》癸集八,第2页。
[17]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下的苏联政府废除了沙皇俄国的一切对外不平等条约,撤销了沙俄设在蒲犁的邮站和驻军,废除了俄商在天山南北两路贸易不纳税的条约。
[18]《补过斋文牍续编》卷十二,第5~8页,第17~18页。
[19]关于共产党人在蒲犁活动的情况,参见1940年7月《蒲犁调查委员会调查许县长与胡队长因驱逐英商总奴尔买买提出境发生纠纷一事及许县长不法各情形的报告》等旧档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