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地认识自己
人不仅能认识客观世界,对周围的环境有所反应,而且也能反观自照,把自己作为被认识的客体,对自己的身体、欲望、能力、感情和思想有所反应。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对自己做人的形象,从自己的身体和外貌、品德和才能、优点和缺点、特长和不足、过去和现状,以至自己的价值和责任,总会有一定的认识。有些人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有些人看到自己很多问题,但却看不到自己的主要问题;有些人看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却看不到自己一点长处。可见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有一个了解和学习的过程,并不像照镜子那样简单。“当局者迷”也就成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警句。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我呢?
1.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他人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与他人交往和比较是个人获得自我概念的主要来源。有自知之明的人能从交往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通过和别人比较认识自己,明确方向,增强信心,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筹划自己的前途。跟别人比要有一定的标准,有些同学认为己不如人,其实他们关注的可能是身材、容貌、家世等不能改变的条件,这种比较毫无意义。因此确立合理的参照体系和立足点再作比较对自我的认识尤为重要。
2.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通过做事能够显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发掘自己的兴趣和志向。我们读书求学、处事为人都是做事。一般人通过自己所取得的成果、成就及社会效应来分析自己,却又常受成败经验的限制。其实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一种学习,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成败得失,其经验的价值也因人而异。对于自我确定的人来说,成功、失败的经验都可以促进他通过努力,取得成功。因为他们了解自己,有坚强的人格特征,善于学习,因而可以避免重蹈覆辙;而对于某些自我模糊的人而言,失败的经验更使其失败,因为他们不能从失败中学到教训,改变策略,追求成功,反而因挫败转而形成畏难心理,不敢面对现实去摆脱困境或迎接挑战,从而失去了许多机会。因此对自我的成败得失一定要依据自我的条件和体验细加分析,而不能一言以蔽之。
3.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高职生可从以下几个“我”中去认识自己:(1)自己眼中的我,个人实际观察到的客观的我,包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等。(2)别人眼中的我,与别人交往时,由别人对你的态度、情感反应而觉知的我。不同关系的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不同,它是个人从多数人对自己的反应中综合归纳的感觉。(3)自己心中的我,也指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即理想的我。高职生还可以从实际的我、自觉别人眼中的我、自觉别人心中的我等多个我来全面认识自己。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十分复杂的,了解别人很难,但一个人要真正了解自我同样也很难。同学们对自己的关心是需要的,但自我关注太过强烈,也会导致自我对自身优缺点的放大,而影响客观地自我了解和自我评价。客观地、透彻地、正确地认识自己是至关重要的。人认为自己是怎样一个人,比自己真正是怎样一个人更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认为是怎样一个人而行动的。而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各方面都有比较明确的了解,方能在整个环境的适应上,获得满意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