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看法。大学生是否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往往影响着自己的成长和成才。因此,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大学生的正确选择。
1.大学生对人生态度的审视
人生态度的形成。社会环境是人生态度形成的社会基础。如,西方拜金主义思潮使一些大学生认为金钱“万能”,“活着就是为了赚钱”。文化环境是人生态度形成的直接条件。一个人所处的文化教育背景,包括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推崇的人生典范、道德要求等,都对人生态度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直接的指向、示范、引导作用。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将对当代青年人生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个人的素质是人生态度形成的主要根据。个人的内在素质包括个人的生活理想、道德水准、内心信念以及一些非智力因素等。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是人生态度形成的外在条件,个人内在素质则是人生态度形成的主要根据,并起主导作用。有人在逆境中能奋发有为,有人面对小小的挫折就寸步难行,怨天尤人,这与个人内在素质有关。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外在的因素,注意发展内在的因素,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中,选择正确的人生态度。
2.几种错误的人生态度
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令人向往和羡慕的新一代青年群体。新一代大学生志存高远,思维敏捷,知识丰富,敢于创新,可塑性强。当然,这个群体的每一个成员的情况也是不平衡的,表现在他们的几种人生态度上,值得关注和思考:
片面追求实惠型。凡事只要对自己有利就干,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例如,打扫卫生、劳动等是为了“加分”,否则,是学生干部、劳动班委的事。选修课程、参加有关实践活动是为了拿“学分”,否则就逃课、上网。拿有关证书是为了找好单位、好工作,以更好地包装自己。
简单从众型。例如,上了大学后,少数人不是比提高素质、比学习进步、比完善自我、比能力强,而是盲目攀比穿名牌、用名牌。甚至连谈朋友也在攀比:别人谈了,我没有,显得不体面;别人找了带 “长”字的,我要找一个有“财”气的。
脆弱悲观型。也许是由于独生子女“宠爱”教育的原因,也许是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许是其他原因,少数青年学生心理脆弱,缺乏意志力,稍有不顺,就停滞不前,半途而废。有少数学生对人生中的机遇不能很好地把握,人生中的顺境不能充分利用,人生中一些小小的挫折被放大了好几倍。还有少数人无视自己的生命,放弃自己的责任,因种种原因,出走、跳楼,把痛苦留给家庭、社会。
消极厌世型。与积极的人生态度相反,少数大学生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对生活缺乏热情,对社会缺少关心,更谈不上憧憬未来,有点少年不知愁滋味,年少心老。这种心态如果不调整好,会难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
完美理想型。有少数学生把学校设想成“桃花源”般美好,把社会勾画成理想的“王国”,一切按自己的程序运作,一切按自己的愿望实现,甚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人,稍有不快,就发泄,就迁怒,“掩耳盗铃”,自我逃遁,既有害自己的身心,又伤害了别人。
以上种种情况说明大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引导,极易引起诸多不正确的生活观、学习观和处世观,如果不能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就会出现种种差错,既影响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又无益于他人和社会。
3.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形成并趋向成熟的阶段,大学生有条件也有能力思考自己的人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学会认识时代。时代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于一定时代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反映,也是该时代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人民大众心理意向的集中体现。今天的时代已进入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科学与创新为主要时代精神的新阶段,但是为了解决好两大主题,为了实现时代精神,必然要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人生态度提出新的要求,比如:进取、务实、创新、协作、耐挫折等人生态度。只有将时代的要求内化为个人的自觉意识,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学会认识自我。大学生只有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在成功、成才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科学的人生态度。大学生要认识自我,就必须要了解自身的基本素质,如思想道德状况、价值取向、文化结构、心理状况等。对自身能力也应有所了解。如: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交往能力、耐挫能力、合作能力等。在找出自身优势的同时,还要注意挖掘自己的潜能和发展走向。
学会发现。着重指从发现真、善、美的角度去认识人生、审视人生,从而培养自己的认知能力,丰富健康的人生情感,坚定人生志向,使大学生尊重规律、尊重实际、尊重人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生,以审美的眼光去塑造未来。如果热爱生活,关注人类,善于发现真、善、美,往往会以乐观的情怀对待人生,以饱满的热情创造人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当国家、集体、人民出现困难时能积极主动分忧。
4.追求“富有”的人生
所谓“富有”的人生是指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目标远大、意志坚定、情感丰富、心理健康、生活充实、成果丰硕。而“富有”的人生来自正确的人生态度。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才能与时俱进、锲而不舍,才能在逆境中依然微笑,笑到最后。
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用理论武装的人才是最强大、最有生命力的。大学生应当在原有理论知识和水平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相关科学理论,以丰厚自己的理论素养。高屋建瓴,才能居高临下,驾驭其他。大学生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让自己充实、强大,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自己在人生航道上正确前行,就得在提高理论素养上下工夫。
与时俱进,保持蓬勃朝气。大学生应当在开拓人生新境界中树立新思想、新观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继承与创新。大学生应当在“十六大”精神指导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吸收与借鉴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优势,在奋斗和贡献中抓住机遇,把握人生,努力使自己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正确对待生活境遇,丰富人生。现实社会中的人生是成功和失败的结合。当处于顺境时,要充分利用顺境的有利条件,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力求实现更大的价值,为社会多作贡献。当遇到逆境时,应当冷静分析,正确面对,提高耐挫力,不要成为失败的受害者,而要首先战胜自己,做一个坚持到最后的人,并成为“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失败是一次经历,失败和成功才是真实的生活,才是真实的人生,经历失败就是向“富有”人生迈进。
奋力拼搏,全面提高能力。大学生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应当有一个正确的人生态度,要清楚地知道成功、成才不是靠幻想,而是靠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只有珍惜美好的大学时光,积累知识,储存本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将来才能在国际竞争的大平台上有德可彰,有才可施,有所作为。
提升自我,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大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其终极目标是使自己能成为塑造自身灵魂的工程师,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这样的“产品”才是合格的,优秀的。大学生要成为社会急需人才,有为人才,必须从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做起,诚实做人,踏实为事。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的大学生才是社会的期盼、人民的期盼,也是大学生为社会多作贡献的有效资源。为了人生的未来和未来的人生,为了社会的未来和未来的社会,不断提升自我,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是新时代大学生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