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研究贵在创新,但离不开继承与借鉴。不了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现状,是难以有新思路和新观点的。为此,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和图书情报资料的检索后,形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综述。
在我国,把校园文化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1992年2月由新华社出版的原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主编的《论校园文化》是我国第一本系统收录了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规律、现状、发展趋势等研究资料的书籍,以后就出现了很多有关校园文化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如王邦虎主编的《校园文化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张德、吴剑平主编的《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赵忠建的《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等。
在我国出版的以高等教育学为题的著作中,校园文化问题往往单列成章。例如,由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开创者潘懋元主编的《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中,就有“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一章,该章阐述了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提出及其含义、校园文化的特征及功能、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在中国期刊网上以“校园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会得到上千篇论文。这些文献大多都是从普通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进行校园文化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笔者查阅到研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公开发表的论文有200多篇,较早的有殷锡武发表于《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的《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黄小林发表于《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浅析》等。此后每年都有一些研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文章发表,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点、现状、建设思路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特别是黄浩伶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11期的《引入企业文化,构建新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5]雷六相在《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12期的《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思考》等文章,提出了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等思维,值得借鉴。
总的看来,目前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研究普通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多,研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少。研究共性问题固然必要,但是对个性的研究也不能忽视。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进行的研究可能对高职院校更有指导意义。
其二,借鉴研究的多,创新研究的少。尽管已有不少学者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无论是话语的应用还是观点的阐述,常常是对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成果的简单套用,甚至仅仅是将普通高校换成高职院校而已。对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色的研究还很不深入,而且研究的角度还是从传统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层面进行的,没有深入到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层面进行校园文化特色的研究。因此,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建设的重点、策略与手段等问题,目前人们还比较模糊,这也给人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和知识创新的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