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校园文化功能的分析介绍

大学校园文化功能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4-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大学文化的功能讨论较多,概括起来有价值导向、行为约束、情操陶冶、心理因素建构、集体凝聚力等。总之,大学文化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环境创设”和“环境营造”来潜移默化、而非强制性地影响教育,一种不教之教。

一、大学校园文化功能概述

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四功能”说、“五追求”说和“四意义”说等几种。

“四功能”。在大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众多功能中,其文化功能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传承文化(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2)创新文化(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3)研究文化(现代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4)融合文化(现代大学的重要功能)。为满足大学文化精神定位、文化功能定位、文化方向定位和文化现实定位,有学者提出大学文化应具备4方面的功能:(1)拓展大学的文化研究功能,重振大学的人文精神;(2)发挥任何大学都应具有的文化传承理念的作用(大学文化在普遍意义上的功能定位);(3)大学必须承担社会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和引导者的使命(大学的文化方向定位);(4)利用文化重组的契机,使大学成为21世纪新文化的创建者(大学文化的历史定位)。

“五追求”。还有学者细分大学文化的功能为5种:(1)追求真理的意识和传统;(2)追求高尚的意识和精神;(3)追求理想的意识和精神;(4)追求社会责任的意识和境界;(5)追求文明、进步的意识和传统。此外,有学者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认为,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平等宽容的兼容精神;(3)关注人类的人文情怀;(4)自主超越的自由追求;(5)放眼世界的民族情结;(6)立足现实的批判精神。

“四意义”。研究大学文化的意义何在呢?大学文化具有探讨大学本质性与基础性的特征,其理论研究起码有4种重要意义:(1)能促进探索“应然”的大学文化;(2)为现实的大学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启示;(3)能促进高教理论的成熟和发展;(4)为社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条件等。

关于大学文化的功能讨论较多,概括起来有价值导向、行为约束、情操陶冶、心理因素建构、集体凝聚力等。总之,大学文化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环境创设”和“环境营造”来潜移默化、而非强制性地影响教育,一种不教之教。大学文化具有神示、启迪、感化学生的作用,使受教育者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