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学校校友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高等学校校友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时间:2024-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服务意识是其最本职的业务素质校友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核心就是以服务为宗旨的敬业奉献,竭诚为校友服务、为学校服务,让高尚的校友文化促进社会的共荣与发展是服务的最终目的,“服务意识”是校友工作者最本职的业务素质。要增强校友工作的信心和热情,提高校友工作的业务素质,主动在工作内容、工作机制、实际措施上寻找服务点,自觉地拓展校友工作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的新领域,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做好服务工作。

二、高等学校校友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一)什么是校友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什么是业务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业务素质:主要是指履行岗位职责时应具备的业务技能、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与水平,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语言表达信息处理能力、管理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知人善任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等。

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在处理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应该具备的知识、精神要素(价值观念)和实践能力,它与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一起构成民族的整体素质,它应当包括受教育程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科学水平、精神状态、文化修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核心。

2.什么是校友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校友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主要是指校友工作者在从事校友业务活动中,全面完成校友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完善而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水平,包括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管理学、中国古代文化史、金融学、现代信息技术等各种知识;掌握高等教育规律、校友工作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具有与校友的交流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校友信息处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校友工作的理论研究能力、筹资技巧和筹资能力等等。

校友工作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指校友工作者在开展校友工作中所应该具有的管理学、高等教育学、人才学、金融学等各门学科的知识和与校友的沟通交际、处理校友信息的技术、组织协调等运用科学文化的实践性能力以及具有的科学精神、文化涵养、创造水平和审美水平等等。

(二)开拓创新能力是其最重要的业务素质

1.开拓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活跃在社会各条战线上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群体,国家第一生产力的主体,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校友,在社会和高校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高校的各级领导也更加认识到校友是学校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校友工作是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高校从人力、物力诸方面加强了对校友工作的支持力度。如何在这些新形势下充分调动广大校友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他们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主力军作用,发挥他们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主体作用,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拓宽校友工作领域和空间,广泛挖掘校友资源,培养在校学生校友意识?如何加强地方校友会、同学会建设和校友工作网络化建设,提升校友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争取在学校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新时期校友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要解决这一重大而艰巨的课题,需要广大校友工作者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也是校友工作发展的动力,是历史赋予校友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开拓创新能力是校友工作者重要的业务素质的体现。

2.校友工作者如何开拓创新

(1)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校友工作者要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明确和提高对校友工作的性质、特点、作用、任务以及工作宗旨的认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敢于突破传统观念,使思想观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

(2)具有创新的工作思路和活动方式。校友工作者要不断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理论创新、活动方式创新,在科学、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工作发展思路,明确亮点,创新特色,定位目标,以新的思路、新的标准、新的要求去实现校友工作新的突破;要进—步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力求做到日常工作创亮点、校友活动创特色、开展工作创一流。

(3)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开拓创新能力。校友工作者要适应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形势的要求,提高应对新时期重大问题的能力,用新思维思考新问题,新手段解决新问题,拓展校友工作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方法和新形式,发挥好校友工作的作用,把校友工作和学校的发展与建设有机结合,把校友工作推进到一个更新的领域,让校友工作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

(三)服务意识是其最本职的业务素质

校友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核心就是以服务为宗旨的敬业奉献,竭诚为校友服务、为学校服务,让高尚的校友文化促进社会的共荣与发展是服务的最终目的,“服务意识”是校友工作者最本职的业务素质。在校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校友工作者应自觉主动地树立为校友、为学校服务的意识,处理好服务意识中的三个问题:

(1)服务关系问题。要处理好服务学校和服务校友两者的关系,自觉地将两方面有机统一起来,不能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只重视利用校友资源服务学校而忽视校友的需要和利益,可能引起校友的反感,强调服务校友而脱离学校,校友工作又成了无本之木。其实,做好服务校友的工作就是保护校友资源,保护校友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服务学校奠定更为有力的基础。

(2)工作实效性问题。要注意服务学校力求实效,不能仅仅局限于一般常规性地与校友之间开展一些接待、聚会、畅谈活动,校友工作者要以敏锐的眼光、创新的方法将以情感为纽带的校友活动向纵深发展,为学校和校友的互惠合作牵线搭桥,促成校友和学校实现合作双赢,增强为学校服务的实效性。

(3)服务方法问题。要增强校友工作的信心和热情,提高校友工作的业务素质,主动在工作内容、工作机制、实际措施上寻找服务点,自觉地拓展校友工作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的新领域,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做好服务工作。

(四)市场化运作能力是其最专业的业务素质

目前,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化办学、开放式办学、市场化办学、现代化办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校友工作是学校与社会之间牵线搭桥的重要媒介,是学校与社会进行开放式办学的枢纽,是学校市场化办学的前沿阵地,必须要引入懂金融业务、懂市场营销、懂网络技术、懂外语和懂市场专业机制的专门人士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校友工作才能在新时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而,市场化运作能力是校友工作者最专业的业务素质。提高校友工作者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有两点很重要:

(1)提高综合素质。校友工作者要学会顺应时代的变化,适应政府和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和评价方式的转变,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管理、理顺关系,学习新知识,增强校友工作专业意识,提升市场化运作能力,为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社会知名度的提高作出贡献。

(2)培育专门素质。校友工作者在校友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培育和提升市场化运作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能力。要了解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背景下,校友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机遇;要找准校友工作在学校与政府、社会各界全面合作中的地位和应扮演的角色;要掌握在学校和校友的互惠合作中关于引进资金和合作项目的专业性操作方式;要学习研究筹资技巧和筹资策略,制订详细的募捐计划和目标,掌握筹资的主动权;要加强对校友捐资项目、资金运用等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合理透明地使用捐赠资金,及时详细公布捐赠资金的使用信息;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友工作中的运用等。

(五)沟通协调组织能力是其最基础的业务素质

校友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就是与广大校友保持长久的联系和沟通,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组织校友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协调好校友与学校之间的各种关系。校友工作者是校友与学校联系和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与校友的接触和联系频繁而广泛,在各种校友活动、校庆活动、常规校友工作中,与不同年级、层次、身份、个体、整体等校友接触和联系。接触和联系的形式多样,有直接和间接接触和联系、零距离和远距离接触和联系、见面和网络接触和联系。在与校友的接触和联系中,最能使校友工作取得骄人业绩的,最能体现校友工作者素质的是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它也是校友工作者最基本的、最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校友会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学习和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工作中提高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应注意的是:

(1)投入热情。校友工作者是学校同校友接触的第一扇窗口,工作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校友对学校的认可程度。在与校友的直接接触中要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使校友处处感受到学校的亲情与热情,才能同校友达成心理上的共鸣,增长校友对学校的感情。

(2)讲诚信。校友工作者是学校的形象,是学校的代言人,在与校友交往中要讲诚信,讲效率和讲质量。因为校友工作者是为校友服务的,校友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需要帮助办理。办事一定做到言而有信,能办则办,答应后必办,办不到的给校友说明原因,得到理解,讲诚信就会增加校友的满意度。

(3)会管理。校友工作是一项具体、繁杂而又重要的工作,要使繁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具体的工作变得有序,需要会管理。管理就是细节,就是能力,联络感情、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其实就是一个管理的过程。校友工作者要十分熟悉、全身心投入校友工作,用管理技巧做好每一项细微的校友工作事务,增加校友的认可度。

(4)广交校友。增强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这是校友工作必备的一种交际能力,需要广泛结交校友。坚持以情感为纽带,双向互动为方式,互惠互利为原则,有目的地广泛联系和结交校友,加强与广大校友的联络,把联络和服务知名校友与普通校友结合起来,把重大活动时的联系与平时经常性的沟通结合起来,把大城市校友和边远山区校友的联系结合起来,把面对面结交和网络式结交结合起来,通过广泛结交校友,将校友团结在学校的周围,才能争取校友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贡献,促进学校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