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国家教委〈中小学计算机课程92纲要〉介绍
这个纲要是国家教委全国计算机教育中心的同志召开了上千人次的座谈会,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的基础上产生的。
其内容有两篇:一是总纲,二是细纲。
在总纲中,确定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性质和作用,计算机教育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教育应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信息处理工具;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工作、学习打好基础。
在总纲中,阐明了在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的目的和意义。随着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不断加强,计算机课程也应该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为了能在未来世纪高技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和战略地位,为了适应我国迅速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的需要,我们要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思维方式、能够使用、控制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新一代劳动者。学校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总纲中,拟定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学的目标是:
(1)认识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了解计算机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信息处理工具,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2)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掌握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方法处理信息。
(4)进行爱国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学习、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在总纲中还规定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纲要。细纲则给出了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课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