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反思当代“和谐教育”,要实现课堂教学运作的和谐要注重的问题

反思当代“和谐教育”,要实现课堂教学运作的和谐要注重的问题

时间:2023-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反思当代“和谐教育”科学哲学认为,任何一种事物都有自身存在的特殊结构,而每一种结构的形成又必须遵循各要素间的协调统一和平衡一致,以保证结构之稳定性,即和谐原理。素质教育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其发展也必须遵循和谐客观规律。然而,要实现课堂教学运作的和谐,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当然,素质教育的和谐性是包罗万象的,除此之外,诸如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班级管理与家庭管理的和谐等。

反思当代“和谐教育”

科学哲学认为,任何一种事物都有自身存在的特殊结构,而每一种结构的形成又必须遵循各要素间的协调统一和平衡一致,以保证结构之稳定性,即和谐原理。素质教育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其发展也必须遵循和谐客观规律。

五育的和谐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宗旨,使五育得到和谐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全面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一项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的系统工程。

现代人所具有的个体综合素质结构,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协调、和谐发展。思想素质、身体素质、能力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素质均应高度适应社会根本需求。而现代审美教育,将人格教育、知识教育、自由思维教育、健康教育等有机整合,使美育更具其丰厚多元之内涵,并完美地将德性、智性、人文精神有机相融。所以,五育和谐,即揭示了教育的美学本质和内涵。

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和谐的课堂教学节奏,诸如像教与学、讲与练、问与答、动与静等活动均是在交互活动中有规律地发展变化的。其鲜明特征应表现为:①讲究速度和谐;②讲究张度和谐;③讲究密度和谐;④讲究难度和谐。

然而,要实现课堂教学运作的和谐,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注重教学对象的差异。学生个性气质不尽相同,能力水平在不同时期发展千差万别。因此,教学目标设定,不能整齐划一,而应是多重立体,分层递进地采用现代教学方法,诸如“单元教学”、“分层教学”、“个别教学”等,细化分解教学目标,使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采用不同速度,通过不同进程,逐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将目标内化为每个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②注重教学要求的差异。在教学要求的设定中,有“了解”和“掌握”等不同类别。前者仅要求学生作一般理解和识记,而后者却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构建。因此,两者在同时用力上应有所区别,前者可“蜻蜓点水”;后者应“轻拉慢唱”,使教学节奏,渐趋佳境。③注重教学内容的差异。若教学内容浅显易懂,授课容量可适当放大,节奏加快。而教学内容深奥莫测,则应适当放慢节奏,减少容量。④注重课堂氛围与学生情绪变化差异。教学进程中教师应通过察言观色,辨析学生情绪反应,来调节教学节律,控制课堂气氛。当发现学生神情惘然,思维跟不上时,应适当放慢讲授与练习速度;当发现学生对讲授内容兴趣不大时,可加快一点速度,改变一下内容,或提高一定难度;当发现学生精神疲惫,注意力涣散时,可考虑穿插一些生动活泼的内容,唤起学生注意力。

实现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技术教育强调了知识传授,能力培育,甚至把科学精神培育和智能开发,作为教育之最高目标;而人文教育却注重了人性养成与人格塑造,强调了人之价值引导及创造过程。表面上看,两者互不相融,互相排斥,但是,实际上内涵着整合的契机。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呢?我们以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至关重要。①在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关注对人的关怀。现代技术教育的高速发展,使得技术教育能高效便捷地将更多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但是,忘却了人文关怀,忽略了人的内在尺度,忽略了人的完整精神及完美人格的技术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注重能力本位教育与人格本位教育的有机整合。关注人格本位体系的三个层面:知识技能、智慧方法、健全人格的和谐协调发展。重视个体人格“化智慧为德性之过程”。这是因为,只有当人的创造力、智慧水平与德性相统一时,人的创造力才会造福社会,造福人类。②课程结构改革是实现和谐的有效途径。全面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体系,是一项开放、发展、创新的系统工程。无论是人格课程、情感课程、知识课程,还是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其设计原则均应遵循:A.辩证唯物主义原则;B.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整合之原则;C.创新教育原则;D.超前与适应相匹配之原则;E.可持续发展之原则。③教师知能结构改善和思维方式变革是实现和谐之充要条件。现代教师必须具备广博坚实的文理基础知识,并应具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优势互补的思维模式;同时对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新成果应了如指掌;能游刃有余地驾驭现代教育媒体,使用电脑软件高效快捷地处理教学;能将美学和艺术教育有机融于现代技术教育之中,使现代技术教育更富诗情画意。通过超前意识和未来学知识,通过精心研读文化社会学、教育哲学及现代教育理论,能科学地预测和动态地发展看待知识演变趋势。彻底改变自身狭隘分裂的思维模式,建立系统完善的思维方式。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做到会思考“物质客观存在”(科学思维方式);也会思考“人的自身发展”(人文思维方式)。

“成人”与“成才”和谐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全过程。通过教书,使学生掌握了做事的本领,也即获得从事某项具体实践活动所必备的身心条件,届时称之为“成才”。通过育人,使学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即具备了做一个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品德、心理、责任感、精神、观念等,届时称之为“成人”。“成人”是“成才”的基础,成才是成人的具体表现。没有成人的教育,培养的可能只是“偏才”、“废才”。学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又掌握了做事的本领,才能与人和谐发展,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有用的人,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当然,素质教育的和谐性是包罗万象的,除此之外,诸如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班级管理与家庭管理的和谐等。只有正确地运用和谐原理,才能使素质教育健康顺利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