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知识、能力与人格和谐发展

大学生知识、能力与人格和谐发展

时间:2023-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知识、能力与人格和谐发展一、知识能力协调发展高等院校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概况和总结,是储存在人脑中的经验系统,包括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两大类。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

大学生知识、能力与人格和谐发展

一、知识能力协调发展

高等院校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概况和总结,是储存在人脑中的经验系统,包括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两大类。前者是对事实的判断和描述,更多地表现为感性的东西;后者则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概念体系来理解和说明事物的,属理性的活动。基于知识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有的重要位置,早在17世纪初,英国大哲学家培根就发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感叹。纵观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历史,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传授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旨,掌握知识的多少也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要素,学士、硕士、博士称谓代表的是一定的知识含量。

知识具有历史继承性和不可逆性,每一代人都是在学习、吸收前人创造知识的基础上,又将其不断推向前进的;同时,知识还具有加速度增长性。这一特点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而日益突出。特别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即将跨入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任何一所大学的教育都无法让学生掌握一生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即使是完全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也不可能。这就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育者,学校不仅应使受教育者具备广博的知识,还应使其具有不断学习、更新、创造知识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作为受教育者,则必须在学习现有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入未来社会。

关于能力,心理学上是这样阐述的:能力,一是指个人现在实际“所能为者”,即“成就”;二是指个人将来“可能为者”,即“潜能”,是在人的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实践的锻炼和学习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当然,这里的素质仅指人们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它是能力形成、发展的自然前提。而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所受到的教育以及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则是能力形成、发展的决定性条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新的社会需要的不断产生,新的活动领域不断地被开辟,人们的多种多样的能力也随之不断得到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不仅需要具备起码的独立生活能力、基本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还需要具备与人合作、组织管理和社会交往能力、研究创新能力。

知识和能力两者可以是统一的。从其最初发生的意义上讲,知识的产生和能力的形成很难说孰先孰后。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离不开人的认识能力,如果没有人的认识能力,也就不可能有知识;而人的认识能力也是在实践中随着知识的获取逐步形成并不断拓展、深化的。由于知识的历史继承性,后人一般是把知识作为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认为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增长的。在这里,知识与能力的统一表现为一种辩证的统一,人类掌握的知识越多、越丰富,其能力发展得就越快、越强;而强的能力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更多知识的获取,二者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出一种高度的和谐和一致。

但是,具体到某一认识阶段,知识和能力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先,知识是人们通过创造获取的。但一旦成为知识,就是既在的概念、命题和推理,本身是死的。它只能告诉你这是什么,这不是什么;你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到什么,得不到什么。知识对于人只是一种工具,一种认识事物的工具。它可以给我们世界上一切已知的、形成书面文字的东西,至于你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生活,创造未来,知识本身却不能告诉你。所谓“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而能力则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它可以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物件,将可能变为现实;它可以将其所拥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知识,为人类打开认识世界的又一扇窗口,让人类更真切地贴近自然,感受生活。没有能力,知识再多也没有用处。

其次,知识一经产生,便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带有普遍性、共性,它不受地域、种族、国家和时代的限制,可以向任何一个需要它的地方传播。而能力则带有明显的地域、种族和个性色彩,带有特殊性、个性,其形成和发展除取决于知识外,还要受到个体的情感、意志、价值观、世界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同在一所学校接受同样教育的人,其能力可以有明显的高下之分。

再次,知识和能力也并非总是呈现出一种正相关关系,知识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能力的相应增长,有时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情况,即知识的增加非但没有使能力增强,反倒使其衰弱乃至丧失。这主要是因为,由知识到能力的转换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注意深入领会并坚持长期锻炼和实践,才能达到提高能力的效果。目前,国外流行的三句经典—— 你听到的,你会忘记;你看到的,你就能记住;你做的,你就能学会—— 强调的也是实践锻炼的重要。如果一味闭门读书,不注意将知识及时地转化为各种能力,那么,书读得越多人便会越愚蠢。另外,虽然知识通过个体努力领悟可以转化生成为人的某种能力,如数学计算,但能力却远非知识的不断累积就能自动生成的,如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它需要更多地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因此,当代大学生必须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统一起来。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

二、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共进

有了相当的知识和能力,是否就能取得事业的成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呢?显然,两者之间还不能直接划等号。这里,还有一个如何运用你的知识和能力去做事的问题。而影响你做事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格。

所谓人格,社会一般解释为人品,即人的品格。台湾学者张春兴将人格表述为“个体在对人对己及一切环境中事物适应时所显示的异于别人的性格”[2],即个体在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事物适应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或倾向性,包括动机、情绪、态度和价值观念等等。它反映的是人们在接收、加工外界信息并做出反应方面的特征性特点。简单说,人格即如何做人。

人格是在遗传和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具体来讲,与身体或生理有关的,如动机和情绪,受遗传的影响较大;而兴趣、态度、价值观念等则主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我们所说的人格主要是指受社会环境影响的部分,包括:有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有崇高的理想(事业理想和人格理想)并富有敬业献身精神,有独立性和创造性,敢于并善于进行独创性思维,勇于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提出新观点,坚持真理,无私无畏。

从知识、能力、人格三者的关系来看,知识、能力对于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可以为人的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丰厚的养料,帮助人们比较准确地把握自己,把握自己周围的世界,找到与这个世界交流的恰当方式,在此过程中形成个人比较稳定的品质与素养。但健全的人格并不是知识和能力的简单相加,不是由知识的累积和能力的增强而自然形成的,它与个体的遗传、生活经历、社会环境、人格理想密切相关。一个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和一个受过完整高等教育的人相比,他们对父母的孝敬,对他人的关心,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社会的贡献,后者并不一定比前者强,反之亦然。因为,个体的生活经历、生长的社会环境为他提供了一份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他懂得该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如何与周围的世界打交道。而这是形成健康人格所必不可少的。健康的人格会督促人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培养、锻炼自己的能力并运用其为人类谋福利。因此,一般来说,知识、能力、人格三者应当是统一的,知识水平越高,能力越强,对人、对物的反映、判断越准确、越深刻,就越清楚应该如何行动,知道如何做人,越应当具有高尚的人格。不过,三者也可以是分离的,也就是说,知识多,能力强,并不表明人格就一定会高尚。

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还需要有健全的人格。既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做人与做事是不可分的,做什么样的人要通过所做之事体现出来,不能光听他说什么;而做什么样的人又决定着他去做什么样的事。有了崇高的人格理想,如果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的支撑,这种人格理想必会流于空泛。反之,有了相当的知识和能力,如果对做人的追求不同,也会导致生活、事业上的巨大差异。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对国家和人民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并富有敬业献身精神的人,会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的知识,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而一个胸襟狭隘、目光短浅、唯我独尊的人则会将所有的知识和能力用于增加个人的财富,陶醉于自我的小天地自得其乐,甚至会为一己私利运用所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干下危害社会的勾当。如发生在1991年11月1日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凶杀案,凶手卢刚曾是某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此前已获得博士学位。但因他心胸狭窄,脾气暴戾,过于自负,无法容忍比他更优秀、且小他一岁的中国同事,便公然在持枪杀死5人、重伤1人之后开枪自杀。

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仅仅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才能,而没有健全人格的守护,这种知识和才能会成为危害社会的祸害,其拥有的知识越多,能力越强,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因此,必须将知识、能力、人格三者统一起来并使其和谐发展。如果把知识、能力、人格三者比作决定人生成败的三大因素,那么,知识是人生事业成败的基石,没有知识的积累,想取得辉煌的成就如同纸上谈兵;能力是人们由现实向理想飞跃的翅膀,它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把握住每一次成功的机会;而人格则会决定知识与能力发挥的方向、程度,并最终决定人生的成败。由此可见,知识、能力、人格三者是大学生成才缺一不可的。而在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尤其重要。每个人拥有的知识可以不尽相同,能力也可以有高低之分,但只要拥有了健康向上的人格,他就可以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需要指出的是,强调塑造健康向上人格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否认知识、能力在人生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三者都是人类健康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忽视了哪一方面,都会造成人生的缺憾。只不过与做事相比较,做人更为根本而已。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性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著名科学家、哲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3]“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即社会伦理原则)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4]他认为,作为受教育者,必须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的能力,有对真、善、美的鲜明的辨别力,要主动去了解周围的人们,了解他们的情感、动机,他们的幻想与痛苦,学会同周围的人们打交道,与他们融为一体,把为社会服务看成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点,单靠道德说教是不行的,“言词是并且永远是空洞的……人格绝不是靠所听到的和所说出的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的。[5]”爱因斯坦辛辣地指出,如果一个人仅有专业知识,而缺乏道德的辨别力,没有健全的人格,那“他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这样的人纵然有极高的天赋,也很难成就一番事业。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也反复强调,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重视影响他们“一生轨迹”的“人格培养”。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与维护,将知识、能力、人格三者完美地统一起来。对教育者而言,在知识的传授中,要重视学生“为人”、“做人”所必备的知识,即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与他人共事、合作、社会交往即“做人”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三、现状令人担忧

目前,高等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两种普遍的倾向,妨碍着大学生知识、能力、人格三者的统一与和谐发展。首先一种倾向是弥漫在大学校园里的实用主义倾向。大学生们特别钟情于那些对日后求职会有帮助并能给自己带来可观收入的实用技术的学习,而对那些实用性不强或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学有所成的基础理论和基础学科则反应平平或敬而远之。由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校园里便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英语热”、“计算机热”、“考证热”(律师证、会计师证、驾驶证等)。相对于以往学校人才培养完全不问市场需求而言,这无疑是一大进步。然而,大学教育毕竟不同于职业培训,它更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注重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充实与提高,目的是通过这种系统的学习与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种实用主义的学习显然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倾向,究其原因,一是市场经济的功利思想对学生的诱惑,二是中国传统实用理性思维潜移默化的影响。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讲优胜劣汰。它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当下、眼前,而很难考虑长远,这是市场经济的一大弊端。如果我们不加分析地把市场中的一切都当成好的东西来依循,必然会导致行为中的急功近利,学习的动力直接来自市场上看得见的既得利益,甚至为此而中断学业。对个人而言,会影响他的长远发展,即使这种功利的考虑并不纯粹是为自己,也为了社会,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往往是难以用现成的科学技术知识去解决的,它需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而这种探索和创新又是难以明确直接功利效果的;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而言,如果只知眼前的利益而没有长远的考虑,那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永远也无法摆脱落后的局面。

再从我国传统思维来看,我国传统思维一向注重的是社会与人,讲实用理性,古代四大发明都是技术上的成就,而缺乏科学理论、体系上的创造。近代虽然也出现过一些很伟大的科学家,但其贡献仍局限在技术层面而很少有科学理论成果。这种思维惯性通过一代代人传递下来,尽管大学生们并未受过多少系统的传统文化训练,但这种思维方式仍然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而这种传统的实用性与市场经济的谋利趋向一拍即合,所产生的巨大效应,不仅仅是大学生们难以抵挡的,甚至一些从事专业理论研究多年的学者也耐不住诱惑,开始“下海”了。

现实告诉人们,关起门来搞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党中央反复强调,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这个主战场,要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富强服务。但教育如何面向经济建设这个主战场,怎样为经济建设服务却是需要认真思考的。21世纪我们要赶超世界强国,要走在世界前列,教育必须围绕着这个大目标,培养出适应竞争激烈的21世纪要求的、具备多方面知识和才能、具有创新精神的各类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持续稳定发展服务。显然,实用主义倾向与此是背道而驰的,必须予以超越。

妨碍大学生知识、能力、人格三者统一并和谐发展的另一种倾向是只重做事,不会做人。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人格方面的问题,表现也多种多样,如,性格孤僻,感情冷淡,对人不信任,缺少与人相处的兴趣与能力,无法与人合作并建立亲密关系,社会交往能力差;有强烈的自我表现中心倾向,不遵守社会规范,对人对事既无责任心,亦无义务感,缺乏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部分学生对人际关系过度敏感,希望别人接纳,又怕遭人拒绝而伤自尊,因而在各项活动中尽量采取回避态度,拒绝参与本想参与的社会活动;还有一些学生性格幼稚,缺乏自信,凡事依赖别人的帮助与支持,如果自己单独行事,就会感到莫大的恐惧;或者性格固执,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和劝告,处事墨守成规,言行僵化,却自以为有主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上述人格方面的缺陷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而且妨碍了他们做事,阻碍了他们的进步。

所以会形成上述诸多的人格方面的问题,这与我们以往的教育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以往我们对学生的做人教育注重于正面灌输,侧重于思想教育,且多与当时的政治形势相联系,缺乏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分析与把握,缺乏对不同学生个性形成的背景因素的分析和正确引导,从而使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实际相分离,与专业教学相分离,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再加上教育者本人存在的若干问题,如言行不一,缺乏献身精神,不能身体力行,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等等,致使学生无所适从,直到成为大学生,对如何做人仍一片茫然,部分学生甚至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以为只要有才有能就够了。殊不知做事与做人是不可分的,人格方面的缺陷,必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和做事。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相当的知识和才能,且要求有健康向上的人格,能妥善地协调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善与人团结协作,有责任心、正义感和献身精神。只知做事,不会做人是万万行不通的。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将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列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将人格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其中,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科学追求的激情,有对真善美的热烈的向往,有对困难坚忍不拔、勇于战胜的勇气;有面对权威坚持真理、无私无畏的气概。同时,教师也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注意为人师表。在教学研究领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精神,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有真诚的爱。教师的人格力量会对学生产生一种莫大的号召力。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要责任,自觉地向周围的人们学习,“见贤思齐”,“见不肖而内自省”,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注意做人知识的学习,在培养、锻炼能力的同时不忘记做人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在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中熔铸自己高尚的人格。

总之,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把知识、能力、人格三者的统一与和谐发展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出适合21世纪要求的、有知识、有能力、人品高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素质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