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人格: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追求

和谐人格: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追求

时间:2023-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尤其是大学生犯罪率急速增高的事实昭示人们,青少年包括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不容忽视,和谐人格必须成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应有的目标追求。[8]无论是西方的古代文化,还是中国的传统思想都包含了对和谐的精神指归。和谐人格对于自觉加强人格修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理想的前进方向,是一个人人格可持续修养的必然目标指归。

和谐人格: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追求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现象屡屡见诸报端。2002年4月,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伤两只熊的事件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2004年年初,马加爵残忍地杀害四名同学的恶性事件更是引起了人们的深深的思虑。有识之士都在深入地思考:我们的大学生怎么了?

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而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6]另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7]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尤其是大学生犯罪率急速增高的事实昭示人们,青少年包括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不容忽视,和谐人格必须成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应有的目标追求。

如前所述,和谐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是指组成事物的各子系统之间、构成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以及诸要素本身的协调。它包括三个层次:其一是微观和谐,即构成事物各子系统诸要素本身的和谐,这是事物整体和谐的基础;其二是中观和谐,即构成事物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和谐;其三是宏观和谐,即构成事物的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也就是事物作为统一的整体的和谐。[8]无论是西方的古代文化,还是中国的传统思想都包含了对和谐的精神指归。毕达哥拉斯的天体和谐论、赫拉克利特的对立和谐观以及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老子的阴阳和谐说、孔子的中庸之道存在着精神意蕴上的相通。而今,饱受二次世界大战洗礼和几十年冷战冲击的世人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和谐无论是对个人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和谐则无战争,国家和谐则无战乱,天人和谐则无生态危机,人与社会和谐则无犯罪,个人内心和谐则无焦虑。人格是一个具有多层含义的综合名词,我们是在以下三层意义的整合上来使用这一概念的,即“以性格、气质、能力为特征的‘心理人格’(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与个人的气节操守、道德品质、人格情操相关的‘道德人格’(moral standing或moral quality);和法律主题不可分离的‘法律人格’(legal capacity或personal right)”。在我国,有不少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把人格和个性(personality)等同起来,而事实上二者之间尽管存在着内容上的大部分的重叠,但细微的差别还是存在的,人格一词包含着更多的道德意蕴和精神方面的追求,而个性一词则偏重于个人的特质、偏重于个人的独特性,它更多指向的是个人的内在本性。

和谐人格是个人自觉地和谐地组织自己的各种内在素质和外在条件而形成的能够进行和谐生活的相对最佳的人格,是指构成人格的各种素质系统之间、构成素质系统的各种素质之间以及各种素质本身相互和谐所整合而成的健全的完整的人格。诸如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其智力水平之间的和谐、与心理素质之间的和谐以及智力水平与体能水平的和谐等是第一级的和谐;一个人道德品质中世界观与人生观、与价值观之间的和谐等属于第二级的和谐;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本身的和谐构成了第三级和谐等。正是在这些众多的和谐的基础上,才整合构成了一个人的和谐人格。和谐人格是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在一次次的和谐行为中形成的,同时它又会表现在一次次的活动和行为中,和谐人格的突出表现就是能够进行和谐的生活。

和谐人格是相对最佳的人格,也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在和谐人格和不和谐人格(变态人格)之间有很多的中间状态,大多数人处于中间状态。和谐人格对于自觉加强人格修养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理想的前进方向,是一个人人格可持续修养的必然目标指归。

为了更进一步地理解和谐人格,我们归纳出知识经济时代和谐人格所具有的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在精神架构的问题上,他们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求真的科学精神和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作为一个具有和谐人格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相对完整与和谐的精神世界,和谐的精神世界是一个人进行和谐精神生活的内在依据和出发点。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富足,伴随着人类对人格“物化”和人性“异化”现象的不断反思,人们必然会越来越重视人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关爱自己的精神家园,自然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精神世界的架构,而架构自己和谐精神世界的两块基石就是做事的科学精神和做人的人文精神。

世界是一个整体,科学是对世界的认识,因此科学也是一个整体。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把科学分成了许多学科,为了学习的高效,人们又把大学分成了很多专业,这就使得很多人的知识限制在了自己所学的专业之内,从而缺乏对整个科学世界的完整认识。作为现代社会的人,要架构自己完整的精神世界,就必须了解相对完整的科学知识,形成相对完善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他们具有民主的作风,随时准备倾听别人的正确意见,但同时他们也有较强的独立性,不迷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在重大问题上能够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并能做出恰当的行为。

第二,在对待个人的态度问题上,他们有较为清楚的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短处,也了解自己的长处。他们不有意遮掩自己的缺点,也不回避展示自己的优点。他们倾向于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感受,过一种坦诚的生活。他们自尊但不自傲、自信但不张狂、自强但不固执、自爱但不偏执,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发展寄托在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上,不怨天、不尤人,不牢骚满腹,因此总能和现实之间建立较为愉快的关系。

第三,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他们具有强烈的同情心,随时愿意帮助别人。他们不苛求别人,能够容忍别人的缺点,承认有缺点乃是人性的自然,但对嫉妒、张狂等妨碍人性发展的毛病十分敏感,总是引以为耻。他们具有朴实、慈爱和宽容的品质,总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别人,尊重别人但不奴颜婢膝,关心别人但不盛气凌人,帮助别人但不求对等回报。他们面对问题总是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态度,处理问题对事不对人,从不借别人的错误整治别人,也不会借打击别人抬高自己。

第四,在对待集体、国家的问题上,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心人类,具有明显的亲社会行为,愿意为集体、为家乡、为祖国、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从不故意违反社会常规,但在他们认为重要的问题上,会毫不迟疑地抗拒有害习俗。

第五,在人际关系的问题上,他们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空间,人际空间的中心是他本人,中心的外圈是知己圈,知己圈的外圈为朋友圈,朋友圈的外圈为熟人圈,熟人圈的外圈为陌生人圈。人际关系和谐的人,其人际圈具有适度的通透性,外边的可以进来,里边的也可以出去,即陌生人经过接触可以变成熟人,熟人经过交往可以变成朋友,朋友如果志同道合也可以升华为知己,反之亦然。他们感情自然、淳朴、热烈,他们会为找到好朋友而欢欣鼓舞,但不会对失去一个不该成为朋友的朋友而伤心。人际关系和谐的人能够准确地把握自己的人际关系,能够清楚地区分谁是自己的知己、朋友和熟人。他们可以有很多朋友,但他们的知己不会太多,他们仅与少数人保持持久而深厚的友谊,共同的价值观念是维系他们深厚关系的基础,在同一时间的一定空间内他们的知己一般不超过数个。他们有个人独处的需要,他们不回避与人的接触,但不依赖别人。

第六,在对待自然、对待环境的问题上,他们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热爱环境,他们对自然壮美和秀丽的景色心驰神往,能够无数次地欣赏同一自然景观。他们具有明显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他们呵护环境,拥护环保,支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事业。

第七,在对待劳动的问题上,他们具有以勤劳为核心的一系列优秀品质。勤劳是在人自身先天活动的前提下在不断学习、劳动和教育过程中建构起来的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基本优秀品德,坚强、自律、节俭、公平、勇敢、责任心、创造力等一系列优秀品质都是在勤劳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八,在对待事业的问题上,他们挚爱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他们具有开放的知识结构,对学问有向慕之心,有终身学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愿望,他们善于自我教育,随时准备向书本、向他人、向生活学习,因此不管顺境还是逆境,他们总是在不断前进。

第九,在对待个人境遇的问题上,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们能始终微笑着去面对生活。对于物质方面的欲望,他们持知足者长乐的思想,他们明白金钱只是他们生活的工具,而不是他们生活的目的,他们永远不会成为金钱的奴隶;对于名望,他们不回避,也不刻意追求,他们知道名望只代表着过去,未来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对于挫折,他们能够坦然面对,能够吃一堑长一智,变不利为有利。

第十,在能力结构的问题上,他们具有基本能力充分与专业能力强的特征。基本能力是人们进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一些能力,诸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语言能力、意志力等;专业能力是指从事一定专业所必需的能力。具有和谐人格的人,其多种能力是协调一致的。

第十一,在身心健康的问题上,他们具有心理平衡、精力充沛、体能良好的特征,他们热爱生命、关注健康,能够选择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不放纵自己体验不健康生活行为。

第十二,在心灵感受的问题上,他们能常常得到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用语,它是指一种返归自然并与自然合一的欢乐情绪,它可以是极度的欢乐,也可以是宁静而平和的喜悦。每个人在其一生当中都会体验到高峰体验,问题是要主动创造和寻找产生高峰体验的机会。高峰体验可以成为一种导引,导引着人格一步步走向自我完善。

以上,我们归纳了和谐人格所具有的一些优秀品质,显然,和谐人格是以道德品质为核心建构起来的,而道德品质又是宽厚、善良、仁慈、诚实等优秀品质为核心架构起来的。上述品质既可以看成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和谐人格的标准,也可以看成是一个人加强自己人格修养的目标。当然,一个人很难同时占有这些优秀品质,只要大部分符合上述标准,其人格就是基本和谐的了。

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使命,高等学校的育人质量如何无疑会影响到民族的前途、国家未来。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信息、能力和人才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作为知识“制造厂”和“传播中心”的高等学校必将日益凸现出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然而,纵观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设置和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缺陷。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重视了对大学生“才”的挖掘,忽视了对大学生“人”的培养。明显的表现“一是对专业性的过分追求。二是对实用化取向的过分强调”。由于对专业化的过分追求和对实用化的过分强调,科学主义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相应地,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等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忽视。几十年来,我们培养了一大批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同时不可否认,我们也培养了为数众多的对自然科学愈来愈窄的领域知道得愈来愈多,而对人文社科愈来愈宽的领域知道得愈来愈少的缺乏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工具型”人才,他们“不懂哲学、不懂文学、不懂历史,不讲文明、不讲道德、不讲奉献,专门利己、毫不利人,心胸狭窄,趣味庸俗,除了快快发财,不知人生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这种当代大学生人格的缺失无疑是高等教育的失败,与日益凸现的高等教育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这种大学生毕业后不仅不能够承担起国家、民族赋予的重担,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不能够过健康幸福的个人生活,有时甚至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前述大学生心理障碍患者比率增加和大学生犯罪率升高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点。

张立文教授指出,目前人类面临着五大冲突,即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的心灵的冲突、人类各种文明之间的冲突。此五大冲突引发了人类的五大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和价值危机。[9]

我们认为在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最危险、最可怕的还是人本身的危机,人的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即人的人格危机是一切危机的总根源。因此要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必须先从构建和谐人格开始。社会的发展、人类危机的解决将越来越需要人格和谐的高层次人才。分析地看,和谐人格是心灵和谐的依据,也是心灵和谐的结果。人际和谐以和谐人格为前提,群体和谐以和谐人格为基础,天人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和谐人格为主导。纵观世界发展史上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伟大人物们,他们绝大多数是具有和谐人格的。时光的车轮推移到21世纪的今天,世界业已呈现出政治多极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倾向,身处其间的人们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又面临着众多的发展机遇,只有具备和谐人格底蕴的人们才能够从容应对挑战、把握机遇,也才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外界诱惑面前迷失前进的方向。因此,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人格和谐的人才,和谐人格既是个人幸福生活的保障,也是个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长为大才、通才、全才的前提。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战场,理应把和谐人格的塑造作为教育的主导目标。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曾以和谐作为治学思想,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位不受传统教育青睐的大物理学家、哲学家非常重视和谐对于人的作用,他认为:“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所以他强调:“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10]爱因斯坦的话无疑应当引起我们每一个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目前,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已经全面展开,高等教育自然概莫能外。很多人容易望文生义,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各种素质的教育,如果素质教育仅仅停留在培养各种素质的水平上,那么素质教育不仅在理论上是不健全的,而且在实践中是有害的。目前,我国的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借素质教育之名行某种素质强化之实的现象,诸如家长逼孩子学钢琴,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的音乐素质;小学教师逼学生进行无数次的数学运算,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中学老师逼学生一遍遍地写作文,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写作素质;大学老师对学生放任自流,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自立素质,等等,所有这些显然都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的提出为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找到了坚实的落脚点,但在人们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只见一个个单独的素质而不见各种素质的整体人格,因此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应当是:以素质的培养为落脚点,以和谐人格塑造为目标的教育。相应地,高等素质教育应当是:以素质培养为突破口,以能力培养为途径,以塑造和谐人格为目标的教育。和谐人格应当成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追求。

当然,和谐人格的塑造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教育决策者和广大的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为此进行长期的、不懈的努力。我们认为,高等教育在关注和谐人格的培养过程中应当注意:第一,深入开展对和谐人格的研究,科学论证和谐人格所具有的特征,为和谐人格的培养提供方向。和谐人格的特征不仅是判定和谐人格的标准,而且也为和谐人格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和途径。前述所提出的和谐人格所具有的十二个特征,我们把它们提出来只是抛砖引玉之举,以期引起有识之士、广大的高校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广泛重视。第二,以和谐人格的特征为标准,正确确立和谐人格教育的内容,全面开展构建培养和谐人格的教育机制的研究,全面展开培养和谐人格的各种教育活动。要重视和加强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和谐教育、创造教育、美育教育、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有利于和谐人格培养的教育。问题的关键往往不在于我们如何强调这些教育,事实上,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从未间断对其中多种教育形式的强调。因此,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能够落实这些教育,抓出水平,抓出实效。第三,开展和谐人格教育原则、方法和途径的研究。把和谐人格的培养落到实处,落到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落到一次次的生活行为中。第四,加强大学生的人格践行教育。克服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只停留在知与不知的低层次上的现象,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在活动中,在火热的生活中塑造自己和谐的人格。第五,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加强自我修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外在的教育毕竟只是大学生发展的外因,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才是大学生发展的真正内在动力。因此,在和谐人格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大学生进行不断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引导大学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就是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和对未来的预见能力。人的力量集中体现在人对自己所期望的事物发展的明智选择上。马克思把人的这种“自由自觉”的主观能动性视为人类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就是要调动大学生的这种“自由自觉”的主观能动性,如此才能够引导大学生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不断摒弃诸如嫉妒、张狂等人性中的毒瘤因素,不断克服人性中的诸如懒惰、不负责任、逃避困难、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等不利于人性发展的因素,不断吸收一切有利于自己人格和谐发展的因素,从而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最终实现自己人格的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