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学的基本原理
一、教学过程自身的和谐
和谐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教学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各个部分只有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下边分别论述一下教学过程自身的和谐和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的和谐。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这就是教师、学生、教材、方法。这四个要素的相互配合,构成了六种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方法的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方法的关系、教材与方法的关系。这六种关系只有处于和谐状态,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要素,正是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构成了教学过程。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打骂和侮辱学生,不能用语言和行为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要唤起他们成功的欲望,要真心实意地相信学生能学好功课。特别是对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更要尊重和信任他们。教师对学生的爱和信任往往会成为一种无形的动力,督促他们大幅度地进步。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扬民主,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这种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表现为师生以诚相见,情感交融,在课堂上听不到呵斥声和叹息声,看不到苦恼和僵持的局面。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善于处理一些偶发事件,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始终处于和谐的状态。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课堂生活其实就是师生间心的沟通、情的交流。不到心心相印的程度,是教不好学生的。”
第三,学生也要尊重和信赖老师。教师也特别希望得到学生的尊重,他希望学生们能认真听他讲课,能认真完成他布置的作业。老师辛勤的劳动也需要情感的报偿。当他站在讲台上看到全班同学都在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课时,他会有一种成功感,有一种幸福感,愉快的情绪会激发他的聪明才智,许多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妙语警句也往往会脱口而出,思路更加清晰,教态更加自然,效果会“出乎意料”。然而,当他看到台下有的同学在打瞌睡,看小说,相互说话时,他会感到自己的劳动受到了愚弄,情绪会变得烦躁、低沉,准备好的讲稿也可能会被打乱,课堂气氛会显得很不和谐。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也要出自内心地尊重和信赖老师,要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要相信老师能够教好自己。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
2.教师与教材的和谐。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教材的过程或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的过程。教师要教会学生,首先自己要会,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教学中,教师与教材的和谐具体表现为:
(1)教师要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有些基础学科,如语文、数学等,从小学到高中都开设,有些篇目和具体知识也可能会重复出现,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不同,即使是同一学科、同一类知识,不同的年级具体要求也不同。所以教师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准确把握教材的广度和深度,该讲的不讲不行,不该讲的讲多了也不好。
(2)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教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所谓难点,是估计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要把握重点,就要对教材反复钻研,从中提炼出教材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有些教师教过几遍教材后就自以为吃透了教材,其实未必。
一位教师要想把教材全部背下来容易,但要真正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并巧妙地讲出来,却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功夫。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师要“精讲”,有些教师却总是讲满堂,“精”不起来,为什么?其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吃透教材,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只得像扫马路一样,沙子柴草一起扫,唯恐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教学如同摸鱼,会摸鱼的人一个猛子扎下去,抓住鱼而水不浑;而不会摸鱼的人搅浑了水也摸不到鱼。这是因为前者知道鱼在什么地方,而后者根本不知鱼在哪里,只得到处摸,费了时间却抓不住鱼。教学亦如此,会讲的老师三言两语就把教材的重点交代清楚了,而不会讲的老师累得满头大汗,学生也不知道该掌握哪些东西。
所谓难点,是指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重点未必是难点。教师怎么知道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这就需要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知识基础,知道他们的理解能力。扫马路式的讲课方式就在于老师不知道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所以漫无重点地一起讲。殊不知,学生会了的东西,你越讲他越烦,难怪有的老师讲课时学生睡觉、做小动作。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他主张不要把没有难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师在课堂讲的东西应该是学生经过反复思考仍不能明白的问题,这才是“难点”,学生自己能看明白或经过一番思考仍能明白的问题,教师就可以不讲或点拨一下。所以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师“精讲”的前提条件。
(3)教师不但要“备课”,还要“背课”。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在上课前要准备教案(备课),还应该把教案背熟(背课)。讲课如同演戏,如果演员在舞台上台词不熟,磕磕绊绊,哪有余力去进入角色呢?一个教师在讲台上只顾看教案,哪有余力去观察学生、考虑教法呢?一些优秀的教师到外地“送课”,事先并不需要和学生接触,而讲课时却挥洒自如,很快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他们娴熟的教学技巧外,很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他们对教材已“烂熟于心”了,所以讲课时能把大部分精力转到观察学生和考虑教法上。
3.教师与方法的和谐。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教学有法”是指,任何教学都必须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都必须按一定的教学模式或程序来教。教师上了讲台,要按照预定的思路和教学程度上课,不可能想到哪做到哪。所谓“教无定法”是指,即使同一个老师,在讲授不同的教材内容时,也不可能按一个模式用同一种方法来教。任何教学方法都不能机械照搬。所谓“贵在得法”是指,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灵活地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做到以上三点,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要熟悉教学的规律和教学原则,至少能熟练地运用一种教学模式或方法。“教无定法”并不是说教师的讲课不需要什么方法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教学都必须遵循一套科学的教学程序,特别是一些刚登讲台的青年教师,应该从最基本的教学常规开始,首先熟练地掌握一种教学方法,不仅知道这种教学方法的每一步怎么做,还要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只有明白了“为什么”,才能在课堂上灵活变通,不机械照搬。如果一个教师掌握的教学方法多了,并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方法,那么他在课堂上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真正做到“教无定法”了,真正达到这一步,我们就说这位教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一位教师成熟的标志。
4.学生与教材要和谐。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师直接向学生讲授教材,还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材,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所以学生与教材的关系也很重要。首先,学生要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而与教材中的新知识联结起来,不能出现知识的断层,也不能出现“夹生饭”。其次,学生要通过预习,对新教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其实,预习不仅是感知新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理解了的东西,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不讲或少讲。学生在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会在他头脑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听课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更加深刻。如果学生课前没有预习新教材,在老师讲课时往往会“跟着感觉走”,不知道哪些是重点和难点,思维跟不上趟,学习效果就差。
5.学生与方法要和谐。要确定教师教的方法,首先必须知道学生学的情况。教法一定要适合学情,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法与学生的关系表现在多方面。首先,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参与的主动性等,这就是所谓学情。其次,同一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习惯的学生也应灵活变通,不能千篇一律,机械照搬。第三,任何教学方法,都必须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不然只有教师一相情愿,往往会事与愿违。如有些老师试图用启发式教学,结果学生启而不发,问而不答,课堂气氛很沉闷。教师在运用一种新的方法教学时,首先要告诉学生这种方法的优点、具体操作程序,便于学生主动配合。如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学讨论,如果教师不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则不知道重点学什么,应该掌握哪些东西,在讨论时也往往流于形式,不得要领。所以学生的学法与教师的教法配合默契才能形成课堂教学的和谐气氛,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第四,任何教学方法都是教法与学法的结合。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结构时,不仅要考虑到教师怎么做,还要考虑到学生怎么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6.教材与方法要和谐。我们常说教学要“因材施教”,在这里“材”是指学生,是指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而对症下药,不能对所有学生都要求一律。但这个“材”也可以看成是“教材”,要根据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理论上讲可以适用于各个学段各个学科的教学,但不同的学段和学科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灵活变通,形成一些具体的变式,适用于不同的学科教学。不顾学科的特点而机械地照搬一种模式,会造成教学过程的不和谐,导致教学的失败。
以上是教学过程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它们相互之间只有配合恰当,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才会导致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和谐,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的和谐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包括教室环境的布置、教学设备、教学工具等;心理环境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班风、学风等。教学过程只有与教学环境密切配合,相互适应,才能使教学处于和谐状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1.教学过程与物质环境的和谐。教室环境的布置和整洁程度,对于美化学生的心灵,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都很重要。如在教室的周围墙壁上张贴名人画像和名言条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陶冶他们的情操;张贴一些世界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的摄影和图画,有助于美化学生的心灵,增加他们的知识;张贴一些知识结构图、概念、法则表等,则有助于他们学习课本知识,不断强化记忆。教室地面、门窗、墙壁经常保持干净、整洁,能使师生赏心悦目,精神焕发。如果窗台上摆满花草,则更能使人神清气爽,精神抖擞,消除疲劳。整齐的桌椅、漂亮的窗帘、明亮的灯光,能够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使人产生一种自豪、愉快的心情。
教学设备和工具除了必要的桌椅、黑板以外,如投影仪、录音机、标本、模型、实验仪器等。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电化教学手段正在走进课堂。有条件的学校已经把录像机和微机引进了课堂,对于扩展学生的知识背景,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更是单靠教师的讲解所不能比拟的。
2.教学过程与心理环境的和谐。如果说教学的物质环境是硬件的话,教学的心理环境就是软件。教学的心理环境包括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班风、学风等。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课堂教学中师生配合默契、相互信任和尊重,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亲切,课下也要爱护、关心学生,使学生从内心里尊重、信赖老师。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密切配合也是搞好教学的必要心理环境。如在课上课下同学们相互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学习好的同学主动帮助学习差的同学补课等,都会影响到全班的总体学习水平和教学的效果。
班风和学风是包括多方面的,如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上课回答问题的主动性、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课下完成作业的情况、同学之间的团结情况、对老师的尊敬情况以及讲卫生、爱劳动的习惯等。好的班风和学风会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卫生习惯;好的班风和学风会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所以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的密切配合与相互适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和谐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时时想到“和谐”二字,并力求使方方面面达到和谐,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