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在海湾地区集结了70多万军队,3 000多架飞机和4 000多辆坦克、装甲车辆。面对如此庞大而又分散部署的军事力量,要实施多军兵种、大纵深、远距离、快速机动的空地一体作战,只能通过指挥自动化系统来协调和控制。
在战略层次上,多国部队主要通过全球军事指挥控制自动化系统来保障美国本土与海湾部队之间的通信。全球军事指挥控制自动化系统由指挥中心,探测预欧洲系统和国防通信系统等组成。其主要任务是保障美国国家指挥当局(总统、国防部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不间断地指挥分散在各地的战略部队,并通过安装在舰船、飞机和地面台站的通信设施,处理绝密的数据和作战情况,沟通国家指挥中心与野战部队之间,以及各兵种之间的通信。
指挥中心分为国家级和战区级。海湾战争中,国家级指挥中心——美国中央司令部负责海峡地区作战,它设在远离战区1万多公里的美国本土,中央司令部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分别组建了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部队和情报系统前线司令部,通过国防通信系统、军用卫星和商用卫星通信系统,对他们实施指挥和控制,并负责协调约70多万参战部队的联合行动。为确保对参战部队的绝对指挥控制,美军设立了国家指挥中心,移动指挥中心、机载指挥中心和许多指挥所。
探测预警系统包括地面雷达、预警卫星和预警飞机,主要负责提供敌方攻击警报,以防战战略突袭。因此,它对己方战略部队生存至关重要。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使用的控测预警系统有APS全球定位系统、国防支援预警卫星和预警飞机。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包含18颗卫星,它们分别配置在6个轨道平面上,每个平面上均匀配置3颗轨道备用卫星。到1993年,GPS系统的21颗卫星全部进入轨道。GPS的卫星信号可使装备GPS接收机的用户,确定自己的经度、纬度和高度三维空间坐标。GPS接收机有单通道、双通道和5通道三种。最小的GPS接收机大小如香烟盒,重0.5kg,使用十分灵活、方便。海湾战争中,全球定位系统每天24小时向地面发送导航数据。参战部队的舰艇、坦克、飞机(如F-16战斗机、KG-135加油机、B-52轰炸机)和地面部队,甚至新一代“战斧”巡航导弹都利用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再经过计算机即可确定所在地的经、纬度和飞机(或导弹)的飞行高度,定位精度可达16m。
预警飞机既用于战术警戒,又用于战场指挥控制。多国部队动用34架预警飞机,其中E-3型24架。其主要任务,一是监视识别伊军空中力量;二是作为战术指挥中心指挥引导己方战斗机实施攻击协调空中和地面部队的行动。在海湾战争上投入的E-3预警飞机,装备有14种通信设备,并配有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终端等大量航空电子设备。它能识别370个低空飞行目标,以及更远的高空目标,还能协调战区陆军和空军的作战行动,在对空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国防通信系统是多国部队重要的全球战略通信网。它包括自动电话网、自动保密电话网、自动数字网、国防交换网和国防数据网,以及国防卫星通信系统等,使用的传输手段有微波接力、对流散射、卫星通信、短波通信和电线通信。线路总长达6 720多万公里,遍及五大洲70多个国家的3 100个军事基地。在海湾地区还部署了大量的不同规格和型号的计算机,从各种军用的嵌入式微处理机芯片到膝上操作式计算机、台式个人计算机(微计算机)、盒式小型计算机和车载式计算机一应俱全。在作战指挥、后勤供应、情报处理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防数据网为9 000套计算机系统和各种数据终端提供了高速、可靠的数据通道。它利用卫星、微波、短波和各种有线信道组成一个统一的、通达全球各战略要地的军事数据网。它可以在陆军和部队之间,及其他军种之间进行图像传输和数据传送。
卫星通信已成为远程战略通信的主角,其战术应用亦日益扩大。海湾战争期间,至少12颗通信卫星供美军选用。美国国防通信局处理从沙特到美国本土的90%的通信业务是经卫星传输的。海湾美国国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在沙特的驻地,安装了专用的轻型卫星通信终端,可直接同五角大楼和白宫通话。在战场上的部队指挥官也装备了轻便卫星通令终端,需要时可通过卫星线路同上级司令部和五角大楼通信。国防通信卫星用于远程通信,各军种都装备了国防通信卫星系统的移动接收机的接口设备。海军舰队装有极高频(EHF)和超高频(SHF)卫星通信终端,经舰队卫星通令系统可直接与其他舰只进行通信联络。
海湾战争中,以视距通信为基础的战术地域通信网已难以完全满足通信要求,所以美军将目光重新转向改进的高频通信。经过改进的高频电台,可用于军、师、旅和营以下各级,以及机动、火力、防空、情报与电子战等各个领域,并能为战场指挥官提供远距离保密电话和数据传输能力。改进的高频通信采用了固态电路和其他新技术,设备和系统的体积进一步缩小,大大提高了机动性;其次,高频通信距离远,符合美军空地一体作战条件对通信的要求;第三,采用战术频率管理系统,能适时确定发射频率和可用频率,这些特点对快速反应部队具有更重要的使用。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在战术及主要通过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无线电台、单信道地面和机载无线电系统来连接机动控制、火力控制、防空、情报及电子战、战斗勤务支援等5个功能领域,保障前线战斗部队的通信。
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是保密性好、抗干扰性强、容量大的数据话音通信系统,具有导航和敌我识别功能。该系统是一个时分多址方式通信网络,网络采用无节点结构,任何一个终端均可起接力站作用,多国部队部署在海湾地区的多数飞机、舰只都能接入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系统的容量足以保障分散的战术指挥分队、飞机、海面舰只、潜艇和其他用户工作。海湾战争中,E-3A预警飞机、F-14和F-15E战斗机、地面小分队等装备了该系统的终端后,可适时高速传输数据、数字调制话音,以及导航和定位信息。
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尽管有许多优越性,但是它毕竟不能代替指挥员的大脑,因为它没有思维能力,它的全部工作都是按照人预先编好的程序进行的,它只能在人预先设想的方案范围才发挥作用。同时,由于战争双方是互相保密的敌对集团,战局瞬息万变,指挥自动化系统也不可能准确无误地反映出敌我态势。因此,在整个指挥过程中,还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指挥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可以说,自动化并不是弱化或限制了人的作用,而是对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