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上数据显示,甘肃大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到的学校性教育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是缺失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性知识来源自然多元化。根据多重响应,定义性别与性知识的来源两个变量的相关性,得出交叉表显示(表2-27),大学生的性知识来自于“兄弟姐妹、广播和父母”的比率均在10%以下,来自于“老师”的占11.3%,其中女生从“父母、老师和兄弟姐妹处”获得的性知识要多于男生。可见,在甘肃基础教育阶段,性知识教育严重缺失的现象客观存在,尤其是家庭和学校性教育力度明显不足。他们在学校和家庭中无法获取性知识的情况下,只能从其他途径寻找。如表2-27中所示,性知识来源于“书刊”的占58.5%,其中女生从“书刊”获得的性知识比男生高出9.1%,因为此种途径更为隐蔽,深得女生喜欢。来源于“网络”的占49.7%,其中男生通过此途径获得性知识的比率高于女生11.8%,说明男生更喜欢通过网络获得性知识。来源于“朋友”的38.1%,其中男生高于女生6.5%,看来男生与朋友交流得多一些。来源于“影视媒体”的占36.7%。这种局面令人担忧,因为当前网络、影视媒体、报刊上的性知识较为混乱,健康的与非健康的性知识、性价值观、性道德观共存,令青年人无法有效甄别。也就是说,大学生急需正确的性知识、性规范的引导,尤其是性道德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方面的提升。
同时,根据多重响应,定义经常居住地与性知识的来源两个变量的相关性,得出交叉表显示(表略),居住在农村与城市的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有一些明显变化。家在农村的学生从“书刊”和“影视媒体”所获取的性知识比居住在城市的学生要多一些,相应的从“朋友、网络、老师、广播、兄弟姐妹和其他途径”获取性知识的比城市学生要低一些。这个差异性通过双变量统计分析中的相关性分析(表略)得到了印证,居住在城市和农村的学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有显著差异性,尤其是在父母、兄弟姐妹、老师、网络等途径中,它们的pearson相关性分别为(.090**)、(.096**)、(.223**)和(.086**),说明pearson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通过父母的文化程度与性知识的来源的相关性统计,结果显示(表略),母亲的文化程度与大学生的性知识来源中pearson相关性为.649**,表明母亲的文化程度与大学生的性知识来源具有显著相关性。母亲文化程度高,子女从家庭获得性知识多一些,看来家庭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母亲,尤其是女生从母亲处获得的性知识比男生要多,这是国内此类调查中显示出的普遍现象。
表2-27 不同性别与大学生的性知识来源构成情况
历史比较:(2003年—2011年)
2003年胡珍教授对大学生的性知识来源也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显示(表略),大学生的性知识“来自于父母”的为18.9%,其中33.6%的女生得到了父母的帮助,而男生只有4.3%。而2011年在笔者的调查中,甘肃大学生的性知识来“自于父母”的只有9.3%,比2003年低9.6%,说明甘肃大学生从父母处获得性知识的比率低于8年前的全国水平,这与父母亲的文化程度有明显关系。从以上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甘肃大学生的父母亲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观念保守,子女从父母处获得的性知识也就明显低于全国水平。2003年胡珍教授在全国做的调查结果显示,性知识“来自于兄弟姐妹”的为2.5%;来自于“报刊”的为20.9%;“影视媒体”的20.3%。而2011年甘肃大学生的性知识“来源于兄弟姊妹”的为3.0%;“书刊”的为58.3%;“来自影视媒体”的为36.6%。这三个来源中除来自于“兄弟姐妹”的比率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接近外,其他两项明显高于2003年的比率。说明社会的进步和性知识涉猎面的广泛,关于性方面的知识输送渠道比以前畅通。再加上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增强,获取性知识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和对比研究不难看出,甘肃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甘肃大学生从父母处获得的性知识基本缺失,尤其是男生所获得的帮助是极为有限的。这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和性观念有明显关联,这一因素也影响了大学生的性价值取向。二是大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校性教育缺失严重,导致他们目前所掌握的性知识缺乏科学性,甚至在一些性知识的认知上存在明显错误,这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三是大多数大学生能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获取性知识,但难以区别真伪。如此看来,实际上大学生目前急缺的不是性知识的教育,而是对鱼目混珠的性知识的科学辨别能力的提升,以及面对复杂多元的性道德观和性价值观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增强。这些基本情况在以下几章的分析对比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应该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注释】
[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56.
[2]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47.
[3]罗应婷.SPSS统计分析从基础到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2.
[4]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84.
[5]刘达临,胡宏霞.性学十三讲[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8.81.
[6]刘达临,胡宏霞.性学十三讲[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8.8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