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大学生对婚姻道德规范的评价

(一)大学生对婚姻道德规范的评价

时间:2024-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大学生对婚姻道德规范的评价为了解大学生对婚姻道德规范的评价及价值取向,本研究特设计了四个问题。因此,本次研究中特设这一问题,意在了解高知识群体大学生的看法和评价,分析大学生的婚姻观。胡珍教授的调查还显示,19.4%的全国大学生认为是离婚率升高是道德滑坡的表现,而甘肃大学生的比率为24.2%。

(一)大学生对婚姻道德规范的评价

为了解大学生对婚姻道德规范的评价及价值取向,本研究特设计了四个问题。其一“您认为‘婚前守贞、婚后守节’主要是针对:男人的;女人的;男人和女人的;说不清”;其二“您对社会上议论的‘闪婚’‘闪离’(就是快速结婚或离婚)的看法是:注重生活质量的表现;不负责的表现;应该指责这种行为;说不清楚”;其三“您对目前我国离婚率持续上升所持的看法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道德滑坡的冲击;婚恋观念变革的结果;以上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四“您对目前所谓的青年人‘裸婚’(‘裸婚’是指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甚至没有婚戒而直接领证结婚的一种简朴的结婚方式,是2008年兴起的网络新词汇)的态度是:如果两人真心相爱就赞成;尽管真心相爱,但不现实,因此不赞成;婚姻没有物质基础很难长久;家长肯定反对,因此不愿尝试”。

1.对“婚前守贞、婚后守节”的评价

“婚前守贞、婚后守节”是中国封建社会力推的典型贞操观的缩写,几千年来社会都是用这种性道德规范衡量一个女人的节操和价值,将视贞节如生命的理念深深地扎根在广大妇女身上。直到现在仍在人们的观念中犹存,即使是高知识群体的大学生也不例外,从本次调查中就有一定体现。如表3-12所示,认为“婚前守贞、婚后守节”是“针对男人”的只占总数的2.5%,而且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选择该项的比例都很小;是“针对女人的”比例明显上升至33.1%,其中男生明显高出女生14.8%;认为是“针对男人和女人”的占总数的50.7%,其中女生明显高出男生17.9%;而回答“说不清”的13.7%,男女无明显差别。从以上数据分析不难看出,男女生在这个问题上有明显差异。三成多的大学生均认为是“针对女人的”,尤其是男生近四成的认为是“针对女人的”,说明这一部分学生不仅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深,而且也表明了男女不平等的思想仍有市场。可喜的是一半的学生认为既是“针对女人的也是针对男人的”,尽管在这一选项中男生的比率明显低于女生,但至少一半的大学生主张在这一问题上男女平等的评价标准,认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婚前守贞、婚后守节”的要求应该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

表3-12 不同性别与“婚前守贞、婚后守节”相互关系交叉情况

img39

卡方值=40.654

2.对“闪婚”“闪离”的评价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婚姻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用“闪婚”“闪离”来形容,就是快速结婚或离婚,尤其是80后和90后的青年人,因经济问题、感情问题、利益问题等复杂因素快速结婚或离婚。社会上对这种现象议论纷纷,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因此,本次研究中特设这一问题,意在了解高知识群体大学生的看法和评价,分析大学生的婚姻观。调查结果如表3-13所示,绝大多数大学生对“闪婚”“闪离”的现象持否定态度,如果将认为“不负责任的行为”和“应该指责这种行为”两项百分比相加,70.4%的大学生对“闪婚”“闪离”的行为表示不赞成,这一比率反映了90后的大学生对婚姻观的基本态度,要慎重对待结婚或离婚,婚姻中的双方应互相负责,互相专一。如果将“说不清楚”的21.5%视为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人,也就是将中间派排除。在这个问题上持肯定态度的只占8.1%,这一部分人认为“闪婚”“闪离”是注重生活质量的表现,可以说他们的观念比较超前,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因素,而对他人和家庭的责任考虑较少。这也许是因为没有结过婚的大学生考虑问题更单纯一点的原因,或完全将婚姻问题视为个人私事,只顾考虑自己感受的结果。

表3-13 不同性别对“闪婚”“闪离”评价的交叉情况

img40

卡方值=12.307 a

3.对离婚率持续上升的评价

近年来离婚率的上升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因离婚带来的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影响甚大。各国政府不得不全力解决离婚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但离婚率的上升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据民政部数据显示,从2003年开始至2009年,我国每年的离婚人数都在递增。仅2010年上半年,全国84.8万对夫妻离婚,日均5000对,全国各城市的离婚率不一样,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据报道美国和英国的离婚率为50%~60%左右)。离婚率的上升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复杂的社会问题。那么,大学生对这一现象如何评价?他们持什么样的婚姻观?统计结果如表3-14所示,排在第一位的是,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将“社会进步的表现”、“道德滑坡的冲击”和“婚恋观念变革的结果”等三种皆归为离婚率上升的因素,其中女生比男生高出13.0%。排在第二位的是“道德滑坡的冲击”,奇怪的是男生比率高出女生11.0%,这可以理解为男生更加反感离婚率上升的社会现象,所以将离婚视为不道德的行为的比率高于女生。排在第三位的是“婚恋观念变革的结果”,占总数的14.2%,在这个问题上男女生基本无差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的大学生很少,只占总数的5.2%。总体看来,大学生能够正确地、客观地分析导致离婚率上升的原因,而且大多数人的观点仍较为传统。如果将道德滑坡的冲击视为持否定态度的话,至少一半以上的学生对离婚率上升应该是持肯定态度的,说明了大学生更多地考虑婚姻的质量,坚持相爱原则和无爱就离的婚姻观。

表3-14 不同性别与我国离婚率持续上升的评价交叉情况

img41

卡方值=24.5000 a

以上这些比率的总体结构与同类调查研究结论趋向有异同。相同的是对离婚率上升持正面肯定态度的占多数,持反面否定态度的占少数,不同的是甘肃大学生的观点更保守一点。2003年胡珍教授对全国4123例大学本科生的性现状和性教育做了调查,数据显示10.3%的学生认为离婚率升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而甘肃大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比率是5.2%,这一比率低于全国大学生5.1%。胡珍教授的调查还显示,19.4%的全国大学生认为是离婚率升高是道德滑坡的表现,而甘肃大学生的比率为24.2%。从中不难看到甘肃大学生认为离婚率升高是道德滑坡的冲击比例高出全国大学生4.8%,说明甘肃大学生对离婚率上升持否定态度的人比全国其他地区的大学生多一些,持肯定态度的人少一些,这说明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明显存在,甘肃的大学生受传统婚姻观念的影响较大。

4.对“裸婚”现象的评价

所谓“裸婚”就是指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甚至没有婚戒而直接领结婚证结婚的一种简朴的结婚方式。这是2008年兴起的网络新词汇,也是青年人追捧的新结婚方式。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的青年人,是否对这一新事物完全接受?他们会持什么态度呢?笔者通过描述性分析中的多重响应得出的频率表中找到了答案。如图3-15所示,在这个问题上大学生更多地考虑两人的感情,认为“如果两人真心相爱就赞成”的比率占总数的49.4%,也就是说近一半的学生不考虑物质因素,只考虑双方的爱情是否真实,其中男生比女生高出17%。这可能是女生将婚姻看做是自己的终身依靠,希望婚姻更现实、更长久的真实写照。35.9%的学生认为“尽管真心相爱但不现实,因此不赞成”,其中女生高出男生7.2%,虽然比例不高,但反映了女生比男生更现实一点。另有26.0%的大学生认为“婚姻没有物质基础很难长久”,其中女生比男生高出9.1%,进一步说明了女生的总体价值取向。如果将这两项合并后不难发现62.0%的大学生要现实得多,其中女生明显高出男生16.3%。说明了女生不仅考虑爱情还要考虑物质条件,认为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的婚姻是不现实的,也是不长久的。另有11.7%的大学生因考虑到家长肯定反对,因此不愿意尝试,其中女生不愿意尝试的比率高出男生4.6%。在该问题上无论男女,考虑的因素比其他学生多一些,不仅要考虑感情和物质基础,也考虑家长的态度,毕竟婚姻要涉及更多的社会关系和支撑的条件,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私事,这是大学生的思想趋于成熟的表现。

img42

图3-15 不同性别大学生对裸婚的评价构成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