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集体心理教育活动
一、集体心理教育活动的内涵
(一)集体的概念
集体泛指许多人集成的有组织的整体。集体成员间的互动性是集体的显著特征。集体成员通过语言、非语言的方式,互相交流,彼此分享感受,互相启迪。互动促进了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知觉,并从中得到学习、支持、反馈和成长。本书所指的集体主要是以班级为主的自然组织。
集体心理教育活动从广义角度看,是指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为目的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以发展性辅导为主要目标,以集体辅导为主要形式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教育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从学生的普遍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集体性的心理教育活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集体心理教育活动是指以集体中的全体成员为对象,在集体的情景中,通过对有关心理问题的认知、体验、师生互动等促进每一个成员心理成长的过程。由于我国现行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集体心理教育活动也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集体心理教育活动在人数上没有严格的规定,其规模可根据实际场地、师资、学生具体情况来决定。
(二)集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功能
集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教育、发展、预防、治疗四大功能,这四大功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活动过程中共同起作用。
1.教育功能
集体心理教育活动的过程被认为是一个通过成员相互作用,来协助他们增进自我了解、自我选择、自我发展、进而自我实现的一个学习过程。集体心理教育活动过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学习社会规范,养成适应社会生活的态度与习惯,相互尊重,相互了解,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作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发展功能
集体心理教育活动不但可以供给成员必要的资料,改进其不成熟的偏差态度与行为,而且可以促进其良好的发展与心理成熟,可以培养健全的人格及协调的人际关系。应该说,集体心理健康教育最大功能就在于它有益于正常人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学校,理想的集体心理教育活动不只是关心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要注意健康学生的引导。集体心理教育活动就是要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社会需要与自我需要,促进他们自我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学到建立充满信任的人际关系所需要掌握的技巧和方法,养成积极面对问题的态度,对自己充满信任,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
3.预防功能
集体心理教育活动是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最佳策略。通过集体心理教育活动,成员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懂得什么是适应行为,什么是不适应行为,集体心理教育活动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让成员之间彼此交换意见,互诉心声,讨论以后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策,增进对问题的处理能力的培养,可以预防问题的发生或减少心理问题发生几率。同时,在集体心理教育活动中,指导者不仅能发现那些需要个别咨询的人,并及时给予援助,同时也能使所有成员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正确的认识,用积极的态度,在心理上有所准备,一旦需要帮助,主动上门求助。这也起到了预防心理问题发生与发展的作用,防患于未然。
4.治疗功能
治疗是减轻或者消除已经表现于外的不正常行为。许多心理学家强调人类行为的社会相互作用。在集体方式下,由于治疗的情景比较接近日常生活与现实状况,以此处理情绪困扰与心理偏差行为,易收到效果。对于有心理困扰的学生,经过集体心理教育活动,使他们不再恶化,减轻心理问题,这显然也是集体心理教育活动的治疗功能。
二、集体心理教育活动的定位
集体心理教育活动与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不是以传递知识为目的,而是以促进人的心理成长为指向。因此,集体心理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建立在互动上的“心理指导”,而不是科学教学意义上的“教”。其内涵在于:
(一)集体心理教育活动中的心理指导不是“教导”,而是“引导”
“教导”是注重说教,在传统教育中,通常以教育者为中心,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导致学生的发展也只能是一种单向行为。而集体心理教育活动源于对人的心理发展机制的认识,把活动置于中心位置,集体心理教育活动与传统教育遵循着心理品质的形成与知识的积累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前者遵循的是生活逻辑,后者遵循的是一种科学逻辑。因此,集体心理教育活动不能按照传统的思路去“教导”,而应该是通过“引导”式活动,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心理品质的发展更需要学生自己去认识、感悟和构建。
(二)集体心理教育活动不是提供信息,而是指导选择
在心理指导活动中,教师并不是知识承载者和传递者,而是“助人自助者”,是朋友与知己。从心理教育的意义上讲,学生所需要的并非是堆积的信息和系统的知识,而是要培养面对复杂社会问题的心理调适与心理选择能力。新世纪是注重选择的世纪,价值多元化成为新世纪的显著特征,人们将不得不经常面对一些多发的价值冲突,不得不经常综合考虑外在压力和自身境况,对处于冲突之中的各种价值取向作出即时的取舍选择。尽管心理指导与价值观教育不同,但是面对日益多元的价值世界,心理指导也应做出积极地回应,心理的冲突与价值的冲突常常是相互交织的。因此,心理指导应致力于心理选择与价值选择的指导。
(三)集体心理教育活动立足点致力于心理成长,而非具体问题的解决
人生每一个阶段都会面对心理问题与心理困惑,教育者无法代替学生去解决,学生只能自己去面对。心理指导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去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指导中增进学生心理成长,为人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四)集体心理教育活动中的心理指导非单向施予,而是双向的沟通
从形式上看,指导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引导,是一单向的“施予”过程,但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指导者做出指导所必需的前提是对学生心理的洞察与了解,而这些信息的获得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甚至更多的情况下是在一定的指导情景中学生主动向指导老师敞开心扉,把自己的感知、理解、体验向指导老师敞开;另一方面,心理指导过程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过程,而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和积极对话的过程,指导应视为一种活动的过程与活动方式,指导的结果并不直接指向某种结论,目的在于通过相互交流使学生感悟,形成自助的能力。因此,心理指导需要师生双向沟通,也只有在双向的交流过程中才能产生心理指导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