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二节大三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情感发展的冲突期

第二节大三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情感发展的冲突期

时间:2024-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大学时期,性生理已成熟,而性心理正趋向成熟。性心理成熟落后于性生理成熟的现实,导致产生许多与性有关的心理矛盾。

第二节 大三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情感发展的冲突期

大三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成熟,独立生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其主要心理问题表现较突出的有:

一、自我发展与能力培养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学校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学生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欲望强烈,而高校现实条件使他们感到自我发展与能力培养和他们的期望与理想相差甚远,形成强烈的反差,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烦恼,他们只能接受自己理想中的“完美”自我,不能容忍自己的“不完美”,不肯迁就现实中平凡、有缺点的自我。同时,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使他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面临发展成长的诸多压力,特别是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普遍加大,使他们感到困惑、迷惘,产生失望感,导致情绪消极低落。

1.过分追求完美

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情况有许多种,最明显的是对自我的苛求和追求完美。过分追求完美易引起自我适应障碍,具体表现是对自己持过高的要求,期望自己完美无缺,却不顾自己的实际状况。此外,他们对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过分看重,甚至把人人都会出现的、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都看成是自己“不完美”的表现,总对自己不满意,从而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和自信心。他们对自我十分苛刻,其后果往往适得其反,使其对自我的认识和适应更加困难。

2.不恰当的自我评价

不适应的最终结果是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它们分别是自我评价不当引起的自我接受和自我否定的两个极端。(1)过度的自我接受,是把自我接受推向了极端,它主要是由过高估计自我引起的。一方面,过度自我接受者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夸大自己的长处,甚至视缺点为优点;另一方面,他们不喜欢别人,看不起别人,放大别人的短处。(2)自我拒绝,亦称自我否定,指不赞成自己,不喜欢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抱怨和指责自己。不同程度的自我拒绝在许多大学生身上都会出现,那些自卑感强、挫折感强的人则表现得更为明显。自我否定有可能发展为自我厌弃,甚至走向自我毁灭。

二、恋爱情感带来的心理冲突

情感冲突在大三表现得尤为突出。大约“有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由恋爱失败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变异是最为突出的现象,有的人因此而走向极端,甚至造成悲剧。”学生在大一、大二时的恋爱情感一般比较单纯,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到了大三,会出现分手的、失恋的、是否要重新选择等等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一些学生往往不能自拔,陷入无法解脱的境地。由于大学生心理内部的需要结构不断在发生变化,其追求有一定的独特性,且价值观念尚不平衡、不稳定,时常处于波动、迷惘、抉择之中,其心理成熟又落后于生理成熟,因而大学生的情感是不稳定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恋爱情绪反应过于强烈

恋爱是以感情为基础,随着恋爱的进程,双方必然在心理上和感情上发生很大变化,如初恋时的激动不安,等待恋人时的焦急烦躁,离别时的依依不舍等,这些反应是很正常的,是恋爱中常有的心理现象。但如果这些情绪反应过于强烈,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损害身心健康。与恋人一会儿不见,便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恋人外出如同生死离别一样痛苦不堪,整日沉湎于相思的苦海里不能自拔,导致学习不专心、上课走神、神思恍惚、精神萎靡、茶饭不思、辗转难眠,这些都是过度的情绪反应。

2.恋爱方面的其他特点

(1)恋爱基础不牢,不稳定,容易出现误区或挫折,如单相思三角恋爱、失恋、爱情波折等。一旦恋爱失败则易表现出难以自持,陷入悲观的漩涡,无法自拔。

(2)恋爱的情感随意性较强,一部分大学生谈恋爱一扫传统的以含蓄、内在、深沉为美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在公开场合下,手拉手、肩并肩、整日形影不离,甚至大庭广众之下搂搂抱抱、爱抚亲吻,有的甚至发生婚前性行为。兴奋与冲动几乎完全支配着情感,一切似乎“随心所欲”、“顺其自然”。

(3)恋爱的自主性较强。大学生远离家乡,再加上心理上成人意识的增强,校园的独特环境,使得大学生的恋爱纯粹是自己做主。有的甚至确定了关系或发生了许多变故,家里都全然不知。

(4)恋爱的公开性突出。与社会青年相比,校园中的大学生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更为强烈,加上宽松的校园环境,如今的大学生谈恋爱的公开性越来越突出。

3.恋爱中的不良心理倾向

(1)猜疑心理。爱情的特点是排他的,但排他性发展到极点会引起大学生对恋人行动的猜疑,造成严重心理负担。大学生较同龄人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能更好地捕捉人的心理活动轨迹,这也增加了发生猜疑的可能性。过度的猜疑甚至使某些恋人承受不了心理负担而轻生。对恋人产生怀疑,不相信对方忠诚,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私心的表现。

(2)自私心理。自私心理常把恋人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是一种病态的爱情心理。自私心理过强的人不允许恋人与其他异性有任何接触,认为恋人只属于自己。自私心理也包含有自卑,真正自信的人很少会有这种怯懦表现。

4.性生理与性心理的矛盾

大学时期,性生理已成熟,而性心理正趋向成熟。大学生的性意识活动十分活跃,性冲动以及渴望与异性交往的需要很强烈。性心理成熟落后于性生理成熟的现实,导致产生许多与性有关的心理矛盾。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对有关性的语言、文字、图像、音乐等性文化热切关注;对异性产生兴趣和爱慕;只要有异性在场,对自己的言行及外在形象尤其注意;出现性幻想和性梦等。另一方面,少数大学生对性问题的关注也容易走向旁门左道,如看黄色录像和书刊、性无知、性神秘、性压抑、性焦虑或不正当性行为等。

三、网络成瘾问题的日趋严重化

大三是网络游戏成瘾学生的定型阶段。学业难度越来越大,“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信念没有变成现实,老师和同学的评价认同越来越低,能否顺利大学毕业打上了问号,与其他同学为大学顺利毕业而努力的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因而悲观失望,逐渐自我封闭,玩网络游戏成了排解烦恼、忧郁的工具,网络游戏也使他能够逃避现实生活,他们会把自己看成是没有希望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