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大四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四的学生即将结束大学生活,他们此时的心理发展比较稳定和成熟,正处在面对现实做好步入社会的心理准备阶段。这一年,他们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心理状态是不平静的,其心理特点如下:
一、具有不同程度的紧迫感
临近毕业的大学生,觉得大学生活一晃而过,还有好多知识没有学到,好多事情没有做完,感到时间不够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提醒和迫使他们充实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尤其是毕业实习,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生产或职业的实践,从心理上,必然把这种实践与未来的职业相联系。有些大学生会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往往对大学四年所学的东西和走过的道路重新作出评价。不少人发出叹息:“要是让我重新上大学一年级就好了。”“要是再给我四年,我肯定会学得更好。”有些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够准确,对自己所学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对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不透彻,并且缺乏一定的自我决断力。面临考研、就业的压力,出于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和社会环境的生疏,使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紧迫感。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显然没有足够的经验和信心坦然面对,由此便引发了一些学生对前途的焦虑和不安,产生了就业焦虑症,直接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依赖心理仍然存在
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鉴于此,大学生的就业依赖心理较强烈。有些大学生虽然接受了数年的教育,但是对自己的认识却不够清晰,缺乏自主决断的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竞争,反而把自己的顺利就业寄托在父母、学校身上,“等、靠、要”思想严重。
三、怀念感依旧,对未来期待
毕业阶段的学生对自己即将远离生活过四年的大学校园、学习生活、同学朋友,表现出一定的心灵失落、黯淡、神经质。特别是毕业前夕,就业与考研都结束以后,可能转变为某种方式的放纵、麻痹。但对于毕业后崭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充满了期待。这些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离别所带来的失落情绪。
四、性心理的发展趋于理智与稳定
由于即将毕业,面临许多实际问题的考验,大四学生对恋爱、婚姻问题比起低年级学生,头脑更清醒了,不少人经过四年的彼此了解,爱情的基础更稳固了。大四学生谈恋爱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在表达感情方式上也变得理智与大方,恋爱趋于公开化且稳固性较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